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回宋朝去考古 > 第139章 水调歌头(3)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苏姑娘做的饼子,味道极好。”苏轼嘴上是这么说,但没有弟弟在,感觉再好吃的东西,也都变得索然无味。

    吃罢月饼,又聊了一会天,看着白玉盘从围墙上慢慢爬到树梢。在庭院里跑来跑去的苏迨终于累了,再次扑回妈妈怀里时,眼皮子都快要粘在一起了;朝云聊着聊着天,神情也开始游离。小王夫人看到那些小孩子一个个都耷拉着脑袋,心知是困了。于是让朝云先带着苏迨回房休息,苏迈则以夜读为由起身告退。

    没有了小孩子的吵闹,现在庭院安静了下来,只有苏轼夫夫妇陪着苏、郑二人。原本喧闹活跃的氛围,铺上了一层沉闷忧郁的气氛。

    苏轼让小王夫人到房间里拿点腊酒出来,与苏、郑二人对饮。与其说是庆祝节日,不如说是借酒消愁。

    “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来,给二位干杯”苏轼尽主人之仪,给二人的酒樽里倒满酒,对着他们举樽一饮而尽,“寒舍只有一些农家腊酒,酒质不佳,还望二位见谅。”

    苏亦非也遮袖将酒喝下。哇,好辣。这农家腊酒的味道跟现代的白酒差不多,酒香醇厚,但酒精度数很高,喝下去能感觉到炽热的液体顺着喉咙流进胃里,让整个胃都热得像着了火。

    “‘夜里’放歌须纵酒,年老无伴难还乡啊!来!咱们再干一杯。”苏轼又给二人倒了一杯,与二人对饮。他这句话化用了杜甫的那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工部写的是忽闻国家军队取得胜仗,自己终于可以回到家乡的喜悦。而苏轼则恰恰相反,极言自己远离家乡,与弟弟天各一方的无奈。

    “李太白曾书写‘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轼则举杯邀二位,月下三人饮。”苏轼说着说着,脸色已经开始泛红,本来他酒量就差但硬要继续喝酒,接着将三个人的酒樽倒满。

    “人生苦短,来自母胎,去则不知所踪。而明月又是几时所成,怎能一直长存于此。或圆或缺,终如本初。”苏轼自言自语,没等苏、郑二人喝下,他就已经一杯入肚,继续斟第二杯。腊酒的热气熏得苏轼满脸通红,酒精逐渐渗透到他身体的每一寸肌肤每一支毛细血管,模糊了他的意识和视线。

    “夫君,你不能再喝了。”看着丈夫强行瞪大的双眼,斟酒的动作变得拖沓,说话的内容也变得无头无尾,心知丈夫喝醉了。于是小王夫人轻轻按住苏轼的手臂,秀眉蹙起,一脸担忧地望着他。

    “嘿!有什么问题。不碍事!”苏轼甩开小王夫人的手,摇摇晃晃地给自己又斟了一杯酒,“我又没醉,我还能喝。”苏轼拿起酒杯又把浑浊的酒液倒入口中。

    恍惚间,他仿佛看到眼前的府邸变了一副模样。掉了几片碎瓦的屋顶似乎变得干净亮丽;有像树杈一样的裂痕的墙壁,也如同翻新了一般。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