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吕升卿不靠谱,而吕升卿又是吕惠卿提拔上来的。所以说,吕惠卿也不是个有大格局的队友。
更绝的是,吕惠卿这只“马仔”对王安石忠心耿耿到什么程度呢。王安石在宋神宗面前想要废除制科考试,王安石的亲弟弟王安国没同意,宋神宗也没同意。王安石只好作罢,但吕惠卿却把这件事记在心里。等吕惠卿掌权之后,极力要求宋神宗废除制科考试,并设计陷害在这件事上立场不同的王安国。
那可是王安石的亲弟弟啊!结果吕惠卿完全没顾及王安石的情分,直接把他“踢出群聊”。
王安石在江宁府听到这个消息,差点没气得吐血。
郑瑜修半夜在京城和密州来回往返,本来只是去小白的医馆里拿点药材。却在小白的嘴里偶然间听到了吕惠卿和王安石的“相爱相杀”一事。于是回到密州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苏轼。苏轼听到那个害得自己贬出朝廷的人今番也遭人暗算。心里又是复仇的爽快又是对王安石遇人不淑的同情。
不过苏轼无暇顾及王安石一家的起起伏伏。他眼前也遇到了棘手的事。
刚过了一个相对安详和乐的冬天,密州又发生了天灾——春旱。
按照常理,天气回暖之时,冰雪消融,百姓开始翻动田地,播种。之后就是等待春雨的到来,为粮食的发芽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但今年自立春以来,都是万里无云的大晴天。随着天气的回暖,地上的水汽蒸发得越来越快。不仅麦苗因为缺水都快蔫吧了下去,连百姓的日常饮用水都开始告急。
苏轼想问问两个拥有高科技的后人有没有办法解决。苏亦菲也只能耸耸肩表示无能为力。人类永远无法驯服自然,苏亦菲如是说。
没下雨,咋办啊。求雨呗!这事苏轼在签书凤翔府也不是没干过。
听苏亦菲说,《唐十道四番志》里头记载:密州常山。齐时祈雨常应,因以得名。苏轼听闻,就带着一帮官吏到密州常山上祈雨。好巧不巧,苏轼在祭台前念完祈雨文后,天上真就开始乌云堆叠,下起丝丝小雨。在此之余,苏轼下山的时候发现常山山脚有泉眼。虽是大旱之时,这口泉眼还滋滋地冒着泉水,水质清澈,味道甘甜。于是苏轼立马又派几个壮丁前来,和自己一起在泉水边凿土垒石,连夜砌出一口井。
从书写祈雨文到最后砌出水井解决了密州城百姓的饮水问题。苏轼花了正正半个月的时间。
经过这半个月的劳累,苏轼的眼袋肿了一圈,人也瘦了一圈。不过也让密州城的百姓更清楚地认识到这位知州大人的爱民之心。由此。苏轼在密州城的威望更高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