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叛宋:万磁战神来了 > 第89章 吴夫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萧瑜与李漱玉脱下一身夜行衣,来到了住持的禅房,远通大师见到他们二人并没有任何惊讶,只是连忙将两人安顿住下,为了掩人耳目,便要两人剃光了头发。

    到临剃发的关头,李漱玉吓得一机灵,还是没舍得剪去那一头的秀发。

    于是,两人便住到那香客修行的功德房,假装成那附近的富商子弟,如此一来,目标便变大了许多,但好在那功德房也有许多俗家弟子,彼此清净、互不打扰。

    经过那黑衣人的事,萧瑜心中便不如那前些天那样安定,总觉得这兴国寺四周有那许王赵元僖派来监视的人。

    疑神疑鬼的日子,又过了好些天,他才在那朝钟晚课的修行生活中,慢慢习惯了这样的日子。

    李漱玉本是明教弟子,所以只有萧瑜会认真地随着寺院里的法师一起,每日诵经、打坐、修行,好在他慧根颇深,也并不觉得枯燥,偶尔陪那主持品茗、下棋,静候外面的消息。

    掐指一算,距离刺杀赵光义的中秋月圆,已经有了两月有余。

    那许王府仍没有任何动静,而皇城司怎么也没想到,这刺杀天子的萧瑜敢在这京城一待就是两个月。

    就算他们有意摸查,也很难从那闹市摸查到这冷僻的寺院里来。

    通过远通大师的安排,前来祭拜的香客中,来了几位明教的弟子,李漱玉托那小沙弥将蜡丸提前放在斋饭之中,内有明教暗号。

    不久之后,一位京府判官的母亲携带着孙儿,到这寺院里的功德房里暂住些时日,因院落相隔不远,李漱玉听闻此事,便已会意。

    在那夜晚无月无人之时,借着讨要烛火的法子,带着萧瑜前去探望。

    谁知这判官之母正是那华姑娘的姨母,这位老人家与那判官都笃信摩尼,这次到这寺院暂住,便是那华姑娘安排的。

    李漱玉进到院落里,便悄悄掀起帘子,走进去向那里面端坐的老妇人问好:“吴夫人,多年未见,您身体可否安好?”

    那满脸皱纹的老妇人,见门帘处走进来一对璧人,那女子光彩夺目,而那男子却是俊朗洒脱。

    仔细一看,那温润秀丽的女子正是那多年前曾亲眼见过的明教圣女,如今长大了不少,恍惚间才将她认了出来。

    吓得那老妇人差点跌倒在地,连忙起身说道:“圣姑驾临,有失远迎,请恕老身无礼了!”

    “吴夫人,我与华姑娘交好,您是长辈,在此无需教内那些礼数!”李漱玉连忙将她扶起身来。

    “这可折煞老身了!”那老妇人眼神中尽是慌乱。

    “吴夫人不必多礼,咱们还是进一步说话,别站在这门厅里,小心隔墙有耳。”李漱玉将她缓缓搀扶入内。

    那功德房的内房乃是一间小小的寝卧之所,里面有几位丫鬟正照顾着吴夫人的小孙子,那孩子才一岁出头,因体弱多病,所以由着吴夫人带到这寺院里祈福。

    吴夫人将那些丫鬟安排到寺院账房去取蜡烛,见她们都走出院落,便把李漱玉拉到身边坐下,见萧瑜不敢跟进来,便笑道:“这位公子,进来无妨,这里面有一茶座,刚好也可以尝尝我特意带来的花茶。”

    萧瑜低头走进去,见她们二人坐在一起,便自觉地在那茶座处坐下。

    李漱玉拉着吴夫人的手问道:“华姑娘这次请您来,是要传些什么话?”

    “圣姑,我家那华妹子前几天晚上来寻我,我们娘俩吃了些宵夜,她将你到这兴国寺躲避的事情都告诉了我,托我到今日来寺里找你,传一些话儿。”

    李漱玉微笑着说道:“有劳吴夫人专门跑这一趟了……”

    “圣姑哪里的话,华妹子说让我来一趟,有些事情便能说清,而且不容易被抓住痕迹,话说,圣姑,您和这位公子也忒大胆了一点……竟然孤身入城,干了一件如此轰动朝野的大事!”

    “现在外面的情况如何,请吴夫人告知。”李漱玉谦逊地说道。

    “京城之内,听闻我儿回府上说,官家责令开封府和皇城司在一个月内把那刺客抓出来,可那开封府的提刑司每日在那大街上抓人、讯问,那皇城司差点把这京城掀了个底朝天,也毫无收获。官家大怒,在朝堂上痛斥群臣,那提刑司的大小头目,都拉到宣武门砍了头!那皇城司的老太监也被连降两级,拨出官阶。”

    “那老太监岂不是这些日子很煎熬?”萧瑜不禁问道。

    “我儿听说官家中秋被刺后,惊魂未定,京城之中受到此事牵连得太多,殊不知,这样一闹,反而天下之人都知道那晚发生的刺杀之事了。而且这事儿太过诡异,所以越传越邪乎,甚至有坊间的下人们瞎传,前朝世宗转世,前来找如今这官家讨回皇位……”

    “哦,真有人这么说?”萧瑜料想,一定是有人将那刺杀的情景,与前朝世宗在沙场上的一些传说联系到了一起。

    吴夫人像是想起来什么事,拉着李漱玉的手说道:“教主已然知晓这件事与圣姑有关,现在正安插着教内五行旗以上的高手,悄悄从城外潜伏到京城里,华姑娘早已将此事通过身边的华安,禀报给厚土旗旗主,听说他也准备前来京城,襄助圣姑能够顺利脱围。”

    “嗯……竟然还劳烦了教主。”李漱玉没想到这事被她闹得这么大。

    “听华妹子说,教主十分关心圣姑的安危。”吴夫人一家均为摩尼教众,对教主虽然没有服从之责,但仍在话语中颇为敬畏。

    “华姑娘还说什么了?”

    “她那晚让我用心记下……说有位张公子曾告诉他,京城卢圭卢中书的府上已经被皇城司严密监控了起来……还说,官家听信老太监的话,以下月寿诞为名,将越国公……从婺州请来京城,参与朝拜和内廷盛宴。”吴夫人慢慢回忆那记下的内容。

    “什么?那老太监竟以这样的借口,就想让我外祖父千里迢迢从婺州赶来这京城,也不怕老人家累死在路上!”萧瑜气愤地说道。

    “这位公子,您难道是越国公的子孙?”吴夫人听他说完,脸上十分诧异。

    “老妇人,有礼了,我乃婺州越国公的嫡长外孙,萧瑜!”萧瑜站起来,毕恭毕敬地拘了个拱手礼。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