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全民皇帝:我有王朝模拟器 > 第85章 放榜,状元游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见到张良的眼神,陈锐立刻明白对方在想些什么,忍不住笑道:

    “那姜尚,是我见他年至古稀依旧来参加科举,心下好奇才叫来一见。”

    “至于公输班,也是因为我对大周民生感到好奇,才叫来的。此次科举里,除了那公输班像个务农之人,其他书生一看就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样子。”

    虽然是举孝廉制度,可是大周依旧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说法。

    哪怕是寒门士子,也是各自家里的宝贝疙瘩,平常根本不会做家事,更别说务农。

    整个考场就公输班像个务农的人,还真不是陈锐随便说说。

    而听了陈锐的话,张良露出钦佩的神色来。

    他和另外几个考官,也见过姜尚,可是当时只觉得此人是来凑数的,根本没想过询问。

    陛下却能敏锐察觉其中异样。

    另一方面,整个考场,只有公输班一个人是务农之人,这明明更是天赐良机了解各地农事的机会,偏偏他们也没有注意。

    想到这儿,张良心底顿时惭愧不已。拱手道:“陛下心细如发,微臣惭愧!”

    “微臣这就去和几位同僚商量,将姜尚列为状元,公输班列为榜眼。”

    原华夏历史上,状元榜眼探花也有一甲二甲之分。

    可是,陈锐感觉这种分法实在过于麻烦,而且大周也是第一次科举,根本不需要这些繁琐的排名方法。

    张良默默离开了,心底里满是对陈锐的钦佩。

    不仅是钦佩陈锐发现了姜尚公输班这样的人才,更重要的是,这科举之制,真的能替大周搜寻招收人才。

    除却极为耀眼的姜尚之外,另外也有好多学子的试卷,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这些人,无论是在外为官还是在朝为官,都是能做实事的。

    而且,这些学子,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寒门出身。

    这次科举虽推行天下,可是终究引得世家不快。

    所以,这些世家不约而同的做出抵制。

    “可惜,这科举成绩,让那些世家的抵制,完全变成了笑话。”

    张良忍不住想到,他自己本来就是世家子弟,自然明白世家为什么会做出抵制之举。

    无非就是瞧不起寒门,觉得陛下将目光放在寒门上,铁定受挫,到头来,还得从世家弟子中寻找合适的。

    可是,事实上。

    寒门学子不仅没有世家想象的那么不堪,反而因为出身微末,很多见解比之世家弟子更加独到全面。

    看着和方杰蔡权等人一起拟定的科举百名榜,张良忽然忍不住感慨道:

    “大周,新的格局就要打开了!”

    “世家,终要退出历史舞台,我还是要快点给父亲修书一封,请他早做准备!”

    ……

    承平元年,3月22日,禁军守卫将科举百名榜张贴了出来,瞬间便引得众人围观。

    围观者,除却学子之外,也有京城的百姓。

    “哪位认识字的,和我们说说这上面写了什么啊?”

    “新科百名榜,状元者:徐州齐地姜尚子牙!”

    “这是我等科举考试的成绩,没想到这么快就发布出来了!”

    “姜尚何人?此人获得第一名,岂不是可以直接入朝当个尚书了?”

    科举推广的时候,打的口号就是状元公入朝为官,都能与尚书平起平坐,这些人一见真的公布了状元公的名字,自然是好奇得紧。

    众人面面相觑,正疑惑间,忽然又听到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从街角传来。

    循声望去,却见禁军罗列,穿着大红喜庆衣服,牵着一匹高头大马,朝这边走来。

    随后,很快掠过众人,往一家民居那边走去。

    “嗨呀,陈老汉犯什么事了吗?”

    “不可能,犯事还能这样?看样子,应该是住在陈老汉家的那个学子出了什么问题吧?”

    这时,人群中颤颤巍巍的站出来一个老汉,正是几人口中的陈老汉,却见陈老汉眯着眼睛,有些惊疑不定的开口道:“我家那学子,好像就叫姜尚!”

    “竟然就是姜尚?这般来看,那禁军也不是兴师问罪的了?”

    “多想无益,我等同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于是,眨眼的功夫,众人便簇拥着,跟在了禁军队伍后面。

    场面之壮观,说是万人空巷亦不为过。

    陈老汉家,姜尚正收拾包裹,准备回家。

    他虽然不愁吃穿,可是多余的钱财也没有多少,住了两天,总算等到放榜的日子,看过榜单也就没有再住下去的必要。

    这民居虽然比客栈便宜,再住下去却依旧负担不起。

    才收拾罢,走出门来,便见禁军敲锣打鼓,迎了上来。

    心下好奇,姜尚原地驻足。

    随后,那禁军小头领站在姜尚面前,郑重的拿出一卷圣旨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之新科状元姜尚子牙公,赏银百两,布百匹,骑马游街,宣告天下!”

    圣旨罢,小头领笑呵呵的看向姜尚:“状元公,请吧!”

    姜尚脑袋里晕晕乎乎的,虽对自己充满自信,无比相信自己能得第一名,可是怎么还有骑马游街这一环节的?

    不过,姜尚毕竟是姜尚,很快便反应过来,陛下此举,亦是想彰显自己对科举制度的重视,好叫天下间,更多的学子注意到。

    这样,才能为以后铺垫。

    想明白个中关键,姜尚立刻淡定的接过圣旨,随后走到白马旁边。

    禁军立刻替姜尚送来了上马的马扎!

    翻身上马,那禁军小头领又高呼一声,便亲自牵着白马沿着街道走去。

    一边走,嘴里一边还说着新科状元,骑马游街之类的话。

    面对熙熙攘攘的人群,姜尚起先还拱手抱拳,示意一下,可是很快,便感觉到疲惫。也只能敷衍了事。

    他毕竟年龄已经70岁,体力是个大问题。

    而这一圈下来,姜尚心底里也忍不住赞叹起来。

    却是从他的角度看去,那周围的人里,不知道多么渴望像他这样,禁军开路,骑马游街。

    而他自己本人,虚荣心也确实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满足。

    “经此一事,科举在大周将再无丝毫阻力,以后无论是世家亦或寒门,必然都对科举之首,垂涎无比!”

    姜尚头脑转的飞快,很快便意识到,科举在大周已成定局。

    不过很快,姜尚就又想到了新的问题。

    “只盼陛下对科举一事,严加管控,防止世家出面,买题泄题乃至替考之事。”

    寒门学子是没机会接触,可是世家不一样,庞大的银两珍宝开道,他们总能接触到更高层次的人。

    这样的话,就很有可能出现他所想的那种情况。

    姜尚对未来的科举,充满期待的同时,又生出丝丝担忧。

    “不过,陛下,想来早已经想过这些情况吧?”

    想到那天见陛下的情况,姜尚又在心里自我安慰道。

    游街结束,禁军他们还要负责送姜尚回去,在那里,将这个好消息再宣传一遍。

    这个荣誉,只限前三名,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

    很快,状元公,榜眼公,探花郎门回乡的消息传出。

    京城里的学子们,没有上榜的以及上榜的,也纷纷充满艳羡的离开京城。

    可是,学子们虽然离开了,这科举之事的热度,却依旧没有消失。

    商人逐利,一瞬间,京城里忽然多了好多各种稀奇古怪的商品。

    捏糖人的小贩们,以前捏的最多的,是孙悟空猪八戒这类神话人物,现在捏的最多的,是状元骑马游街图。

    京城里也有学子,甚至京城里的学子们更多,他们的父辈们,也希望能讨个好彩头。

    于是,什么状元包,状元布,瞬间爆火。

    大周皇宫,养心殿内,内阁群臣齐聚于此。

    大周第一次科举总算是结束,可是科举之后的一应事件,还需要处理。

    “经此一事,恐怕科举将再无丝毫阻力,陛下,天下学子何止数千,微臣请求,于科举之下,再定小考,以做筛选!”

    陈锐惊讶的看着张良,忍不住笑道:“爱卿言之有理,实际上,朕这次召集尔等,就是想和尔等说说关于科举后续的问题。”

    “陛下已经有了想法?”

    陈锐惊讶于张良居然能敏锐的察觉问题关键所在,而张良,则惊讶于陈锐居然早就已经想好了后面的事应该怎么处理。

    却听陈锐笑道:“确实有点思路,不过此事还需要与尔等商议之后,再做定夺!”

    “朕打算,以后每年六月,于大周各县,做县试,县试前十者。可入每年九月的州试,州试前十者,可入京城参加最终的定品考试。”

    说罢,给了众人一些思索的时间,陈锐才接着问:“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张良蹙眉:“如此,每年可参加定品考试的,只怕还不足百人。”

    陈锐轻笑:“今年特殊,朝堂人员空缺才取其百,以后我大周朝堂官员未必有那么多空缺,定品考试自然只需要取其中十名或者三十名即可。”

    张良恍然,他倒是把这茬给忘了,今年之所以一下子确定了一百个名次,主要是因为目前朝廷里人员缺口太大。

    否则,也绝对不会弄这么多人来。

    这些方略,实际上就是原华夏历史上的科举制度。

    只是其中夹带了一些陈锐的私货罢了。

    比如,原华夏历史上,有功名一说。可是陈锐就没打算在大周,定下功名。

    以前看儒林外史就深感功名害人。

    他不希望以后的大周,也有那个学子,抱着个秀才功名,整天做着举人老爷的白日梦,浑浑噩噩一辈子,白白浪费大好年华。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