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三国之最强农场主 > 第131章 阳城地形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张则与黄忠踏上城墙以后,就看到城墙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样子,

    数千士兵在忙碌着修补城墙,有些人在搬运木石,有些人在搬运青砖。

    东汉末年朝廷黑暗,尤其是这几年各地的县令基本都是为了捞钱而来,真正能做事的很少很少。

    所以阳城的城墙有些年久失修,有些地段破损的程度非常厉害。

    甚至有些地方坍塌出了很大的口子。

    现在黄盖与典韦就正在领着部下在修补城墙。

    “主公,你看东门的城墙和西面破损的程度还不太严重,不过南面和北门的城墙破损程度就非常严重了,

    而且董卓的大军若是攻城,必然从北面进攻,

    所以,北面的城墙更加重要。”

    一行人走上城墙以后,黄忠就给张则说道,

    张则看着黄忠有些欲言又止,便问道,

    “嗯,汉升可有困难?”

    “主公,阳城虽然历史悠久,但是人口却不多,如今城内百姓只有一万左右,加上老弱病残能出动的劳动力也不过五千余人,

    加上我麾下的部队,人数到是勉强够用,可是有一点,如今天寒地冻,地面冻的非常结实,

    掘土造墙实在不易,

    恐怕修补城墙的时间需要长达半个月左右,

    属下担心,这段时间内,董卓会利用城墙破损,利用其大军的人数优势,前来攻城!”

    黄忠担忧道,

    张则听后,略微想了一下,这却是是个问题,

    “汉升,先用木石修补城墙,然后在上面倒上河水,

    利用水结冰的原理,固定住就好了,这样一来可以加快修补城墙的速度,二来可以防止董卓利用火攻!”

    这在后世之中是很简单的原理,但是古代人并不一定了解,

    黄忠一听,心中大喜,这个方法好呀,不但增加了修补城墙的速度,需要的材料也减少了很多。

    “主公英明,”黄忠说完便找来几个手下连忙吩咐了一番。

    接下来张则与黄忠继续聊着关于城防的有关事宜,

    古代有一个坚固的城墙,就相当于有一个坚固的堡垒,

    一个城池就相当于一个稳固的大后方,不可掉以轻心。

    有了一个城池,完全可以做长期对抗的打算!

    就好像公孙瓒率领三千骑兵虽然孤军深入,作战失败,面对张纯的数万叛军,却还是在管子城坚持了长达两百多天,

    更有甚者,南宋面对战无不胜的元朝大军,在襄阳整整坚持了十二年。

    通过这些足见掌握一座城池在古代的战争中是多么重要。

    所以,张则对于阳城的布防非常重视。

    随后,张则又先后看了黄盖与典韦修补的城墙。

    并且根据后世的一些知识,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

    等到张则巡视完城墙以后,桓阶和郭嘉也忙完事情走了上来。

    看到二人来了以后,张则便问道,

    “大军都安排下了?”

    “主公,已经安排妥当!各军正在埋锅做饭!”

    “嗯!”

    “伯绪,你去通知刘辟命他架上十口大锅,熬一些粥饭,分给当地的百姓,

    另外,凡是帮助修补城墙的百姓,伙食与士卒一样。”

    “主公,这!”桓阶听后吃惊不小,

    “怎么了?”

    “主公,恕在下直言,我军跋涉千里北上,远离荆南之地,若是长此以往,大军粮草必然无法后继,

    如今又要救济当地百姓,属下恐怕!”

    “你是怕我军无粮!”张则笑道,

    “主公明鉴,”桓阶拱手道,

    “放心吧!就算是在这里再待两年,我军也不缺少粮草,

    伯绪,无需担心!”

    “好吧!”既然张则这样说,桓阶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也只能答应下来,

    “另外,伯绪,你还有一个任务!”

    “请主公吩咐!”

    “嗯!你把阳城内的木匠,铁匠,以及其余各类能工巧匠都统计一下,说不定将来会用上,

    同时,把阳城内的百姓也大体做一下统计,完成之后,把所有资料都交给我!”

    “诺!”

    桓阶走后,张则对旁边的郭嘉问道,

    “奉孝,你现在给我说说附近的地形吧!”

    行军作战,不了解地形是万万不可的,

    幸好郭嘉的故乡阳翟紧挨着阳城,郭嘉还算是了解,

    而且,就算是不了解,张则相信郭嘉来到阳城的这不长时间中,恐怕也打听了很多事情。

    郭嘉办事,张则从来都是非常放心!

    另外就算是这一战张则不想太费脑,但还是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行!

    张则说完,郭嘉从随从的手中接过一张绢帛,

    在城墙上展开,

    张则凑过来看了一下,就知道这是郭嘉临时绘制的地图,

    上面不但有道路,还标了很多树林,山坡,小池塘等等!

    随后郭嘉指着绢帛说道,

    “主公,请看,在阳城之外沿颍水往西十五里就是一处百姓的聚集地,名为负黎聚,人口也不过几百人,

    再往西三十里就是轮氏县,

    这两个地方虽然人口只有一两千人,但是,地理位置却很重要。

    因为轮氏县再往西十五里就是官道,

    这条官道就是连接洛阳与颍川南阳的重要驰道,三鸦道,当年主公封侯,离开洛阳南下桂阳,就是走的这条路,”

    “不错,”张则也记得,

    当年离开洛阳时,确实走的是这条路,这条官道宽约四五十米,道路平坦,适合大规模行军,

    乃是三鸦路的第一鸦,北通洛阳,南连鲁阳,被古人称为“趋洛之捷径,

    郭嘉继续说道,“本来这没什么,可是自从黄巾之乱后,先帝又命人设置了洛阳八关之一的大谷关,

    同时修建道路连接到了三鸦路这条官道,

    虽然大谷关修建的官道不如伊阙关的驰道宽阔,

    但是这几年的不断修整,也早已可以让大军通行,如今大谷关也不失为一处战略要地,

    完全可以从洛阳出兵,走大谷关,进攻广成关等地!

    主公,这是阳城西面的情况,

    至于阳城以东,乃是两条山脉之间的丘陵地带,

    山不高,坡度很缓,而且其中有很多山间小路,

    沿着这些山间小路东行三十余里,就可到达密县,

    密县东行二十里就可到达官道,沿官道北上一天半的时间就可以到达虎牢关附近!”

    “阳城位置果然重要!”张则听完郭嘉讲解后,感慨道,

    “主公所言不错,豫州刺史孔?仆捅?R酰?诿髁讼胍?ゴ蜣S辕关,

    可是他却没有主公的胆气,否则以豫州之众,加上主公的兵威,真的会让董卓头痛不少!”

    “何止是他没有胆气,”张则心里感慨道,“讨董联盟众人加起来共有几十万之众,若是真的能齐心合力,董卓有所可惧,”

    不过,这样的话张则当然不会说出来,再说,他自己不也是有自己的小心思么?

    五十步笑百步,谁也别说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