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明末之重整河山 > 第4章 成立民团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无论什么时候拐卖儿童的人,都会想方设法让被拐卖的孩子认自己做爹,若不肯改口,就打到改口。

    显而易见,狗蛋已经被卖了很多次了,狗蛋早就熟悉这条规矩了。

    爸爸?这就是宋浩当做人贩子了吗?

    宋浩不动声色地微笑着,转过头对巧儿说:“给厨房里的老何说一句,让他以后多做三十五个人的饭,家里添丁进口!”

    早餐时,每个小孩都表现得非常贪吃,一个个都像是人生中没有吃过饱饭的饿死鬼投胎一般。

    但是每个人的饭食都是有限的。

    对于这一点,宋浩提醒道:“都悠着点吃,不是我不让你们吃,我怕会撑死你们。”

    “我知道……可是,实在太饿了……”狗蛋一边舔着碗,一边说,“爹,你管我们的饭,那我们就是你们的人,有什么事要我们做就直接说,一定要照办。”

    宋浩微笑着说:“你们打算怎么办?能不能种地?

    “不会。”狗蛋摇着头。

    宋浩又问:“会不会做工?”

    “不会。”狗蛋继续摇头。

    宋浩道:“你们打算怎么办?”

    \"我们会偷,会抢,还杀过人……\"狗子气势汹汹地说着,可是表情却很平静。

    出现在宋浩身后的巧儿一脸的诧异。

    这几个半大的孩子会杀人吗?

    而宋浩却不以为然地笑了起来:“就凭你们现在这小胳膊腿的,我还怕你们被一阵风吹走了,说这种大话可以吓到谁?是要干点事呢,还是吃几年的饱饭呢。”

    狗蛋说:“你是我亲爹,我们都听你的!”

    宋浩点点头,笑道:“很好,以后你们每天早上跟我一起锻炼,先健体再说…”

    狗蛋痛快地回答道。

    \"丑话我可说在前面,谁敢偷懒,家法伺候…\"宋浩道。

    狗蛋拍胸脯保证:“谁不听爹的话,我先不饶他!”

    “那好吧,别只顾说好话,看看你们的表现…”

    说完,宋浩离开厨房,这些人自有管家宋福会安排。

    一到大厅,就看见杨师爷急忙从堂外走进来。

    “我正要去找你,杨先生。”宋浩微笑着迎上去。

    杨师爷也笑了起来,“那…宋大人,上次说的那件事……”

    宋浩开门见山地说:“看来我们想到了一个问题,要抓紧组建民团。”

    杨师爷闻言大喜,他还真怕宋浩只是个风声大雨点小的吹个牛。

    要知道,他以后还指望着主簿的奉钱过活。

    杨师爷笑容可掬地凑到宋浩面前:“宋大人组建民团,保境安民,这绝对是一件大好事,我等读书的种子当然要鼎力相助。更不用说还有奉钱的,算是什么都没有,书生也不能置身事外…对了,平时的上工是我自己带伙食还是…?”

    宋浩笑着说:“给我做事情,当然是要管吃饭的,杨先生不必多虑,就是在大灶上吃就好。”宋浩笑着说。

    管吃饭而且还送钱,去哪找这么好的事情啊?

    尽管杨师爷竭力掩饰着脸上的喜悦,但眼里却闪烁着光芒:“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来做工作?

    宋浩笑道:“就今天吧,这件事早不宜迟,我这儿已经有个大概的章程了,杨先生看看……”

    根据宋浩的章程,招募乡民组成民团的事情很快就确定了,下一件事就是让杨师爷写一份招兵通知,然后广为流传。

    那天中午,杨师爷就在宋福那吃了饭,然后写了一封“招工”,带着宋家几个家丁,找了一个铜锣,使劲地敲着,在街头巷尾扯着嗓子大喊:“大伙计听清楚了,宋老爷叫人去做民间练兵呢。”

    “一个月给三斗谷子、三两盐,但是却不要女人。”

    他说:“只要成为宋老爷的民兵,管饭,每年还发两套衣服。”

    “这么好的事情打着灯笼也很难找啊,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了……

    杨师爷卖力的吆喝了整个下午,效果还算好,当天就来了一百多人,宋家大宅顿时热闹起来。

    宋浩为每位来访者安排了一次考核,即绕风云村两圈,大概两公里,半刻钟能跑完才算合格。

    尽管这些前来应征的人中,真正的丁壮只有一半多一点儿,有不少年纪其实是偏大的。

    但是只要应征的人,基本上都能通过这个考试。

    看来这个时代的劳苦大众,身体素质还算不错。

    \"四柱叔啊,你都六十多岁了,怎么也来应征作民练了?\"杨师爷捏着笔,始终不愿在花名册上落下四柱的名字。

    ‘俺比那几个后生还快,怎能不让俺加入?’四柱叔气喘吁吁地说。

    杨师爷望向宋浩。

    明知已到了年纪,还得出来当民兵……

    虽然民兵们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战士,毕竟也要弄得象这么回事。

    是谁看见过六十几岁的老头出来当兵的?明摆着就是来吃饭的好嘛!

    没想到,宋浩却不屑一顾地说:“四柱叔的年岁的确更大一些,但他确实通过了考核,按规矩就行了。是谁让我们在征兵的时候不加年龄限制?”

    宋浩一开口,杨师爷也就不想再说什么了,立即在花名册上掉了“四柱”这个名字。

    于是,年长的四柱叔便成了风云人物村民团的一员,也算是找到了一份长久的饭碗,而宋老爷的“大善人”名号也就更多地成为了风云人物。

    民团也是这么回事,他们不是真的要去打仗,最多也只是维持一个地方治安而已。

    不管怎样,宋老爷财大气粗,能入选的人都能混个饱饭吃,这样的好事,真是难得啊…

    短短的一天内,宋浩的风云村民团就已经成立了,花名册上有一百一十五名民兵。

    次日,宋浩去视察新成立的民团。

    有一件有趣的事是,民兵的人数远远超过昨天。

    宋浩指着一个矮小的孩子,笑道:“这不是吴寡妇的大儿子吗,这么小也要当个民兵……”

    宋浩很随便地说起这件事,李师爷顿时有点心虚。

    吴寡妇的儿子今年虚岁十四岁,起初李师爷不愿收,吴寡妇昨夜带了一篮鸡蛋到他家去,她儿子今天就出现在民兵队伍里。

    像这种走后门进村民团的人多达十几人,于是宋浩就会发现民兵的数目比昨天多。

    「吴…吴大鹏只是个小个子,其实年纪不小,已经满十五岁了,而且这小子真灵巧…」李师爷解释道。

    昨日招的时候,一开始就忽略了年龄的问题,所以后来宋浩增加了一条规矩,说他的民团只招十五至五十岁的人。

    宋浩笑道:“灵巧就好,说不定以后还能立功呢。”

    李师爷连忙赔礼道歉应是,却暗地里偷偷擦了擦前额上的冷汗,暗道侥幸。

    事情可大可小,要是宋浩叫起真来,他这个主薄还没捂热呢,说不定就是个过眼云烟。

    看起来以后还是要秉公办事,不可因小失大。

    事实上,李师爷和乡民的这些小把戏,根本不能瞒住宋浩。

    不过宋浩不在乎这点小事,所谓水到至清就没有鱼,任何队伍起步都会有很多问题,这是无法避免的事。

    宋浩察看完队伍后,又回到宋府。

    “老爷,不是说我姐今天要回来吗?怎麽还没见人呢?”巧儿正在一旁等候,一边叽叽喳喳地说话。

    这时宋浩正躺在院里的躺椅上看书,抬头却看见一位高挑的人影款款走进院落,顿时笑了起来:“说曹操,曹操就到了。”

    宋浩的大丫鬟,回来了!

    两、三个月没见过她姐姐的巧儿,高兴得像一只小喜鹊。

    她一阵风似迎了过去,一把挽着灵儿的胳膊,开始发出嘘寒问暖:“姐,你可算回来了,从京城那麽远的地方回来一定累了吧,天气这么冷,快来炉子边暖暖的手,吃饭了吗?

    灵儿捏住巧儿的脸,笑道:“又胖了,多好啊……快别催了,那些事不急,我先去见老爷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