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战术显然恰到好处,但对手却不在一个水准线上。
皇太极的亲兵卫队全都披双甲,内衬连环锁子甲,外罩半身铁甲,装备的精良程度堪称豪华。
除了装备的悬殊差距之外,最要紧的是战斗意志和经验。
每一个亲卫都曾经受过非常正统的训练和大大小小无数次的战斗考验,拥有大敌当前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更有身为皇家亲卫的骄傲。
面对呼啦啦涌上来的对手,即便是在队形无法彻底展开的情况下,依旧毫不慌乱,条件反射一般摆出迎战的姿态。
沉稳而又有序的呼吸,目光之中没有丝毫畏惧,反而带着明显的兴奋,就如同出猎之时看到成群的鹿獐……
为了摆脱不利的地形,赖慕布很果断的扬起佩刀高声呐喊:“爱新觉罗家的勇士们,冲——”
两支队伍相向对冲,仿佛滚滚洪流,都是试图抢先发起攻击。
“砰”
沉闷的巨响声中,两支人马就好像交汇在一起的水流,重重撞击在一处,前锋部位仿佛洪水一样相互渗透、穿插,然后倒下。
冲在最前头的巡河营士兵本不敢如此这般的硬冲敌阵,没奈何宋浩直接把他们卖了,兜着屁股冲了上来,断了他们后退的路径。
这个时候若是回头的话,就算没有被当场执行血腥的战场纪律,也肯定会被辫子兵砍的血肉横飞,连个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在这些巡河营士兵的心目当中,把他们逼上绝路的宋浩绝对比面前的辫子兵还要可恨,一边高声问候着宋浩的祖宗十八代,一边奋力挥舞着武器和面前的辫子兵激烈厮杀。
这些老兵油子的战斗经验还算丰富,至少他们知道在这样的团队作战当中直接劈砍敌人的胸腹要害几乎等同于白费力气,而且有极大的几率会被反杀。
所以,最明智的选择是捅刺对手的腰部。
奈何清军亲卫的披了双层战甲,就算是击中了对方也很难形成有效伤害,也就是把敌人捅的后退几步而已。
辫子兵装备的重达十来斤的直背砍刀,也叫“关东大扫子”,破坏力惊人。
一刀劈头盖脸的“砸”下来,仿佛大锤巨斧类型的重型武器,瞬间就把刀剑断为两截,然后带着巨大的动能顺势劈砍,能直接就把带着脑袋的小半个身子砍了下来。
人一旦被劈中,身体就好像吃饱了水的软泥一般,脑袋瓜子和大半个肩膀从躯干上滑落下来,切口处露出洁白如玉的脊柱骨茬,瞬间又被鲜血染的通红。
在心脏的强力泵射之下,腔子里的嫣红液体在刹那间发起,好似下了一场血雨。
捅刺、劈砍,接连不断的亡命搏杀并没有真的干掉面对的对手,满洲亲卫的双层重甲抵消了很大一部分伤害,就算是负伤也保持了很大一部分战斗力。
亲身参与这样的贴身肉搏,血肉横飞的场面就在咫尺之间,那种感觉和站立在朝堂之上夸夸其谈宣讲大义微言绝对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杨延麟也是平生第一回经历这样的惨烈激战。
此时此刻,就再也没有了乱七八糟的想法和顾虑。
潜藏在心底的血气和勇气全都被激发出来,早已热血沸腾的杨延麟仿佛发了狂的疯子一样胡乱劈砍。
根本就没有看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前面的那两个巡河营士兵就莫名其妙的被砍的身首异处。
凶悍的满洲亲卫直接到了杨延麟的面前,呼的就是一刀。
杨延麟的那柄佩剑试图格挡呼啸而来的砍刀之时,“铛”的一声脆响,佩剑毫无悬念的断为两截。
只来得及感到脸上一凉,旋即又是一热,还不等他反应过来,就已被后面冲上来的某个人给挤倒了,顺便让他避开了这致命的一击。
当杨延麟从烂泥中重新站起来的时候,脸上已是一片血污,一道让人毛骨悚然的伤口从下颌部分一直延伸到了耳根处,小半个鼻子都被削了下来,半张面孔的皮肉外翻着。
黑绒璞头已被打飞,杨延麟披头散发满脸都是血泥的样子,仿佛刚刚从地狱里钻出来的恶鬼。
但他没有感到疼痛,仍旧拎着仅剩下一尺多长的断剑厉声高呼:“为国杀敌,名垂青史,给我杀——”
再怎么高呼酣战都只不过是精神和意志的体现,却不能改变战斗力本身。
巡河营的残兵败将显然不敌这些近卫亲军,转眼之间就被砍翻了几十个。
前排的那些个士兵几乎已荡然无存,后面的虽然已经冲了上来,却被前后两股力量挤压着,不得不朝着两旁分散过去。
若不是风云村民团的民兵们及时冲上来,杨延麟铁定要被当场砍死。
长枪这样的长柄武器占据了一些优势,借助刚刚冲击过来的惯性阻住了清军亲卫的冲杀势头,但也就仅限于此了。
聚集起来排成战阵的清兵战斗力更强,仿佛一扇沉重的磨盘,虽然整体动作缓慢,却沉稳坚实固若金汤。
数次冲杀都没有能够冲进去,反而被敌人抓住机会反杀了二三十个之多。
一枪捅穿了当面之敌,把长枪从尸体上拔出来,宋浩发出困兽般的咆哮再次挺抢而上。
长枪刺中铠甲的脆响,刀剑划破皮肉砍在骨骼上的闷声,还有此起彼伏的呐喊和不绝于耳的惨叫,仿佛一曲宏大的交响让人不寒而栗。
总的来看,决战发起的时机十分恰当,把敌人局限在泥泞之中的战术构想也很正确。
但整个战斗却没有多少技巧可言,就好像两群野兽之间的舍命搏杀。
从单纯的战斗角度来看,民兵们的战斗经验和技巧,尤其是协同配合的能力和对手相差甚远,根本就不在一个等量级上。
每格杀一个亲卫,往往要付出两到三条性命,伤亡交换比例高的吓人。
风云村民团的伤亡率在直线飙升,但却没有人退却。
并不是因为民兵们全都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也不是因为他们有着为国赴死的觉悟,原因只有一个。
退不得呀!
就在不久之前,这些民兵们还捏着锄头把子的乡农,何曾经历过这样的战斗?
只是因为家人就在身后,一旦退却就是全家死绝断子绝孙的下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