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刚开始醒来的时候,李晓月也和肖恒一样,压根不敢相信自己穿越了,也不能接受穿越这种事情。
她不是什么资深的网文爱好者,也不了解所谓的古代世界,更加不了解什么所谓的王朝更替史,帝王传,甚至不知道自己穿越到的这个朝代发生过什么。
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个不了解历史的人,就这样穿越了,简直就是荒唐至极。
不过,好在她以后的国家也叫做“夏”,只不过是君主立宪内阁制,算起来也不过是两百年后的世界而已。
尽管李晓月再不了解历史,她也知道两个人,一个是将大夏帝国改革为大夏共和国,让全天下百姓吃上饱饭的历史伟人夏永昌帝——肖恒,另外一个则是她自己——大夏共和国第一任女帝,李晓月。
这两个人在后世可是各种影视剧拍摄的重点对象,特别是永昌帝即位后的改革,波澜壮阔,荡气回肠,文胜武昌,四十年间奠定了大夏共和国的基础。
这真的是一个神奇的事情,神奇到李晓月只觉得自己是在做梦,她居然成为了电视剧里面的人。
她不了解历史,也不知道从小便听人说起的女帝——李晓月,是如何一步步上位掌权的,唯一知道的一点信息都还是在电视剧里面看到的。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她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大夏共和国第二位君主,第一位女帝,也是两百四十年间的唯一一位。
但是,这几年来,李晓月一直很奇怪:难道是自己的记忆出了问题?此肖恒非彼肖恒?不然怎么看那个废太子也不像是可以在这个势力错综复杂的古代世界里战胜所有敌人的那个永昌大帝啊!
而同样有这个疑问的,还有李晓月的父母。这个女儿到底是怎么了?怎么会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以前爱的琴棋书画,缝缝补补都不爱了。而是女扮男装到处浪,还经常被人发现然后送回家来,后来,还带回来了一个俊俏的护卫。
之后还说要开钱庄,赚大钱。一开始李父是不屑一顾的,但是看到自己的这个女儿真的有这方面的才华后,他也不得不开始考虑让她去做些事情了。
毕竟李家就只有这个女儿而已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当初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李晓月花了半年的时间才适应过来,才能和那两个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父母一起正常生活。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李晓月也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事情,那很有可能预示着这个古代世界不只有她一个人穿越了。
只是,穿越者的存活率似乎很低,而且因为有些脑子缺根筋的穿越者,不知道为什么那么普通却又那么自信,穿越到了平民百姓家,无权无势就敢起义,就敢大言不惭,说些在这个时代大逆不道的话,还要鼓动他人建设组织。
真的以为朝廷是吃干饭的,只要自己一声令下就有人去给自己卖命啊!
大众向来都是谁赢就跟谁,就这点力量,在一个新兴的,统治无比巩固的王朝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
当然,除了这些心怀壮志要造反的外,还有一些分不清楚时代,却想过好日子的,胡乱抄了些九年义务教育的诗词就想要成名,然后因为解释不通就被人举报,然后抓了起来。
也因为时不时有这样奇怪的事情,卫皇司一旦发现那些胡言乱语者,那些口口声声民主共和,解放思想,解放全人类者,几乎都逃不脱被秘密抓进天牢,最后处死的命运。
当然,抓的也不过是些平民百姓,亦或者想着借此行骗的江湖术士,若是那些权贵家族里面的人,其实也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
李晓月就认识一个京都商人,已经六十多岁了,但却被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给魂穿了,他就没什么想法,只想过着自己的小日子,有儿子媳妇伺候,一顿三碗饭,顿顿三斤肉,一夜御四女,青楼妓寨无处不留爷。
那过得是真的潇洒啊!
这五年间,她还陆陆续续认识了另外三个也是穿越后生存下来的,全都招进了府里做下人,也算是一种保护吧。
而且他们中间还有一个材料学专家,一个机械学专家和一个废物大学生,混了三年大学,除了水课,其他什么都不知道。
也是因为李晓月穿越到的是户部尚书李皓程的家中,才会了解到这些很少人知道的朝廷机密,又因为她是家中唯一的子女,万千宠爱集于一身,就算是当初胡说了一些话,也没有任何事。
再后来,闲在家中无聊至极,也想到了自己作为大夏共和国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帝,总的做些什么吧,不然怎么对得起后世对自己的称赞啊!
于是,借着户部尚书千金的身份,利用李家的产业,李晓月开始筹备了大郑钱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她不懂技术,不懂科学,只知道怎么玩金融,便只能做这个了。
但是这个过程也不顺利,刚开始是资金问题,然后中途还遇到了地方官员的阻挠,最后则是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的市场似乎并不认可大郑钱庄的许多业务。
刚开始李晓月是想着自家独资,但是开始之后很快发觉资金不够,再加上需要寻求利益共同体的庇护,所以便只能同意萧家和京都富商入伙了,但是大郑钱庄的经营权力是一直在李晓月的手里的。
有了李家和萧家这两层关系在,地方的官员倒也是消停了,配合了,果然,只有抱团,力量足够强大才能生存下去啊!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和经营后,李晓月意识到了自己照搬现代银行经营模式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于是砍掉了小额储蓄业务,小额贷款业务,增加了朝廷的外包工作,改进了汇票和贷款的一系列准则和规定。
也是经过了大半年的调整,依靠着户部的关系,大郑钱庄通过接收朝廷的外包工作,获得了十分可观的收入,并利用这些朝廷的资金流动实现了沿运河的各大网点的汇票业务。
这也是为什么民间会有传闻说大郑钱庄是户部控制的原因,他们往往都是把这些问题和贪污腐败联系在了一起,却没想到穿越这一回事。
之后的两年间,便也就是肖恒所了解到的了,大郑钱庄迅速发展壮大,并有了如今的地位。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