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本王只是想财务自由 > 第59章 张永望与唐修竹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圣旨自中书拟定草稿,经中书侍郎审核挑出最好的一版,皇帝敕书,最后还要送往门下,毕竟人家还拥有封驳之权。

    不过很显然,在这件事上只是走个流程而已,压根不会有任何阻碍,毕竟这只是皇帝将三年前就该归于林恒的东西还给他罢了。

    不过毕竟事发突然,在朝臣中,还是起了不小的轰动,引起各方猜想,皇帝怎会突然封赏晋王?

    首当其冲的,就是门下侍中,豫国公张永望。

    今日朝会散的早,张永望去门下省转了一圈,并无要务处理,恰逢近几日家中又有老友远来做客,于是就留下黄门侍郎当值,早走了一会儿。

    已入五月下旬,天气炎热,为了招待老友,用过午膳之后,张永望就安排下人去府中冰窖取了一块藏冰,饮着冰镇的美酒,与老友在后院凉亭中对弈取乐,当真是好不自在。

    两负,一和。

    手谈三局,张永望难求一胜。

    “五年未见,唐兄棋力依旧若往日般矩周规值,破绽难寻,吾不是对手。”一边拾子,张永望笑着冲对面身着道袍的男子说道,神情倒是一见一丝失败应有的沮丧。

    唐修竹却是摆摆手,一脸正色的回道:“承益(张永望字)过谦了,若你不是政务缠身,无暇浸淫此道,今日恐怕我才是一和难求。”

    哈哈,得到老友如此评价,张永望还是有点得意的,毕竟对方从来不说假话。

    轻笑一声,张永望就准备谦虚一下,可是还没开口,就看见院门处闪过一个身影,随即就见自家次子张佳凯脚步匆匆的冲亭子这边走来。

    “何故如此急躁?慌慌张张的,像什么样子!”等人一到近身,张永望有些不喜的斥责道。

    张佳凯下意识的一缩脑袋,抹了一下额头的细汗,先是赶忙躬身问礼道:“见过父亲,见过..玄净真人。”

    唐修竹不咸不淡的点了点头,张永望为何如此作态,他心中有数。

    原因其实倒也简单,因为张永望想让自己这个儿子拜唐修竹为师,自然就得让对方看到儿子的优点所在。

    少年老成,行事稳重,便是张永望这几日与唐修竹闲聊时给二子营造的优点。

    可是现在,这个儿子的表现似乎就有点打脸的意思了,能高兴嘛。

    至于说堂堂豫国公府的二公子为何要拜一个道人为师?那自然不可能只是因为二人是老友的缘故。

    而且以“老友”来称呼二人,其实也就是纯粹的字面意思。

    交情老是挺老的,张唐二人相识确有四十多年了,同乡,而且还在同一个私塾读过书,勉强也算是同窗,成年之后也是偶有来往,唐修竹现年四十三,年长张永望一载,所以张永望一直以兄相称。

    这俩人成年之后的际遇也挺有意思的,当年隋末大乱,唐修竹家中祖产不幸毁于战火,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索性直接出了家,成了一位云游四海的闲散道人。

    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偶然撞到了两军交战的战场附近,并且还恰好救了刚刚从军的林星渊一命。

    为报答救命之恩,得知唐修竹的际遇之后,林星渊就想办法把对方留在了自己身边,给了个谋士的名头。

    本是报答救命之恩,但后来林星渊却逐渐发现,这人哪是个道士啊,明明就是个身负经纬之才的军事家啊!

    面对战事,什么反间计、连环计几乎信手拈来,有了他的帮扶,林星渊如虎添翼,战场上可谓是无往不利,全无败绩。

    慢慢的,唐修竹不但成了林星渊身边的第一谋士,更是入了先皇的眼。

    而张永望呢,可就坎坷的多了。

    凭着自身颇有些才干,在那个天下大乱的时代,张永望先后在五位反王的麾下都效力过。

    直到十二年前,洛阳城破,以洛阳王幕僚的身份降了大夏,这才算是稳定了下来,再没了跳槽找工作的忧患。

    不过张永望虽然有些才名,但毕竟是降臣,所以也并不得重用。

    又因为破城之功是林星渊领军所得,所以洛阳王的那些降臣也大都被先皇安排给了林星渊处理,而张永望当时就是被安排了一个正八品下的晋王府参军事,干的是检校杂事的活计。

    直到偶然一次在府中与唐修竹相遇,故人相逢,一番畅谈之后,就被唐修竹举荐给了当时还是晋王的林星渊。

    此后,张永望才算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也逐渐得到了升迁,直到现在已经是位列宰辅的当朝重臣。要认真点说,唐修竹其实对张永望还有点举荐之恩呢。

    但是这份交情的含金量,其实也只能算是一般,因为二人的交际并不算多,而且唐修竹也压根没有和张永望深交的意思。

    或者说,唐修竹压根就没有和长安城中这些达官贵人深交的意思。

    因为在大夏立国之后,唐修竹就果断拒绝了先皇给的所有封赏,包括让很多人都眼热不已的太子太傅之衔。

    转而只是向先皇讨要了一座营建于南山脚下的道观罢了,之后又再三推脱掉了林星渊的挽留,去了观里修身养性,一副不问世事的模样。

    五年前,更是直接离开了道观,去云游四海了,直到几日前才回到关中。

    要不是前日“恰好”在街上相遇,张永望一再邀请,唐修竹也不会来豫国公府上做客。

    言归正传,张永望为何要让儿子拜这么一个闲散道人为师呢?

    报恩?当然不是!

    因为唐修竹是皇帝以密诏找回来的,至于找回来干什么,皇帝没明说,但是应该是与北部边疆的战事有关。

    这些这件事情很隐秘,满朝文武也就寥寥几人能知,作为宰辅之臣,又任职着门下侍中的张永望,自然是位列其中,并不是秘密。

    召回唐修竹做什么呢?

    别忘了,人家可是当今陛下曾经身侧的第一谋士,虽然这些年远在江湖,但是张永望相信,唐修竹和皇帝这些年从来都没有断了来往,要不然密诏怎么可能准确的送到正在云游四海的唐修竹手上呢?

    不同于骆安策,人家是世家贵族的代表,也不同于关峰,女儿是备受宠爱的贵妃,乃是皇家嫡系的标杆,在当朝宰辅之臣当中,张永望的底子算是最薄的一个,因为他曾经那个小家族,早已毁在战火当中,勉强算是寒门子弟。

    而世家、贵戚、寒门子,这三方,正是林星渊平衡朝堂的重要砝码,这也就是除了确有才能之外,草根出身的张永望能做到门下侍中的原因之一。

    但是久居高位之后,张永望的心态变了,这个寒门子,不想再势单力薄了,他也想成为骆安策那样的人,让张氏一门,像骆家那般传承下去。

    所以,让儿子拜师,拉拢唐修竹,就是张永望试图巩固自身地位,扩充家族实力的打算之一。

    而另外还有一个计划,同样也与面前的张佳凯有关,暂且不谈。

    拜师自昨日就已经提过了,可是唐修竹却一直都是云淡风轻的态度,既不拒绝,也不接受,就跟没听见似的。

    张永望见唐修竹还是之前的态度,心中暗自叹了口气,但也知道不能表现的太过心急,于是就接过话头问道:“何事,说吧。”

    张佳凯闻言也不敢耽搁,拱手回道:“门下省差人来报,陛下有急诏下发,请父亲去省中商议。”

    急诏?

    张永望不禁眉头一皱,思虑了一下,摆摆手,说道:“知道了。”

    “既然张兄有政务处理,贫道就先告辞了,叨扰多日,不胜感激。”等张佳凯一走,唐修竹就站起身来拱手说道。

    这是要走啊!

    张永望赶忙起身挽留道:“多年未见,唐兄该多住几日才好啊。”

    唐修竹摆摆手,笑着说道:“不了,此番入京还有他事,不敢再耽搁了。”

    张永望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明悟,随即也就不再挽留,只是想了想,还是说道:“唐兄既有要事,小弟也就不再多留了,只是犬子拜师一事,还请兄长多加考虑。”

    唐修竹笑了笑,这才给了一句准话:“贫道一介布衣,实在是配不上为公子之师。”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