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于是,推门走出了房间。
却见旁边的一个房间中还亮着灯光,胡亥想了想,走了过去。
“邓陵紫萱这么晚还不睡?”
看了看手表,胡亥发现已经是晚上八点钟了。
在古代,娱乐活动这么少,一般都是天一黑都开始睡觉。
要么直接进入梦乡。
要么进行一种另类的运动
懂得都懂!
然而,就在胡亥刚刚靠近窗户,就听到里面顿时传来一声娇喝:
“外面是谁?!”
“……”
这都能被发现!
胡亥蹑手蹑脚,还认为对方一定不能发现呢!
没想到刚刚靠近就被发现了!
话说都这么明显么!
“……是我!”
胡亥不得不喊了一句。
生怕对方直接扔出一把剑,捅到自己身上。
“吱——”
顿时,房间的们被打开了。
“公子有事吗?”
只见邓陵紫萱依旧是自身黑裙,不过这一次却是居家服饰,同时,一头秀发如同黑瀑一般披散在肩头,有一种另类的美。
并且一双大眼满含疑惑地望着胡亥,似乎在无声的询问胡亥有什么事。
“咳!怎么,没事就不能来看看你吗!”
胡亥理直气壮!
“自然是能的!”
邓陵紫萱点头,不过却没有让胡亥进去的意思。
见此,胡亥不得不面色一肃,道:“你知不知道我明日就要出发了?”
“出发?去何处?”
显然,邓陵紫萱不知道。
毕竟之前胡亥也没告诉她。
“去北方边境,明日一早随押送粮草的大军出发!”
“边境!”
邓陵紫萱听了也是一阵吃惊。
“那明日我也去!”
随后,就听到邓陵紫萱决定的声音。
“算了,你不能去!”
摇头,“是陛下亲自安排的,你显然是不能去的!”
胡亥解释了几句,算是让对方明白。
“这样吗!”
一时间,气氛有些尴尬。
“公子还有事吗?没事的话里赶快休息吧!”
“毕竟明日还需要早早起来。”
邓陵紫萱开始赶人。
“哦!好吧!”
摇摇头,胡亥也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中,缓缓进入梦乡。
……
翌日,一大早。
胡亥赶到了宫门处。
只见自己的大哥扶苏早已经在原地等候了。
“兄长!”
“胡亥你来了!”
扶苏点头示意,“我们走吧!”
毕竟大军在城外,是不能进入咸阳城的。
只见胡亥只不过让小厮背了一个包裹,而扶苏,则潇洒很多。
除了带了自己,也只有手上的一把长剑了!
“扶苏也会剑法?”
胡亥心中又迅速释然了。
君子六艺,武艺也是其中之一。
精通儒学的扶苏,自然也是有武艺傍身的。
此时此刻,偌大的咸阳城开始在和煦嗯晨光中复苏。
街道上渐渐行人也多了起来,同时,小商小贩们也摆上了摊位,开始叫卖。
扶苏兄弟二人自然来不及注意这些。
只见两人不一会儿便来到了咸阳城为的一处军营中。
刚刚靠近,就有身披甲胄的士卒冷漠地拦住了二人。
两人也没生气,只是表明了身份,便将二人放了进去。
随后,两人进入一个营帐之内,只见屠雎也已经披上铠甲,正在低头观察着地图。
“两位公子来了!请坐!”
看到进来的是扶苏与胡亥,屠雎只不过客气了一下,便继续低头观看地图。
没一会儿,匆忙走出营帐。
“准备出发!”
……
……
赶路的时间是枯燥的,而现在又加上了颠婆,让胡亥感觉更加难受。
看着马车对面的扶苏,只见对方正襟危坐,长剑放在双膝上,正侧头看向车外。
“兄长,你不觉得无聊吗?”
听的胡亥的话,扶苏回过神来,道:“胡亥你觉得无聊吗?”
说着,只见扶苏从身旁拿出一枚竹简,然后递给胡亥。
“既然无聊,不防看一看《大学》……”
看着递过来的竹简,胡亥竟然鬼使神差地接了过去。
说实话,他是见识到了。
历史上的扶苏能够自杀,还真是理所应当。
“看来得想办法让扶苏从儒学的魔窟中逃脱出来……”
……
马车辘辘。
只见马车之外,一辆辆巨大的马车拉着满车的粮草,快速前进。
虽然此次粮草是屠雎押送,不过总共的人马,不过才三千人。
而粮草却有数百车。
屠雎骑马走在最前方,而胡亥与扶苏所坐的马车,则缀在最后。
渐渐的,胡亥连马车颠簸的感觉都没有了。
好奇的胡亥不禁伸头想外面看去。
只见外面早已经不是崎岖不平的道路了。
而是宽敞平整、笔直的道路。
“这是……直道?”
瞬间,胡亥脑海中就浮现出这两个字。
胡亥突然想起来没穿越前,看到的关于秦直道的记载:
秦直道,陕北俗称“皇上路”、“圣人条”,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至公元前210年命蒙恬监修的一条重要军事要道。
该要道南起京都咸阳军事要地云阳林光宫(今淳化县凉武帝村,武帝乘凉之意),北至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孟家湾村),穿越十四个县,八百多公里。路面最宽处约六十米,一般亦有二十米。
而秦直道,只不过是秦朝众多“高速公路”中的一条。
它们被统称为驰道。
驰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始于秦朝。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第二年(前220年),就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
著名的驰道有9条,有出今高陵通上郡(陕北)的上郡道;
过黄河通山西的临晋道,出函谷关通河南、河北、山东的东方道;
出今商洛通东南的武关道;
出秦岭通四川的栈道,出今陇县通宁夏、甘肃的西方道;
出今淳化通九原的直道等。
从《汉书·贾山传》中得知,秦驰道在平坦之处,道宽五十步(约今69米),隔三丈(约今7米)栽一棵树,道两旁用金属锥夯筑厚实,路中间为专供皇帝出巡车行的部分。
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正式的“国道”。
【作者题外话】:第二更,还有一章晚一些。
另外,求银票……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