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想太多也没用,只能过好现在的每一步。
王大嫂走后,萧?就命姜大带着几个人抓紧开荒。
这片荒地太久没有打理,姜大几个这两天只能先把草都割掉。
姜大左手抓住野草的上端,右手拿着镰刀,一刀就是一片,擦了擦汗,他站起来直了直腰。
“爹,我来给你们送绿豆汤啦!”姜草正在地头,拎着两桶绿豆汤。
“王嫂子,夫人让我给你们送绿豆汤!”喊了姜大他们又喊了王大嫂和姜家兄弟。
“好咧!”言良一马当先的扔下镰刀,跑来喝绿豆汤。
这天越来越热了,才4月初,竟感觉快要到了盛夏,不过言良以前生活在南方,并不觉得奇怪。
“萧婶可真好!”这绿豆汤在井里镇过,又凉又甜。
姜大几个也连连点头,自己种地都舍不得喝绿豆汤,萧?日日派人送过来,今天加把劲就能把所有草都割完,再趟两天地,萧?家和王大嫂家的地的就都能开完了。
苏家的儿媳妇们羡慕的看着隔壁在那喝绿豆汤,这片地一共就三家,右边被萧?和王大嫂买了下来,左边这一边都是苏家的。种子都已经种进去了,现在还不算农忙,哪舍得喝绿豆汤,有点冰镇的井水喝就不错了。
苏家也是北所的大户人家,算是能吃饱饭的小康家庭,儿子多,三十亩的荒地,五亩旱田,五亩水田。
地多架不住人多,四代同堂,十几口人,儿子还不在家里吃,就家里这些人,一天就能吃掉7.8斤粗粮。一年最少得3500斤粮食才够吃,良田一亩地只能产将近200斤,十亩地还不到2000斤,苏老爷子的荒地养了一辈子才养成良田,苏家儿子的三十亩荒地养了这十几年才能抵上10亩良田的收成,再除去交税,也就多个千八百斤,能卖个2.30两,这就是一家人除了饷银一年的收入了。
这些年几个儿子接连娶亲,再供着小儿子读书,每年剩个几两银子就不错了,大孙子和二孙子都已经成年开始相看,就等着今年卖了粮食娶亲呢。
其实所里的人生活的还不错,男人拿着饷银,家里还有荒地,荒地前三年是不交税的,只要肯干都饿不死,难过的反而是府城里外城的老百姓,大部分人家就指城外的荒地生活,说是府城人可能还不如金陵的农村。
内城里的都是官员、富户、商户、匠人、读书人,才显得一片繁华。
萧?曾经去外城的街道走过,看着饿的双眼空洞的孩童,都迈不开双脚。
一片片野草倒下,裸露出地下的沙土。
姜大捻了捻土,这片荒地含沙量有点高啊,一半都不止了,十亩地能不能出一亩良田的收成都不一定,恐怕得养上个十几二十年才能慢慢转好。
微微叹了一口气,几个人抓紧把最后一片草割完就得去帮王大嫂家割草。
萧?一早就吩咐了,割完自家的再把王大嫂的割了,王大嫂带着儿子已经割了好几天,割了一大半,他们几个再帮忙割上一天就能割完。
翌日天刚刚微微亮,李富贵赶着牛和驴子来到了荒地,套上曲辕犁,李富贵和彭九一组,金子和常山一组,姜大和姜二虎一组开始松地,项水、常山、王大嫂和王家兄弟跟在后边捡草根、铺粪。
第一遍要深松20厘米,将草根都翻出来,以免野草重生。
草根都检出去后均匀的铺上干粪,再松一遍,将粪都均匀的松进土里。
最后就可以开始犁地了,犁地是浅表作业,趟出垄沟。
苏家又傻眼了。
“他们牛后边跟着啥东西,这是在耕地吗?怎么这么快?”苏老爷子站在地头看着姜大几个一刻钟就走完了一个垄沟,惊掉了下巴。
自己家也有一头牛,半时辰才能开一垄沟,纯靠人力,最少也得一个时辰,这一垄沟可有100米,而且自己的地已经经过多年的耕种,土质没有那么硬了。
苏老爷子仔细算了一下,这相当于快了4\/3还不止!
他情不自禁的凑到萧?家的地,摸了摸土,比自己家沙化严重很多,自家的地已经是黏土多于沙土,又比了比垄沟,这耕的深度比自家深很多啊。
“姜老弟,你们这是啥家伙事,耕这么快啊!还能转弯?”苏老爷子站在地头开始喊。
“哎呦,苏老哥,我也不知道,第一回用啊,夫人定做的,没想到这么好用。”姜大含含糊糊的说着。
耕旱田的时候是起早趟黑完成的,苏家没有看见,这还是第一回见。
萧?并没有想把这个物件藏起来,现在还不到时候。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