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行人在牡丹苑中并没有待多久,李默带来的两个御医强撑着被马车颠得快要散架的老骨头,给公主进行了一番紧急诊治,结果表示杨帆的蛇药效果显著,两个御医都表示公主已经暂时没有生命危险。也因此,两位御医对杨帆的蛇药赞赏有加,却也因杨帆不知药方而惋惜不已。为了保险起见,一番小憩过后,连晚饭都没来得及吃,只是匆匆塞了些糕点果腹,一行人就在夜色中冒雨将公主送回了皇宫。
而杨帆并没有跟着进城,而是留在了牡丹苑中的一处别院里。张大宝给杨帆安排好食宿并唤来两个女婢供他使唤后也跟着队伍进城去了。
两个女婢看着年纪尚小,放在后世也就是个高中生吧,脸上略施薄妆,却月眉,点檀唇,身着轻薄的浅青色窄袖衫襦,间以色调淡雅文静的粉紫色,配上折枝在纹的衣饰花纹,显得生动、活泼和自然。
杨帆此刻却没有心情去欣赏,张大宝一行刚走,浑身湿透的他便迫不及待地回到停在院子里的房车上,在房车小小的淋浴室里美美地洗了个澡,换上一身**的衣服,扒拉着拖鞋,然后就在两个女婢惊讶的目光下施施然地回到了屋里。
女婢们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看到“贵客”杨帆已经“换洗”完毕,虽然好奇却不敢多嘴,便领着杨帆去了隔壁的一间堂厅。厅堂空间宽敞规整,古香古色的桌椅,配以绿植,显得庄重又不失雅致。正中的桌案上早已准备好了热气腾腾的晚餐和碗筷,在风雨里忙活了一下午,杨帆早已是饥肠辘辘,此时在女婢的伺候下,自是不会客气,欣然入座。
荔枝白腰子、菜羹意葫芦、库鱼、炙羊肉、鲜虾蹄子脍等等好看又好吃的美食,,配上香喷喷的米饭,让杨帆不禁食指大动,不顾形象地大快朵颐起来。
真金白银的餐具,则让杨帆暗叹这家的奢华,看来自己救了一个大土豪啊,这波血赚,房车上吃的也有,但哪有此时坐在这高逼格的厅堂里吃着赏心悦目的大宋美食来的舒服。
期间,讲究人人平等的现代人杨帆也招呼过两个女婢一起用餐,在阶级制度尚严的大宋,两个女婢自是不敢上桌,只是在一旁不停地给杨帆倒酒布菜,杨帆倒是来者不拒,什么都给尝了一下,大宋朝的酒水度数不高,味道还算不错。
杨帆也不勉强,一个人美美地饱餐了一顿,随手又将桌上一个看着有些粗制滥造的玻璃瓶里的冰镇西瓜汁一饮而尽,便结束了在这大宋朝的第一顿饭。
杨帆吃得十分尽兴,等他从厅堂里走出来时,才发现这场倾盆大雨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停了。雨后的空气清新怡人,夜空中繁星点点,耳边传来阵阵蛙声虫鸣,走廊上、屋子里早已被各式灯笼柔和的灯光照耀着,宛若一副静谧的画卷,一时间,杨帆竟看的有些痴了。
可惜主人不在家,不然心大的杨帆真想秉烛夜游一番。其实他要是真想参观这座宅院的话,两个女婢肯定也是会配合的,但身为客人,要有礼貌,自然不好那般放肆。
杨帆回到了房车所在的院子里,消食片刻后闲来无事,便让女婢取来了几本书籍,打算好生研究一下,这个大宋朝是否是自己在历史课本上看到过的那个宋朝?
杨帆一看书籍封面,不出所料,是繁体字,不是什么别的文明的字体,要不然就抓瞎了。略过“梦溪笔谈”“文苑英华”这两本书名明显跟历史不相关的书本,杨帆直接拿起自己有听说过的“资治通鉴”。这本书在后世的知名度还是蛮高的,但杨帆只是大概知道这本书是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具体内容他其实根本就没读过。
夜深人静,杨帆囫囵吞枣地翻着书,两个俏婢偶尔帮忙奉茶外便默然站立一旁,此时此景,让杨帆颇有**添香夜读书的感觉。
资治通鉴卷帙浩繁,又是繁体字文言文的,语言晦涩难懂,杨帆又是第一次读,难免有些心烦意乱。好在他并不需要真的去啃懂这本书,而只是想大概了解一下历史的大致走向。
幸好,它是一本编年体史书,所谓编年体,顾名思义就是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也就是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杨帆粗略地按照时间顺序看下去,倒也不难。资治通鉴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停笔,涵盖了十六朝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
杨帆高中是读理科的,脑海里的历史知识不多也不精,他不知道大宋朝的这本资治通鉴和后世的是不是同一本?时间上是否吻合?但上面记述的这些历史好像并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最起码朝代更迭这方面和杨帆脑子里所知道的并无出入。
看了没多长时间,杨帆便有些疲惫地揉了揉眉心,繁体字,文言文,又是竖版,而且穿越之前还刚通宵了一夜,再加上开车以及一连串的意外,让他有些心力交瘁。杨帆觉得自己有些急功近利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来日方长,不如先睡一觉再说。
杨帆站起来伸了一下懒腰,余光看了一眼不远处为了“伺候”他,默默站了许久的两名女婢,他有些羞愧又有些不好意思。刚才看书时只顾着看时间和历史大事了,速度那叫一个快,一目十竖的,哪有人是这么看书的?在两个俏丽的女婢眼里,自己岂不是显得十分做作?哎,失策了!杨帆内心有些烦躁,自作多情地胡思乱想着。算了,还是洗洗早点睡吧!
隔壁一间早已打扫整洁的宽敞厢房里,杨帆挥了挥手让两个女婢离开,自己静静地坐在床边打量着这间厢房。一张屏风、一套桌椅、一个衣架、一个橱柜、一套梳妆台、加上墙上挂着的几幅山水画,让房间看起来简洁素雅。
此情此景,让杨帆恍惚了许久,而后才踢掉拖鞋,合衣躺在床上。双手抱在脑后,感受着脖子底下瓷枕持续传来的冰凉,杨帆两眼无神地盯着床顶的幔帐,虽然很困很疲惫,可他却怎么也睡不着。
一会儿担心死党和父母,一辆房车对于死党来说不算什么,只是杨帆是跟着车子失踪的,加上这么多年的感情,而且和杨帆的父母也很是熟络,死党怕是会非常的自责和内疚。幸好杨帆不是独生子,家里还有个沉稳的哥哥,要不然杨帆都
不敢想象父母此时会是如何的伤心和绝望。哎,希望他们都好好的吧。
一会儿又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被这个时代的人抓去研究,特别是自己一开始就奇装异服的,还开着辆跨越时代的汽车,这些都是很难解释的存在。
看来当务之急得编一个稍微靠谱点的来历出来了,海外归侨的借口很难让人信服。不过自己好歹算是他们的救命恩人,他们应该不会过于为难自己才是。
最终,杨帆还是回到了房车上,这才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第二天,在车上半睡半醒的杨帆努力睁开眼醒来,看着车窗外的宅院,四方飞檐、青砖黛瓦,雕栏花窗,叠石旱景,虽是人造,宛若天开。让杨帆不禁想起一首《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这才回忆起,原来昨天的一切都是真的,并非梦境!杨帆摇了摇头,走到水龙头前,将冰凉的水泼在脸上,驱散了脑子里胡思乱想的念头。
杨帆刚开门下车,早已在一旁等候多时的两个女婢便迎了上来向他请安,而后客气地说道:“早点已备好,杨公子可要随奴家先去洗漱一番?”
杨帆其实已经在房车里洗漱过了,此时一听这话,转念一想,有心想要见识一番大宋朝的洗漱方式,便笑着点头称好。
路上,杨帆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昨天夜里,来去匆匆,我只顾着忙自己的事情了,竟是忘了问二位的名字,实在是失礼了。”
两位女婢没想到杨帆竟然如此彬彬有礼,不由得相视一笑,稍高些的女婢糯糯地回道:“杨公子可唤奴巧儿。”
“奴家香桃,杨公子可唤奴小桃。”另一名女婢接着轻声道。
“巧儿、香桃,好别致有趣的名字。”杨帆爽朗地赞叹道。
巧儿和香桃听到杨帆夸赞,连忙福了一礼,然后继续走在前头为杨帆带路。
一路攀谈,杨帆从巧儿和香桃的述说中了解到,这个世界的大宋朝早已经有了牙刷和牙膏,甚至有专门经营此类器物的店铺,并且种类还不少,大多数牙刷都以骨、角、竹、木等材料配合马尾制成,牙膏则是用茯苓、青岩、皂角、荷叶等药物熬制而成,据说对牙齿有增白留香、消炎镇痛的作用,甚至还有更简便的、更方便携带的牙粉。
杨帆更是亲身验证了一下,效果还算不错,这下就不用担心房车上的牙刷牙膏不够用了。接过巧儿递过来的毛巾,杨帆将脸上及手上的水渍擦拭干净,便跟着巧儿来到了昨夜吃晚餐的大厅。
用过丰富的早餐,杨帆坐在椅子上品尝着一盏“宋式热茶”,根据巧儿所说,大宋朝流行四大雅事,分别是斗茶、焚香、插花和挂画。此四雅,又称“生活四艺”,透过味觉、触觉、嗅觉与视觉品味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
一盏清茶慰风尘。大宋朝人的茶叶以团茶、饼茶等紧压茶为主,所以喝茶前都要擂开或者碾开,再放在炉火上烤后,烤后放在茶臼中捣碎,用小石磨磨成粉末。在点茶前,先用瓶煎水,而后将研细茶末放入茶盏,放入少许沸水,先调成膏,然后才到点茶。点茶时通常用的是执壶往茶盏点水,点水时,要有节制,不能破坏茶面,犹如蜻蜓点水,故称点茶。与此同时另一只手用茶筅旋转打击和拂动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泡沫)。要想点出好茶,在这个过程中一要注意调膏,二要有节奏地注水,三是适当运用茶筅击拂,只有这样,才能点出最佳效果的茶汤来。
由于宋人对茶的讲究,也衍生出斗茶一事。古人斗茶,有三个内容:斗茶品、斗茶令和茶百戏。斗茶几人或十几人不等,大都为一些名流雅士,也会有一些街坊路人前来争相围观,场所一般选在规模较大的茶叶店或雅士的庭院茶亭。斗茶品是重头戏,摆上各种茶具,煮水点茶,看谁的茶叶、茶水出众,茶艺更高超;而斗茶令考验真才实学,与行酒令类似,用来比赛助兴,增加趣味;最后的茶百戏则是通过“注”和“搅”,使茶汤汤花瞬间显示出瑰丽多变的景象。
怪不得此时捧着的这碗茶汤上面泛出了一层乳白色的泡沫,就好像后世的卡布奇诺咖啡,看来巧儿还是一个高明的点茶能手,杨帆有些心驰神往,斗茶已然如此,料想另外三雅想必也是精致风雅,改天有机会一定要见识一下才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