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朱元璋与我聊明史 > 第1091章 荣国公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日和煦明,正值秋收。

    每到这个时候,朝廷都会来一次大朝会。

    只不过,这一次的大朝会,少了许多老面孔,也多了许多新面孔。

    漠北传来捷报,傅友德攻占兴中府。

    兀良哈大汗带着一众贵族,继续北遁。就像十几年前,他们的祖先元顺帝那样,一直往北跑。

    北边,也已经是一片冰天雪地。

    “你看这个。”朱允?装迅涤训赂崭账偷奖?康恼圩樱?粮?略蛭淇础

    陈则武也终于是松了一口气,兀良哈的北遁或者归顺,只能说是大势所趋。他们还想如同原本那样,雄踞北方对大明形成威胁,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恭喜殿下。”陈则武由衷的祝贺。

    朱允?仔ψ虐丫?ㄊ蘸茫?蝗坏囊徽蟾锌??肮略谙耄?涣舜蟀槟悖?禄鼓懿荒艽?砗霉??!

    陈则武垂下头,“殿下,您可不是为我,也不是为太上皇。您是为了大明的祖宗基业,为了大明万民百姓。”

    “把朝廷的散银,用来买外蕃各国的商品。他们拿了散银,又会把散银铸成银元,来买大明的茶叶、绸缎、瓷器。殿下,诸般皆可弃,唯独这个不行。”

    “孤记住了。”朱允?字V氐牡愕阃贰

    回了家,陈则武似有留恋,再回头看一看巍峨雄伟的皇宫。

    这一别,又不知道多久还能再回来。

    “陈郎,东西都已经收拾好了。马车也已经雇好,就在外头等着呢。”李瑾曦满脸的愁容,“要不,咱们别回了吧。”

    陈则武摇摇头,回是一定要回的,“朝廷上的事,你可别说太多。”

    哪怕几个月,也要回去。断然的不回,只会是张居正那个下场。

    从来没想过做张居正,也不想做。

    第一次远离朝廷的纷争时,陈则武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清净。在自家的篱笆小院里,种种菜,养养鸡,这种日子,也不错。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到了常州府老家,隐居起来的时候,陈则武才能感受得到。

    真的想像陶渊明那样,隐居山林之中。若是没有本钱,恐怕连活着,都成了一种奢望。

    在常州府,已经不知道,度过了几个春秋。

    在村口,进来一队官差。

    打首的李景隆,手上拿着黑红色圣旨,闲庭信步。

    “这地方,还真不错。怪不得山阳侯他,舍不得走呢。换作是我,我也舍不得啊。”李景隆嗅着空气中的马粪味道。

    “嘿,这味道,多久没闻到了。”

    篱笆墙里,牛大在给小牛接生。

    看到李景隆,微微一愣,蹲在地上,显得有些不可置信。

    “咋,不认得了。”李景隆笑问道。

    牛大赶紧站起来,“小的见过曹国公,小的这就给你去叫山阳侯去。”

    李景隆笑着点点头,坐在竹筐上。

    远远的瞧见李景隆,陈则武也有些诧异。如果是以前,常州府距离应天府咫尺之遥。

    可现在,顺天府到常州府,可是不近。

    刚要打招呼,陈则武看到了显眼的圣旨。

    李景隆站起来,面带微笑,“山阳侯,您接旨吧。”

    陈则武一家老小,赶紧跪着。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朕恭承景命,钦若昊天,三元推献岁之辰,万汇应惟新之令,顺时行庆,允洽于太和,惟帝念功,则武于茂典,殿前,司,副都指挥使、殿前军指挥使、太子少师、领户部尚书衔,智合孙吴,才称颇牧,禀峒山之粹,气授黄石之奇,书功绩彪威,人品端方,自升戎级,益励纯城功既高而不伐,禄愈厚而能谦,而自擢以将材命之公爵,持授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袭荣国公,差遣如故。”

    言罢,李景隆收起圣旨,“恭喜荣国公了。”

    陈则武接过旨意,“多谢曹国公,只是我这正在丁忧守制。”

    李景隆笑道,“不碍事,皇上说了,诸事皆宜问荣国公。您继续守制,却不妨碍您为朝廷效力。”

    “梁国公在开城,全歼兀良哈。女真各部也日夜授礼。皇上说了,陈则武一语定了北方之乱,除了南疆之祸。”

    “皇上有旨,丁忧守制再一年期满,着荣国公回京,署理南书房。”

    ………………………………………………

    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刚开始是因为疫情,后来渐渐成了习惯。

    历史,是很严谨的。

    历史,容不得半点儿的瑕疵。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我们所能看到的历史,都是由已经经过几十年的后人所写。

    尊重历史,承认历史。

    这是我们民族辉煌的一段时间,也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一段时间。

    明朝,开国一个碗,亡国一棵树。

    我相信,很多人喜欢明朝,是因为一本书。

    我也不例外,从初中高中起,那本书就成了我的书桌常客。

    渐渐的,《明史》、《实录》都出现在了我的书桌上。

    这一本,我写的不好。

    相对于很多书而言,这一本很缺乏严谨性。很多情节,都经不起推敲。

    我们,都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来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我们也在他人的建议里,让自己更加的充实。

    从开篇看到这里的读者们,无论是什么原因,我都要真诚的感谢你们。

    感谢你们对我的理解,对我的支持。

    大家可能会有一些疑惑:

    在这本书里,其实没有主角,这是我最初的想法。用两个人的视角,来描写那个时代。

    但是,渐渐的,我背离了我的初衷。

    渐渐的,也开始写的有些乱。

    期间,我开了第二本书。

    为什么那一本,断断续续,因为两本书一起时,我很容易混淆在一起。

    这是我的原因,再次抱歉。

    那个第二本,无论成绩如何,只要有一个人看,我都会努力写完。

    至于新书,我打算开一本关于思宗或者武宗,也可以是英宗。

    正在筹想之中,很快也可以开始提笔。

    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来捧场。

    人,都在进步。

    接下来的作品,只会比第一本更好,更加严谨,更加具有逻辑性。

    再次感谢,希望大家都可以在生活和工作中,知足,然后常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