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兵部尚书的位子,老皇帝原本是留给洛培真的,哪知人还没上去就失了势,这个掌握实际兵权的职位太多人去争抢,太子和殷王首当其冲。
兵部尚书不仅关乎皇城皇宫的安危,更有甚至,关系到整个百楚的存亡。老皇帝清醒时尚且需要谨慎,更何况如今的实际掌权人是太后,那可是个通透的女人。
太后直接下旨,将兵部交由五皇子安子奕来掌管,前朝后宫一派哗然。
长寿宫内,安子奕静静地坐在一边,对于太后突然交给他的任务,他还有些犹豫。
“皇祖母,请恕孙儿直言,在这皇城之内,自有更适合掌管兵部的人,孙儿……”恐难以服众。
后边的话他没有说出来,可太后是明白的。
在她看来,奕儿什么都好,唯独一点便是性子,总是不争不抢,这一点在皇家如何生存?
太后不免想起了那个逝去多年的老友,重重叹了口气,奕儿不愧是他教导出来的孩子。
“奕儿,祖母大半辈子都生活在这座深宫内,这些年没什么大的建树,只明白了一个道理。”
她凌厉的眼神看向安子奕,“不去争抢,该属于自己的永远都不会到你手上,这是皇室的生存法则。”
“这些年你不去争抢,无非是在怄气。可你不要忘了,你到底是姓着安的!安氏皇权若是落到了旁人手里,你也是个罪人呐!”
“这些年祖母早就想明白了,只可惜你父皇糊涂。你一定会是一个优秀的帝王,因为你是文国公府地后代!学得是兼济天下,为国为民的大道之策!”
太后虽然老了,可说话的生气依旧中气十足。
安子奕这个孩子她一直都很看好,这些年,也因为她的时刻提醒,老皇帝才没能将他一腔孤勇磨灭了。
她也不知道这是万幸还是不幸。
安子奕紧紧拽着拳头,他是个皇子,出生在皇室。对于皇权,从来都不屑于争抢。因为外祖曾说过,真正名留青史的人,不一定是帝王,只要做有利于民的事情,就一定会被人民所记住,名垂青史。
“祖母……”
太后见他终于肯说话,紧绷的脸上肌肉才松懈下来。
“祖母知道,你一直对文国公府的事情有心结,对你父皇有怨。可是孩子啊,你的父皇只有那么点气量,他做不来那些君臣和睦的事情,每天都在担心自己安危。从一个君王的角度出发,到底是功大于过。”
“你父皇这一辈子,也算是没什么大过错,已经很不错了。”
安子奕张了张嘴,好些埋藏了多年的情绪喷涌而出。每到午夜梦回时,他总会想起文国公府的遭遇,他恨自己无能,竟然不能保留住国公府的血脉。
恨自己软弱,不能阻止那场悲剧的发生。他更恨他的父皇,为什么忠心耿耿的臣子,却要遭受到那样不公平的待遇。
他甚至一度怀疑外祖曾经的教导,臣子之于君王的信任,当真可以那么完全吗?
正是因为知道他的心结,太后才来劝说。老皇帝避讳不说,关于文国公府的事情,甚至成为了他的忌讳。
正因为如此,即便安子奕战功赫赫,依旧是个毫无爵位的皇子。
太后不一样,她的出发点是百楚,为的是安氏的皇权和江山社稷。更何况文国公府的很多人都曾经是她的好友和旧人。
在这个问题上,她可以跟安子奕达成一致。
“皇祖母……”安子奕哽咽了,堂堂七尺男儿,在这个行将就木的老人跟前,哭得像个孩子。
只有太后知道,这孩子压抑了太久,是时候该释放自己了。
沈秋站在门外,听到里屋浓浓的呜咽声,抽噎了几下,到底没有走进去,转身离开了。
文国公府,那是一个伤心之地,她们这些老人都压抑了太久的情绪。多少人在那一天流干了眼泪,甚至连情绪都不愿再有。
这么长时间过去,是时候该清醒过来。
第二日早朝时分,如安子奕所料,整个朝堂炸开了锅。甚至有些人直接指着安子奕开骂,将他当成了狼心狗肺之人。
太后坐在帘幕之后,一双锐利的眸子扫向大殿上的朝臣。沉默寡言之人多数是中立派,那些人或许可用。
吵得最凶的,无疑是太子跟殷王的人。
“启禀太后,臣有话要说!”朝堂上一片沸沸扬扬,哪还有个朝堂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老皇帝驾崩了呢!
莫非身为京兆府尹,对于这一点很不赞同。
对于这个京兆府尹莫非,虽然职位比不得其他有实权几个尚书和丞相,但说话却极其有分量。
朝臣都知道这个莫非向来耿直,说一不二。但凡经他的嘴说出去的话,绝对没有不成为京城传颂的。
此人虽然是个莽夫,又有几分文人的腐朽,偏生认死道理。
所有的人都在等着他在这件事情上大做文章。
“莫大人有事直说。”垂帘后的太后也提了一口气。
时间太赶,她做的决定也很匆忙,根本来不及跟朝臣们商量,尤其是这个莫非。他要是以奕儿的身份提出些惊世骇俗的要求,简直让人防不胜防。
不得不说,她为自己捏了一把汗。
莫非看了一眼期期望向自己的目光,眸中闪过一抹厌恶。
“启禀太后,臣以为,这是朝堂,不是菜市场!朝堂就该要有朝堂的样子,总在这里争吵像个什么话?”
他朝着太后所在的方向行了一礼,又往安子奕所在方向做了一揖,“刚才臣有认真听同僚们的争吵点,无非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家对为什么要将兵部这么重要的职位交给五殿下来管有异议。臣以为这件事情要解释起来不难。”
他往前站了几步,面对着朝臣而站,“各位大人,请你们仔细想想,在场所有武将中,文臣就不说了。除了武王府,还能有谁敢将自己的军功跟五殿下相比?”
为什么会说除了武王府,自然是并不不可能到武王府手上,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也就不去追究。
朝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都在对方眼睛里看到了尴尬。尤其是那些武将,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他们得了哪怕一点点的战功,都会恨不得夸大三十倍了报。可五皇子这些年立下的军功何其多?要不是因为五皇子,胡人的铁骑早就踏到了百楚沃土,哪还能容他们在这里争吵?
可他呢?偏生不争不抢,就连给自己争个军功都是可有可无的。
手底下一批将军,哪个不是升了职位,就只有他,到目前连个封号都没有。
说到这里,莫非激动起来。
“大家的在一点,无非就是因为五殿下是个没有封号的皇子,臣以为这件事情不难。太后在此,皇上在世,不就是个封号嘛!这有何难的?”
这话一出,犹如一记惊雷放入了大殿内。
先前的优越感让他们都失去了居安思危能力,他们都忘记了,这位毫无爵位的五皇子殿下,也是享有皇位继承权的。
而那些一直保持中立的朝臣们眼睛一亮,犹如抓住一根救命稻草般,看到了希望的光。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