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秦:麻了,祖龙非要我造反 > 第112章 乌倮的大礼,老夫恭喜你发财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胡亥叼着根茅草,正卖力的锄草。

    “草,草,草!”

    “我全给你锄了!”

    装病计划失败,令他相当恼怒。

    今早他本想装病,说自己发热不舒服的。

    结果秦草一棍子就把他治好了。

    扛着锄头连朝食都没吃,就赶来锄草。

    野草会抢粮种的养分,在没有除草剂的情况下,只能靠人力去锄草。当然也可以不锄,但亩产自然就会比别人低。到时候饿肚子,可怪不得别人。

    种地不是把种子往地里一洒就行的。

    就为了多几斤口粮,得付出无数汗水。

    胡亥化愤怒为动力。

    锄草的同时不断咒骂着。

    “该死的草,草,草!”

    “让你欺负我,我全给你锄了!”

    桃夭捧着卷竹简,掰着手指头。

    “小桃,我有道算学题不会。”

    “你说。”

    “今有田广十五步,从十六步。问为田几何?”

    “一亩。”

    胡亥想都没想,便给出答案。

    “一亩?”

    “嗯。”胡亥放下锄头,淡然道:“武王二年十一月乙酉朔朔日,王命丞相戊、内史?],更修为田律:田广一步,袤八则,为畛。亩二畛,一百道。百亩为顷,一千道,道广三步。”

    胡亥其实并不精通算学。

    但这种题目,压根就难不倒他。

    简单说,自商君废除井田制,秦国就将小亩更为大亩。规定宽一步,长二百四十步为一亩地。

    秦国一步六尺,换算后其实与后世的一亩地相差不大。到武王时期,更是将此事写入田律内。【则】在那时属于是长度单位,相当于三十步。

    “又有田广十二步,从十四步。问为田几何?”

    “一百六十八积步。广从步数相乘得积步,以亩法二百四十步除之,即亩数。百亩为一顷!”

    胡亥对答如流。

    给出解释不说,还帮着拓展。

    桃夭掰着手指头,想找胡桃借几根手指。

    没辙啊,谁让算学老师是张苍这位大佬呢?

    让他教基础的算表,可能吗?

    大名鼎鼎的张子瓠,就教这些?

    传出去,他以后还怎么在咸阳混?

    既然要教,那就教些有层次的。张苍知道因材施教的道理,也知道他们大部分都出自农夫,就出些关于田亩粮食的题目。

    为此,张苍还准备编撰本算书。

    就以于方田、粟米、衰分等题为主!

    著书立言,他张苍也定要秦史留名!

    桃夭红着眼,愣是都快急哭了。

    这些题目,她看着脑袋就疼。

    “你哭什么?”

    “手……手指不够用了。”

    “……”

    “用算筹就能算了。”

    “先生让用算盘。”

    “那用啊!”

    “我不会……”

    胡亥差点没吐血。

    罢了罢了,还是得慢慢教。

    他就搞不懂了,算学不是有手就行?

    有这么难吗?

    况且,这些题目都是基础中的基础。

    桃夭也不占人便宜。

    胡亥坐在田埂处教她用算筹,她则帮着锄草。

    “小桃,你锄草时为何一直念草呢?”

    “这样更有力气。”

    “额……你不是在说我大兄吧?”

    “怎么可能?”

    胡亥连忙摇头。

    在秦府呆了这么长时间,他深刻明白个道理。

    府上就是那颗老槐树都比人精贵!

    菘菜不让拔,鸡鸭鹅不让吃,狗不让打。

    那天晚上他就想着去树下嘘嘘,差点没被秦草拿竹棍打死。还说这槐树有灵,再敢偷摸撒尿,就切了他的小鸟!

    这是把槐树当祖宗供着呢?

    况且,他这不是施肥吗?

    他何错之有?!

    正聊着呢,地面都开始颤动。

    远处尘土喧嚣,依稀能听到牛马嘶鸣。

    “诶,撒情况?”

    申伯扛着锄头,眺望远方。

    有数名胡人分前后左右,勒马而来。

    中间则是数不清的田牛,浩浩荡荡一大群。

    申伯揉了揉眸子,不敢相信。

    这么多牛?!

    好……好牛啊!

    为首者不是别人,正是乌倮。此刻他单手勒住缰绳,双腿紧紧夹住马腹。仅仅只是勒马的动作就能知晓,这绝对是擅骑之人!

    因为牛马太多,不便自田埂走过。

    要是不慎踩坏耕田,他可赔不起。

    这些牛马目前都还没上户口,屁股上并未烙字。等悉数交予秦草后,就能全都烙个草字,如此就是有主之物。同时县吏厩驺会派属吏来此记录详细信息,比如牛高多少腰围多少……而后登记于簿册。今后若是养的不好,秦草就得受罚。

    病死超过三头牛,秦草这乡啬夫就不用干了。

    ……

    不多时,秦氏宗族的人便悉数赶至。

    看到面前的田牛,秦草傻眼了。

    “握……了……棵……草?!”

    “哈哈哈,秦生!”

    “倮君有礼。”秦草收起下巴,面露古怪道:“倮君,我不是说只要几十头田牛就行了吗?”

    “是啊,这总共九十九头,你点点。”

    “……”

    “那这些戎马呢?我只要驽马啊……”

    “老夫只有戎马,没有驽马。”

    “……”

    您老是逗我玩呢?

    秦草正准备拒绝,秦禾等人就已扑了上去。

    抚摸着面前健硕的耕牛,满脸欣喜。

    “好牛,好牛啊!”

    “瞧瞧这腱子肉,肯定香!”

    “叱嗟!这是耕地的,你这匹夫想吃?”

    “就想想而已……”

    “想都不行!”

    秦禾拄着拐杖破口大骂。

    这是秦川之地独有的犍牛。

    体格高大,骨骼粗壮。体质强健,头部方正。肩长而斜,胸宽深。四肢粗壮结实,两前肢相距较宽。像这种秦川牛,少说得有十石以上的挽力!在关中用作挽犁耕地,再合适不过。

    有这样头好牛,不知是多少民夫的心愿。

    先前秦禾当过牛夫,负责照料耕牛。天降暴雨,自个被雨淋湿了都不管,火急火燎的跑牛棚查看是否漏雨。冒着大雨给牛棚铺上茅草,生怕把牛淋湿。没法子,这时期牛命比人命还值钱。人病了咬咬牙还能挺过去,牛要病了可不是几鞭子的事。

    一头壮硕的田牛,起码能抵三个劳动力!

    试问,谁舍得杀?

    秦草走上前去观察,这些牛都已穿了铜制鼻环,时不时还会甩着尾巴。鼻环这玩意儿算不得什么高科技,早在商周时期就有。秦草书房里就收藏了个商朝时期的玉牛,牛鼻子上还挂着玉环。

    这里面公牛多母牛少,最适合用作耕地。大部分都已阉割,只保留了少数几头种牛。

    乌倮负手而立,相当得意。

    他这波操作不得给个满分?

    行商多年,他把人情世故读的是透透的。

    所以,他的生意能越做越大。

    甚至能成为皇商,受到封君的待遇。

    秦草碍于身份有些事不好明说,但是他作为商贾却不能装傻。秦草说不要,那明摆着只是客气话,他要也跟着客气,那也不用再混了。

    “这……这真的太多了……”

    “以秦生身份,这哪算多?”

    作为五大夫,这确实多。

    可秦草不仅仅只是五大夫,他还是名动咸阳的奇人。献祥瑞农书,造纸兴文事……还献上皇帝都未找到的雍州鼎。哪怕比不上灭国之功,也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这样的人,会仅仅只是五大夫?

    别人是五大夫,是因为他们只配爵至五大夫。

    秦草是五大夫,是因为皇帝刻意压着。

    等触底反弹的那刻,拜相封侯都非难事!

    这样的人才不拉拢,以后还轮得到他?

    《情商》这书,还是得多读!

    ……

    当喜带着厩驺角来了后,也看懵了。

    秦草这是发财了?!

    “秦生,老夫恭喜你发财了!”

    “发什么财呀,穷的都快要饭了……”

    秦草明锐的察觉到了不妙。

    喜明显是要黑吃黑啊!

    “呵!”喜忍不住一笑,“说罢,汝欲如何?”

    “我想让乡里黔首能以牛耕地,轻松些。”

    “你一个乡就有上百头健硕的田牛,那老夫这一个县是不是得配上千田牛?”

    “咳咳!冲喜君的名声,上万头都不多。”

    “你留下几十头,剩下的统统送到县城来。”

    “干啥呀喜君?您老这是打劫呢?”

    秦牛搂着头田牛,死活不撒手。

    哪有到嘴的牛送出去的道理。

    秦草则是抬手示意秦牛闭嘴,而后作揖道:“其实喜君不用说,我也会送去的。这么多田牛戎马,长宁乡负担不起的。”

    他是真没想到乌倮会如此大方。

    这么多牛马,价值近百万钱!

    “哈哈哈!”

    喜也是难得的笑了起来。

    他高兴的不是白捡了这么多耕牛。

    正如秦草所言,只要他愿意能有更多。

    他更高兴的是秦草有这份觉悟!

    别以为牛多,就真的是件好事。

    秦国的律法制度可不是开玩笑的。

    如果牛马有任何闪失,秦草咋办?

    秦草或许没事,毕竟他爵位功劳摆在这。只要他不造反,就是把天捅个窟窿出来,皇帝也会免去他的所有罪责。

    可问题在于,其他人呢?

    加上原有的,田牛已经够用了。

    况且养牛不得找人照料?

    区区一乡就得养上百头牛,照顾不好咋办?

    乌倮捋着胡须,静静看着。

    他果然没看错人!

    瞧瞧秦草,这就叫会做人!

    难怪皇帝这么宠信,以后还得多接触……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