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老张啊,在大宋,做什么最挣钱啊?”酒过三巡,杨帆百无聊赖地问了一句。
不知不觉间,杨帆穿越到大宋已经快要将近一个月了。这些天来,杨帆也越发适应起了没电没网的生活方式,甚至有些乐不思蜀的意思。
读繁体书、写毛笔字,出门可以骑马、坐马车、亦或是坐轿子,“品茗插花,焚香挂画,四般闲事”,宋人这些闲适、雅致的生活情趣,杨帆也学了个遍,闲暇之余,去勾栏听听小曲儿,斗斗蟋蟀,或是和张大宝等人玩玩蹴鞠,日子过得逍遥自在、乐趣无穷。
要不是隔三差五地得去启动一下房车,杨帆都要以为自己本就是一个大宋百姓,而不是那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大二学生。
偶尔夜深人静时,杨帆也会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太过于放纵自我?
自打穿越过来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杨帆就已经拥有了两套房产,不仅花大钱翻新了一番,还雇佣了几个人专门打理,家里也满是奢华的全新家具,甚至养着几匹马,还有马车随时供自己出行使唤。
出门在外,吃饭听曲时,杨帆也是时常一掷千金、出手阔绰,花钱如此大手大脚之下,杨帆先前所赚的那笔钱财自然不够挥霍的。
张大宝将嘴里的啤酒咽了下去,而后有些无语地回道:“怎么?你还能缺钱花啊?”
你连十几贯的月租金都不放在眼里了,还赚什么钱啊。张大宝拿了颗花生米放进嘴里,闭着眼睛,一脸的享受。
“哎,谁让这钱不经用呢!”杨帆双手一摊,作无辜状。
张大宝依旧闭着眼靠在椅子上,轻笑一声,道:“二郎莫要开玩笑了,就你那批叠扇的利润,就够你用上几年了吧?”
杨帆默默无语,拿起啤酒灌了一口,这批叠扇的利润的确丰厚,可能大宋普通人一辈子都赚不到这么多钱,奈何杨帆是赚钱快,花钱更快啊!
“不是吧?真的花光了?这么快?”见杨帆沉默不语,张大宝挺直身子,一脸惊讶地盯着杨帆。
杨帆摇了摇头,道:“倒是还剩下一些。”
我就说嘛,毕竟是一两万贯的巨款,怎么可能花得那么快,张大宝暗自点头。
“不过也撑不了多久了,还是得继续赚钱才行。”杨帆冷不丁地继续说道。
张大宝无语了,摇着脑袋不可置信地说道:“你还真是花钱如流水啊,按你这速度,再多的钱也不经花呀。”
“便是我们家公、公子,也不敢这么一下子就花这么多钱,你这,难道你是又在城里买房了?”张大宝叹了一口气道,颇有恨铁不成钢的意思,除了买房这种大手笔的支出以外,他实在难以想象杨帆做什么能在短时间内花完这么多钱。
“买个屁哦,城内房子那么贵,我这点小钱哪买得起?”杨帆讪笑一声。
顿了顿,杨帆又继续开口道:“不应该吧,像你们家公子这种顶级富二代,这点钱在他们眼里不就是毛毛雨吗?”
毛毛雨?想得美哦,赵汐贵为大宋公主,月俸高达一千多贯,待遇虽然堪比宰相,但因大宋官家向来倡导恬淡俭节,身为女儿的她自当更加以身作则,奉行官家的教化,一整年下来,除了府里的日常开支外,其他方面她也花不了多少银钱,更何况杨帆这才用了不到一个月,张大宝啧啧称奇。
张大宝喝了口酒,这才缓缓建议道:“二郎富有才学,何必想着经商,不如去参加科举,我大宋的官俸向来不低,可保你衣食无忧。”
虽然大宋没有跟之前的朝代那样,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然而商人为“士农工商”之末,即便“社会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但是商人的社会地位依然不高。因此,张大宝并不想让杨帆从商。
“噗。。。”参加科举?开什么国际玩笑呢!杨帆嘴里的一口酒差点就喷出去了。
杨帆虽然没有仔细了解过大宋的科举制度,但古代的科举试题无非都是那些诗赋、经义、论、策这些,让他这个繁体字都认不全、毛笔字更是一塌糊涂的“半吊子”去参加科举,岂不是自取其辱?
我宁愿再去参加一次高考,也不会想着去参加科举的,杨帆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道:“老张你玩我呢,我就不是那块料,我对大宋都还不太了解啊!”
也是啊,是我先入为主了,虽然杨帆能写出桃花扇这种佳作,但他毕竟是从海外来的,让他参加科举着实有些为难了,张大宝尴尬一笑。
张大宝沉吟半饷,理了理思路,道:“我们大宋有句俗话:欲得富,卖酒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都是我们宋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柴米就算了,利益不多;盐茶这两样你也不用想了,里面的弯弯绕绕、利益牵扯太多了,不是光有盐引和茶饮就能经营的;剩下的酒或醋嘛,只要你能研制出与众不同的口味来,倒是能够发家致富,不过现在从事这行业的人太多了,去东京城里逛一下就知道了。”
有道理啊,酒和醋这种东西,肯定是大宋人民家里必不可少的,只不过像张大宝所说的,行业竞争太激烈了。醋这种调味品,杨帆不怎么了解,也无从下手。而东京城里酒楼林立,各种各样的酒都有,竞争更是无处不在,想要分一杯羹难度不小。
对了,可以考虑把高度酒给弄出来啊,无非就是蒸馏一下,应该没什么技术含量,不过问题是,宋人虽然好酒,但会接受高度酒这玩意儿吗?杨帆突然想到。
“你也可以按我先前说的,将房子给组出去,或者把你剩下的钱拿去放贷,收入还是不错的,也比较稳妥。”
“像是海外贸易这种高风险的亦或者长途运输这种回报周期长的,虽然收益高,但我还是不建议你碰。”
说着说着,张大宝突然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自嘲一笑道:“你看我这说了半天,都是些没什么用的,哎,我就不是做生意的料,二郎莫怪哈。”
杨帆微微摇头笑了笑,随手拿起啤酒与张大宝对饮起来。
“唔,我又想到一个赚钱的方法,二郎可有听过度牒这东西?”张大宝脸色红红的,明显有些上头,话也多了起来。
杨帆点点头,不以为意地说道:“这我知道,那不就是和尚的身份证明嘛!”
张大宝道:“不错,这度牒就是和尚的身份证明,有度牒的出家人才是合法的。然而东京城里拥有度牒的可不仅仅是和尚,有钱人手里的度牒更多。”
“哦?为何如此?”杨帆奇道,那些有钱人拿着度牒肯定不是想出家当和尚的。
张大宝解释道:“这种度牒吧,它是没有填名字的,如果你想要出家,就得掏一笔钱跟朝廷购买,而每年朝廷售卖的度牒又有限,所以那些有钱人就将度牒买来囤着,等到度牒涨价时再抛出去,从中赚取一部分差价。”
我去,这不就跟后世的炒鞋、炒币一个道理吗?听完张大宝的解释,杨帆一下子便反应了过来。没想到大宋的人民居然也会这种招数,虽然不怎么高尚,但商人一向追求利润,况且是合法的,既然不犯法,就不应该受到太多的约束。
“倒是有趣,不过这当中的利益应该不怎么样吧?”杨帆兴致缺缺,对这种囤积居奇、倒买倒卖的生意不怎么有兴趣。
张大宝微微摇头,随口应道:“那是自然,像二郎这般卖扇,虽然暴利,却只是一时,不够长久,世上的生意,绝大多数还是讲究薄利多销、细水长流的。”
杨帆敷衍似的点点头,脑海里的思维已经开始发散开来。
这么一番交谈下来,杨帆觉得自己想要在当前的大宋社会里赚钱,以自己粗浅的经商知识和手段,想要插足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太容易啊。
还是得靠发明啊,所谓物以稀为奇,只要有好的产品在手,还需要自己费尽心思去营销吗?就比如玻璃,杨帆觉得要是自己能把玻璃给弄出来,自己这一辈子大概是衣食无忧了。可惜了,这玩意儿他暂时没什么头绪,日后倒是可以尝试一下。
以大宋目前的条件,四大发明已经齐全了,还有什么是自己可以发明的呢?杨帆绞尽脑汁地思考着。从衣食住行方面来看,衣服没什么好创新的,有那也是奇装异服;吃这方面,大宋的炒菜已经很成熟了,且杨帆自己也不是那块料,虽然房车上似乎有菜谱;大宋的客栈酒楼林立,服务也极好;出行方面,大宋目前的出行租赁服务已经很发达了,范围遍及城乡。
牙刷、牙膏,大宋也已经有了,再想想,难道真的只能酿高度酒了?那是不是能弄出酒精?
酒精,这东西好啊,杨帆脑子里像是有一道闪电滑过。
酒精不仅能够消毒,也可以用来制作花露水或者香水。
大宋人在生活中是一刻也离不开香气的,朝堂上要焚香、书斋上要焚香、晚上睡觉的时候睡帐里都要焚香;另外男人和女人一样,衣服都要熏香。宋代还有一个流行的说法,叫梅香窦臭,一个叫梅询的大臣,他每天早晨起来办公之前,穿上官服之后,是站到香炉上面熏自己,连衣服带官袍一起熏。熏够了之后,他把这两个袖口兜住走,到办公地点坐下之后把袖口一松,这个两袖口的香气就飘出来把整个的办公场所都熏香了。
而大宋朝的贵妇,有重大活动外出时,就在两个袖口里头,每个袖口都垂一个香球,这个香囊里头是有平衡仪的,可以焚着香饼但是不洒漏不着火,然后旁边有一个或者两个小丫鬟也提着一个香球。这样的外出,车走过的一里地都是香气的,所以大宋是一个人人飘香的时代。另外它还有很多让身体飘香的办法,比如说戴香珠串,更多是戴香囊,甚至扇子上要戴香扇坠;另外当然还有一个很日常的做法,就是焚香。所有这些香品都是合香,也就是用多种香料合在一起做成复合香调的香品。
因此以大宋目前的风气,如果杨帆弄出香水来,肯定会深受欢迎的。
对啊,还可以做肥皂啊,杨帆猛地一拍脑袋,自己怎么能把肥皂这玩意儿给忘了呢,这可是穿越必备技能之一啊,跟做玻璃比起来,肥皂做起来无疑要简单得多。酒精既可以溶于油脂,也可以溶于水中,能够增加油脂在碱液中的溶解度,加快皂化反应速度,用来做肥皂再合适不过了。
对于爱干净、懂享受的大宋人民来说,沐浴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大宋城里多浴堂,比如东京城中就有一条街巷,以公共浴室多而闻名,被人们称为“浴堂巷”,宋人也将浴堂叫做“香水行”。公共浴堂门口大多挂壶,通常前面设有茶馆,供人饮茶休息,后面才是供人沐浴的浴堂。到浴堂泡个澡,费用也不高,大约每人十文钱,且还有搓背的服务。
大宋民间虽已广泛使用澡豆粉,甚至出现了“肥皂团”,此物是将天然皂角(皂荚)加工成粉末,然后配入香料,再制成橘子大小的球,专门用来洗浴清洁。但如果杨帆将去污能力更强的肥皂发明出来,肯定能够取代澡豆粉和“肥皂团”的位置,成为大宋人民的首选。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