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回宋朝去考古 > 第121章 密州出猎(7)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老夫——”苏轼拖着醉醺醺的身体,坐在桌前,捏须想词,“老夫聊发少年狂。”

    我已经年纪大了,可还是想学学年少时候的狂妄不羁。

    “你连不惑之年都没到,怎么就自称‘老夫’了。”小王夫人在门前洗衣服,听到苏轼的这句话,不由得小声吐槽,因为家府很小,所以洗衣的地方跟夫妻二人的房间相隔很近,小王夫人能清晰地听到苏轼作词是的言语。

    苏轼没听到小王夫人的吐槽,继续往下念:“左牵黄,右擎苍。”

    我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架着苍鹰。哟,帅气得不行。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我今天戴着华丽的帽子,穿着毛皮大衣,带着身后一群人,骑着马,在山上驰骋。那声势浩荡的呀,就像一千匹马一同跨越山岗,卷起的黄尘如龙般在空中翻腾。

    “为报倾城随太守。”

    那些百姓啊,为了报答我以前的治理功绩,纷纷出城来跟着我呀。

    “亲射虎,看孙郎。”

    我打猎的时候呀,牛得不行。跟孙权射杀猛虎时一样潇洒。

    “酒酣胸胆尚开张,”苏轼笔走龙蛇,如行云流水般接了下一句:“鬓微霜,又何妨。”

    我啊,一时酒喝多了,身子热了。深秋时节也热得要敞开胸口凉快凉快。你别看我已经两鬓花白,不用担心我身体吃不吃得消。别怕,我的身体可健壮了,我的心态,也是年轻着呢!

    苏轼写到这里,在黄麻纸上游曳的笔尖突然定格住。他一天的出猎事迹已经写下来了,贯彻了他潇洒自若,豪放不羁的性格。但为什么,总感觉写出来的词句跟自己真是的心境不同呢。他总希望出猎能放松心情,做回跟陈季常一起时,那个不拘小节,“不知天高地厚”的自己。但出猎带给自己的感觉,反而是时光不待人的忧虑与仕途前景迷茫的无奈。

    他在出猎时找回了年轻时精湛的狩猎技艺,却再也不是年轻时的自己。

    他在出猎时找到了“千骑卷平冈”的潇洒,却也不是用自己的才华“卷”过朝野的感觉。

    他在出猎时从山上俯瞰了整座密州城,却不是心里所想的俯瞰大宋的江山。

    他背上的担当和使命很重。但这也成为了他不可推卸的包袱。

    他一直是一副潇洒自在的模样,但这只是希望生活里的洒脱,能帮助释放自己心中负重前行的压力。

    他心里过得很累,但同时他又想摆脱这种压力。

    不甘于平凡,但又想得到平凡人的轻松。他的灵魂想要在世间潇洒的游荡,但他更想为这个国家作出贡献。

    这种感觉,貌似不是《江城子》中短短一两句能描绘出来的感觉。苏轼举着笔,布满血丝的双眼眨了又眨,呆坐在桌前许久。丝毫没有留意到砚台里的墨水已经结了一层薄薄的冰,黄麻纸上的黑墨也染出了一滩难看的黑渍。

    “好啦好啦,该睡觉啦。”外头的小王夫人把衣服洗好,搓着冻僵的手走进屋内,关上房门。并吹熄了蜡烛,逼得苏轼无可奈何地上床睡觉。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