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程夫人端着一碗莲子百合薏米粥放到苏洵嘴边,苏洵也只是轻轻咪了一口。
苏洵本来就清瘦,加之这几天的奔波劳累,整个人都快脱了相。面对父亲去世的打机,苏洵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几岁,脸颊内凹,胡子拉碴,两鬓也有点发白了。
宋代有“归葬”的习俗,“归葬”的核心观念就是“落叶归根”:它既是死者对魂归故里的一种向往,也是以血缘为纽带的一种家族认同。宋代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深重,使得人们把'归葬'当做一种孝道的表达方式,人们认为,自己在死后,尸体埋葬在家族的墓茔中,可以侍奉家族的那些已经故去的先人、长辈,他们以葬在自己家族中的墓茔为荣。
宋代的思想离不开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其中一个核心又是孝道。
苏序入葬的那一天,四川眉山阴雨绵绵。看着父亲的棺木一点一点被灰土掩埋,苏洵一言不发,一手打着油纸伞,一手紧紧地抓住儿子苏轼的肩膀。
苏轼和苏辙没有哭。只是苏轼突然被爸爸抓住肩膀,感觉疼得要命,抬头一脸气鼓鼓地看着爸爸。但爸爸似乎没有注意到小苏轼的感受。他们还没明白,当棺木盖上的那一刻,自己就再也见不到爷爷了。有时候小孩子懵懂的认知,反而会减去离别的痛苦。
等苏序入土为安后,程夫人接过苏洵的油纸伞,并递给他三炷香。苏洵不顾湿漉漉黏糊糊的黄土地,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对着苏序的墓拜了三下。第一下,表达父亲的养育之恩。第二下,表达父亲对自己后起之秀的肯定。第三下,表达自己未能见父亲最后一面的悔恨。
苏轼和苏辙被妈妈拉到身边,看着父亲毕恭毕敬地磕头。
“爸爸,衣服脏。”苏轼指着刚起身的爸爸外衣上的一滩滩泥迹。
苏洵没有拍干净自己身上的泥点,反而用很正经很深沉的话语,对着两个儿子说:“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名二子说》原文)
轼,是车把扶手的意思,虽然人们觉得“轼”不是车辆最重要的部件,甚至只是装饰作用。但没了它,车就没有了车的样子。所以苏洵起苏轼这个名字,是希望苏轼要学会装饰自己。而车一向是沿着车辙走的,就算车子受损,对车辙的影响也不大。这也就是父亲希望苏辙不要追名逐利,不要贪图大富大贵,坚守本分,才能避免灾祸。
回到家后,苏洵对着大家说:“吾心已决,今后不再出去游历,在家安心教书,直至二儿科举取得功名。”他已经欠了父亲,他不想再欠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夫人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