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三国之最强农场主 > 第73章 你可知昔日的郭有道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蔡公,我听你说话的语气,你恐怕不单是写了一份撰碑铭而已,在心里也是想去往祭奠陈公吧。”张则听蔡邕说完后问道,

    张则刚才从蔡邕的字里行间中听出了对陈??的推崇之情。

    两人的交情应该不浅,或许有崇拜,有尊崇也有知己之意,

    说实话,张则是不太懂这种感情,不过,他也不会反对。

    这种人也很可爱,以大道为行为准绳,严格要求自己,颇有古风。

    所以张则推测,蔡邕心中还是非常想要去现场祭奠陈??的。

    蔡邕听到张则的话后,也承认道:“子云,说实话,我是想去前往祭奠一下,

    可是,陈??仙逝,去的人必然很多,有百姓也有名士,这样我在桂阳的事情便会暴露在人前,如今的我也不是一个人了,我之所以没有说出来,就是担心破坏你的计划,

    往大了说,你是有大志向的人,我不能因私而废公,往小了说,人都有些私心,

    我也担心若是前去,会给琰儿带来不好的结果!你也知道贞姬如今的情况,说实话,作为父亲我不想再发生这样的事情。”

    说起这个就有些伤感了,因为当初蔡邕把蔡贞姬寄养在羊氏的时候,蔡贞姬年龄还很小,

    所以自从把她接到桂阳后,蔡贞姬一直不怎么说话,和蔡邕的关系也不怎么亲密。

    虽然是父女,但毕竟从小就不在父母身边,这也是必然的情况。

    就算是张则也只是见了蔡贞姬一面而已,平常的时候蔡贞姬一直跟在蔡邕夫人的身边,不怎么露面。

    还是后来张则给出了一个主意,

    让蔡邕的夫人还有蔡琰与蔡贞姬睡在一间房中,多多接触,

    经过几个月的磨合后,张则听蔡邕说,最近蔡贞姬脸上才有了一些笑容。

    张则理解蔡邕作为父亲的那份愧疚感,而且说实话,这件事,他也不太好下决定,因为他对东汉这些名仕的性情都不太懂。

    所以张则把目光看向了郭嘉“奉孝,你觉得如何?”

    来之前蔡邕的打算是来问问,能不能把撰碑铭送往颍川,没想到说着说着张则猜出了他心里的想法,

    那如今计划就要改变了,郭嘉也需要好好想想,

    所以,听到张则的问话后,郭嘉在脑海中想了很多。

    最后说道:“主公,嘉觉得,蔡公可以去,而且若出现什么意外,嘉有计可助蔡公脱身!

    另外,嘉以为如今就算是蔡公出现在人前,应该也不会发生什么事情!

    昔年诬陷蔡公之人,如今多以丧命,再加上蔡公的名气,应该无人会对蔡公不利的。”

    “再说了这是参加陈太丘的葬礼,没有什么人会傻的闹事!”

    “听奉孝的意思,你也要跟随蔡公前往拜祭!”张则问道,

    如果这样的话,张则如今手下仅有的两位谋士便都离开了,

    那剿灭桂阳郡内豪强,宗贼的计划必然要延后了,因为这不是杀人那么简单的一件事,

    事后还要做好稳定民心,做好豪强府邸田地的处理工作。

    本来,张则是想让郭嘉和顾雍处理后续,蔡邕出面安定民心的。

    这样一来,那计划就要延后了。

    郭嘉听到张则的话后,苦笑一声,“主公,奉孝乃是布衣寒族,若非主公识才,远入深山相顾,怎会有如今的稍有名气,

    怎么能有如今的机会,时刻向蔡公这样的大儒讨教。

    所以,奉孝不敢言去拜祭,只是心想陈公仙逝,必然会名仕云集,嘉想前往一观,一来想看看能否为主公择一二谋臣,良将,

    二是想打听一些关于朝堂,关于天下的事情。”

    以陈??的社会地位,他的去世,必然会有很多人前往吊唁,到时必然会名仕云集,这无异于一场东汉末年的大型人才集会,

    还别说,郭嘉说的张则都有些动心了,可惜,他身居太守之位是不能离开的。

    “奉孝之言我懂了,既然奉孝有此忠心,等会我命典韦前来,带上两百士卒护送你们一同前往,路上有典韦在,就算出什么事情,也可护你们周全。”

    “多谢主公!不过,我若走后,主公的计划恐怕要拖延一些时日了。”

    张则听后,有些苦恼,“奉孝,你也知道,这件事我可以控制桂阳郡,却无法控制长沙郡,不过,据我估计拖延两个月应该没有问题。”

    “主公,两个月时间差不多可以了,”郭嘉说完,看向蔡邕“蔡公,两个月应该能返回桂阳吧!”

    “用不了那么久,这又不是部队行军,一个月时间足够了。”

    “那好,主公你的计划,还请推迟一个月,如果一个月后我们没有回来,就继续进行。”

    “好吧,反正也不差这一个月了,我等着你们回来,正好这次去了,把典韦的家人也接过来,他曾经和我提过。”

    “诺!”

    接下来,张则把铁卫安排在了千机谷,把典韦找来嘱咐了一些事情,有典韦保护,他就放心了不少。

    凭借典韦的勇武,一般人都不是对手,

    典韦在家乡也有一些族人,早就和张则提过想把他们接过来的想法,张则虽然同意,但典韦却一直没有时间。

    这段时间张则把如今麾下所有的部队七千人都驻防在了千机谷,

    千机谷的军营中本来可以放四千士兵,放下七千士兵后便有些拥挤了,

    不过,没有办法,如今张则的麾下只有徐晃,夏侯兰,和典韦他们。

    所以,三人的工作也不轻松,

    正好趁此机会,让典韦完成心愿,也好了了心中的牵挂。

    毕竟如果真的天下大乱,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典韦率人带上了一些张则给的钱财,便和郭嘉,蔡邕启程了。

    ……

    经过近十天的加速赶路后,一行人穿过南阳郡后,便来到了颍川郡。

    刚从叶县进入颍川郡昆阳,蔡邕郭嘉等人便能听到很多关于陈??葬礼的传言。

    进入颍川后,郭嘉叫来典韦,说道:“典韦兄,进入颍川后,你命令麾下士卒变换着装,只带佩剑,长矛弓弩之类的统一放在后面的牛车上,用草料掩饰一下。”

    “好,不过,奉孝只带佩剑没有问题么?”典韦问道,

    “没有问题,你看路上很多前往祭拜的人,如果露出弓弩之类的容易给主公惹麻烦,真到不得已之时,再拿出来用吧。”

    “好!”

    到了第二天,众人来到了颍阴,

    颍阴城乃是颍川荀氏的祖地,因为出了一位荀淑,而令荀氏闻名于天下,荀淑一生八子,个个都很优秀,被人推崇为“荀氏八龙”

    荀氏旧里叫西豪,当时的颍阴令苑康觉得从前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荀氏也有八子,所以改其旧里为高阳里。

    陈??所在的许县距离颍川也不过三十四里,所以,此时颍川也特别热闹。

    众人此时就在一个驿站中落脚,打听完消息的郭嘉,立马来到了蔡邕的房间。

    “蔡公!”

    “奉孝,打听出来了?”

    “不错!陈太丘的棺柩要在几天后下葬,听说远近之处有三万多人赶着前去送葬,车数千乘,规模非常宏大!”

    “嗯,以陈太丘的影响力有这样的规模倒是无可厚非,不过……”蔡邕捋着胡须摇了摇头,

    “蔡公有什么问题么?”郭嘉看到蔡邕摇头,不由的一问,

    “也谈不上问题,我问你奉孝,你可知昔日的郭有道。”

    郭嘉想了想后说道:“略有耳闻,郭有道原名为郭泰,乃是太原郡介休人,是有名的名士。

    因被当时的太常赵典举为有道,故称郭有道,”

    以前郭嘉在颍川的时候,曾经听人提起过,所以知道一些。

    “嗯,不错,那你可知郭有道的一生?”

    “嘉不知,还请蔡公赐教!”郭嘉拱手道,

    蔡邕捋着胡须,点了点头,“嗯,郭有道,出身寒微,师从屈伯彦,博读古书,第一次党锢之后,被称为“八顾”之一,

    其实,这不是最重要的,郭有道最被人看重的是,后来为了避祸,闭门授徒,弟子达到千人,而且,他一生提拔了有六十多名人才俊杰,

    这才是最重要的事迹。

    就算是如此,郭有道去世时,当时也只有近万人来送葬,我还亲自为其撰写了碑文。

    奉孝你有所不知,当时请我写碑文的人有很多,说来惭愧,那时,有的碑文写的其实……并非那么真实,可是,唯独对郭有道的碑,我问心无愧,”

    “蔡公,无需多想,人非圣贤……”郭嘉说道,

    “对,反正都过去了,”蔡邕顿了顿,然后继续说道:“可是,奉孝你看,如今陈太丘去世,居然有三万多人前来送葬,你相信么?”

    “这!”此时郭嘉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奉孝,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据我估计有两点原因,”蔡邕说道,“第一无非是张让为了报答当年之恩,在中间做了安排,

    当年张让的父亲去世,葬在颍川。虽然一个郡的百姓都被官员要求去参加葬礼,但葬礼上却没有一个名士前去吊唁,只有陈??参加了葬礼。

    如今,陈??去世,张让必然有所表示,通知了下面的官吏,让百姓前往吊唁。

    关于第二么,奉孝你应该很在意,”蔡邕看着郭嘉笑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