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秦:麻了,祖龙非要我造反 > 第195章 淮阴韩信,钓鱼佬从不空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青年头扎黑巾,着粗布麻衣。

    腰间挂着柄青铜宝剑。

    此时此刻,不少人皆是聚集而来。

    望着面前粗犷的屠户,只感到悲愤。韩信也是万万没想到,竟能在阳武县又撞见此人!

    他本为淮阴县人士,年少亡父,乃布衣黔首。少年时曾于淮水垂钓,偶然间遇到位老丈。那老丈操着口魏地口音,衣着不俗,断定他假以时日必能成就番大事!

    然后,把他辛苦钓的鱼给吃了。

    当时韩信恨不得把那老丈推进淮水!

    这可是他三天的口粮!

    那老丈须发皆白,竟有如此饭量?!

    老丈自称出自兵家,吃完鱼后便教了他些兵法谋略。接连几日,老丈都会于淮水河畔出现。韩信钓鱼,老丈吃鱼。吃完鱼后,便会传他些兵法。

    旬日后,老丈就消失了。

    从那后,再也未曾出现过。

    韩信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被给坑了?

    当然,那老头的确是有真本事的。老丈引经据典,为他讲述昔日各种经典战事,而且分析的极其有道理。虽只有短短旬日,却令他受益匪浅。

    可问题在于……有毛用啊!

    韩信本想当个官吏,结果当地人都觉得他贫贱又无德行,连参加考核的资格都没有。他又瞧不上卑贱的商贾,更不愿耕种务农。

    于是乎他决定效仿昔日的老丈,到处混吃混喝,就是七岁稚童手里的饭团他都骗。得亏他父亲在当地还算有些旧情,便勉强苟活下来。

    后来,他的母亲病逝。因为家贫的缘故,没钱办丧事。于是他就找了处又高又宽敞的坟地,并且立下誓言,假以时日他定要出人头地!

    当然,这话也就三分钟热度。

    没过几天,他就继续跑去蹭饭。而且,还是那南昌亭长。这人与韩信父亲有些交情,关键是人脾气好。所以他每逢饭点就跑去蹭饭,就算被人嘲笑他也不介意。

    后来,那亭长的妻子看不过眼。就提前把饭食准备好,等韩信跑去蹭饭的时候,连口剩菜都没给他留。自觉受到羞辱的韩信,一怒之下转身揍人

    说白点,这就是升米恩斗米仇。

    饥肠辘辘的韩信没辙了,只得选择重操旧业继续钓鱼。作为资深钓鱼佬,他对自个的技术还是相当自信的。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连钓两天连个毛都没瞧见,饿的他是前胸贴后背,只能灌两口河水充饥。

    还好,他钓鱼的时候遇到位好心的老妪。见他饿的前胸贴后背差点掉河里,就将块饭团送给他吃。一连几十天,皆是如此。韩信也是做出承诺,假以时日定会报答她。

    老妪闻言却是狠狠将他喷了顿,还说我是看你可怜才给你口吃的,压根就没指望你报答我。看看与你同辈的秦草,在咸阳混的是风生水起,半年便已爵至五大夫。而你却只能钓鱼为生,靠着别人好心给口饭吃。

    于是乎,韩信顿时就悟了。

    他要去投奔秦草!

    秦草的事迹,他自然都听说过。

    当然,有些事他是不信的。

    什么槐树上长祥瑞?

    啊呸,就忽悠你们这些愚夫!

    还亩产五百石?

    这是把田里泥巴算进去了?

    最重要的是,他听东海郡商贾经常提及秦草。说秦草府上多气派,还说他们祖上都是一家人,都属于是秦氏。扬言昔日那武功县秦氏只是庶出,见了他们宗长也得尊称声季父。

    秦国灭楚后,淮阴县属于是泗水郡,后来又划分至东海郡。自然,韩信也听说过东海秦氏之名,据说是燕国秦开的后人。也多亏这些人相助,韩信得到不少消息。

    也就是说,秦草现在缺人!

    韩信旋即把家产变卖,带着祖传宝剑就要跑武功县去,结果在关市中却碰到个年轻的屠户,还说他天天拿着把剑招摇撞市。要么从他胯下钻过去,要么一剑刺死他。

    他不想惹事,便自屠户胯下钻过去。

    小不忍则乱大谋!

    即便被人视作胯夫,韩信也不在乎。

    他相信以他的才学,必能成就番大事!

    只要投靠秦草,再不济也不至于饿肚子。

    他跟着商贾船只,至阳武县歇息。

    而后,就听说秦草来至阳武县的事。他正想着该怎么去拜访秦草,结果又撞到了让他受胯下之辱的屠户。

    “哈哈哈,胯夫!”

    “你也配抱着宝剑?”

    “诸位可知这胯夫是何人?他是我淮阴县有名的胯夫,成日里不事生产,蹭吃蹭喝。就这样的胯夫,却偏偏自视过高,瞧不起别人!”

    “来,钻过去!”

    “钻过去,乃公今日便放了你!”

    屠户实际上是来阳武县探亲的,恰逢当地张氏女大婚,便让他帮忙杀猪宰羊。没曾想又在这遇到了韩信,简直就是冤家路窄。

    实际上,他就是看不惯韩信。

    不过有氏而已,嚣张什么?

    在淮阴县便处处瞧不起他们这些屠户。

    明明自个都快饿死了,有什么资格?

    韩信咬着牙,不发一言。

    四周议论嘲笑声无比刺耳。

    望着嚣张的屠户,眸中带着杀意。正所谓曲士不可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区区个屠户匹夫,焉能懂他的鸿鹄大志?

    “钻,钻,钻!”

    四周围观的人也是在起哄。

    实际上,他们压根就不认识。

    只是听屠户这么说,心里也是不平。

    扶苏见状,当即就要出面阻拦。

    “你跳出来作甚?”

    “秦法严禁私斗,此人却是咄咄逼人,若是真闹出事来当如何?”

    秦草挠挠头。

    他也没想到,能在阳武县遇到韩信。

    所以说,未来的兵仙是否值得他拉拢?

    关于韩信的成语足足有几十个,真真假假的传闻故事也有很多。秦草其实早些年就想过拉拢楚汉时期的名仕猛将,只是一直没合适的机会。

    韩信如何,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很多。

    有人说他背信弃义,妄图谋反。有人说他是功高震主而被冤杀……关于他的争论自古就有。但要提军事能力,韩信绝对是楚汉时期数一数二的存在。当然,这人情商低也是真的……

    其实讲道理的说,秦草能理解这屠户。按照历史既定发展,韩信未来的确是能做出番大事。但就眼下的韩信来说,他确实没啥能拿出手的,却偏偏恃才傲物自视过高。

    “住手!”

    扶苏自人群走出。

    嘈杂的街道,顿时安静下来。

    “足下是?”

    “武功县苏隰,乃左庶长秦草食客。”

    “左……左庶长?”

    “对,就在这!”

    扶苏说着还指了指在后面的秦草。

    “?G?秦君?”

    “秦君,你人呢?”

    “……”

    秦草默默的自前面的壮汉走出。

    他好歹也是七尺男儿,就瞧不见他?

    “见过左庶长!”

    屠户也不敢再放肆,连忙作揖。

    韩信呆呆的望着秦草。这一幕,他做梦都不敢想。他没想到,关键时刻秦草竟会出面救他!

    “那个,你们继续。”

    “……”

    “???”

    美梦瞬间破碎!

    屠户还以为秦草说的是反话,连忙把脑袋甩的和拨浪鼓似的,“小的不敢,小的不敢!”

    “信,多谢秦君相助!”

    韩信也是连忙作揖。

    他好似看到了曙光在向他招手。

    “额……”

    秦草直接愣住了,打量着韩信,而后无奈挥手道:“那就先这样,把事闹大,你们都没好果子吃。”

    “唯!”

    “小苏,咱们走了。”

    秦草想都没想,掉头就走。

    他知道,韩信肯定会跟来的。

    “秦君,这人一直跟着呢。”

    “让他跟着就是。”

    秦草回过头去,就看到满脸尴尬的韩信。讲道理的说,韩信长得倒也不差,就是瘦了些。虽说穿着身葛布麻衣,却是副贵族气派,腰间还挂着口宝剑。

    实际上,这是很多人的通病。

    别人不说,秦禾就是如此。

    哪怕再穷,该有的礼节绝不能少。就是自个饿肚子,也不能丢面子。因为,他们是有氏有姓的贵族之后。哪怕是庶出,那也不是无姓无氏的黔首能比的。

    “为何跟着我?”

    “实不相瞒,信久闻秦君大名。”韩信连忙走上前来,抬手道:“信虽为布衣,却也想成就番大事。信听东海商贾提及,说秦君如今需人相助,故信想着前往关中投靠秦君。”

    “你来投靠我?”

    “正是。”韩信也不胆怯,继续道:“古之有毛遂者,自赞于平原君。信愿效仿毛遂,以助秦君成就番大事。”

    “额……”

    秦草也是有些诧异。

    他估摸着肯定是秦嘉的人传的消息,淮阴县现在隶属于东海郡,秦嘉又于东海郡做买卖,韩信听到这些也很正常。

    只不过,这不太科学啊!

    他记得韩信为人极其自负。

    韩信投奔项羽后多次献策,但是项羽不听他的,韩信便直接提桶跑路投奔汉军。结果刘邦也不重用他,反而是让他担任连敖,管理粮仓。后来……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也都听过。

    所以,他现在只是左庶长而已。

    韩信投奔谁不好,投奔他?

    “我只是乡啬夫而已。”

    “秦君这乡啬夫不一样,别人就是拿个县令来都换不成。”韩信感慨道:“秦君有大才,只是皇帝还未重用而已。假以时日,秦君必能成就番大事!”

    【咕噜噜……】

    “……”

    “……”

    听着如雷的肚子声,韩信脸色涨红

    没辙,他已经足足饿了两天!

    大事不大事的先不谈,韩信这肚子声确实挺大的。

    “要不,韩生同至府上用食?”

    “好的!”

    韩信二话不说点头答应下来。

    哪怕秦草不用他,白嫖顿饭也很值!

    【文中韩信的各种事迹和性格,皆是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另外,关于韩信的师父有说法是传说中的尉缭子,但是没有任何史料可以证明,只是后世之人的分析。所以小草也没明确的写,就这么含糊过去,大家也不必当真。】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