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神医小福妻:咯血夫君是个真病娇 > 第57章 晚膳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正屋内,张老板等人手持茶盏,眉眼含笑,时不时地轻呷上一口温热的茶汤。

    “这茶近闻有股淡淡的清香,茶汤入口甜蜜顺滑。”张老板微眯着眸子,微微咂舌。

    他低头看向茶碗里的呈青绿色的茶汤,清澈透亮,一股清香萦绕在鼻间,闻久了似乎还能起到安神的作用。

    轻呷上一口,香气瞬间萦绕在口中,好像带着独特的橘皮甘味和生山楂的酸甜。

    但茶汤中却并没有橘皮和生山楂这两种原料。

    张老板暗吸了一口气,百思不得其解,他偏头看着祝清吾,笑问道:“清吾,你这茶叶可有讲究?”

    祝清吾闻言,微微挑眉:“这茶本是荆妻为我调制的药膳,我觉得味道甚好,便拿来当茶汤饮了。”

    张老板见状,又向祝清吾讨要了几斤茶叶。

    仔细说来,也不算茶叶。

    因为茶汤所用的原料是用橘皮、生薏苡仁、山楂、花生叶和干荷叶所制成的细末,再配上普通的毛尖,便制成了这令人回味无穷的茶汤。

    在座的另外几人从祝清吾口中得知茶汤所用原料,皆是一惊。

    山楂味酸甘,性温,有强心的作用,花生叶性平味甘,不仅能调气化痰,还能安神,荷叶性平味苦,可消肿。

    而橘皮和薏苡仁则有理气行水之功,再配上甘苦清凉的毛尖......

    这味药膳调制的当真是精妙啊!

    坐在张老板身侧的是宝药林的安大夫。

    安大夫之前对这个从乡下搬来的小娘子是有些偏见的。

    虽说她治好了叶氏的病,但他们总觉得叶氏的水肿病是程喜漫误打误撞才医好的。

    乡下长大的女子,莫说学医救人了,怕是大字都不识几个。

    先前听张老板和徐郎中说她还在耕余村里开了个小医馆。

    医馆里的药材都是她自己炮制出来的。

    他们只觉得这些事听起来有些荒唐。

    可今日看到先前那个病的炕都下不来的祝家大郎气色好了许多不说,身子骨也硬朗了不少。

    好像也不怎么咳嗽了。

    莫非真如徐郎中所言,这位程氏是个神医?

    思及此,安大夫轻轻摇头,微微撇了撇嘴。

    心想,等会见了那位程氏就能解了心里头的疑惑了。

    他倒是想好好瞧一瞧这位乡下来的小妇人是何等人物?

    隔了半晌,张老板见这新宅子的女主人还未出面,不禁疑惑:“清吾,喜漫呢?”

    祝清吾怔了一瞬,随即平静开口:“煮饭。”

    众人闻言,不由得往门外的天空瞥了一眼。

    确实该到用晚膳的时候了。

    厨房内,祝灿已经告诉程喜漫,那张家药铺的张老板带着几位客人前来贺乔迁之喜。

    程喜漫闻言,于是又多添了几道菜。

    那张老板是徐郎中的朋友,又是临川城最大的药材商,自然不能怠慢了。

    至于其他人......

    程喜漫菱唇轻抿,略微思索了下。

    与张老板同行的那几位客人,应当也是做药材生意或者开医馆的吧。

    他初来临川城做生意,自然得多结交些同行。

    想到这里,程喜漫不禁低笑出声。

    心底对徐郎中和张老板多了几分感激。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最后一道菜出锅了。

    祝灿开始端着小托盘上菜了。

    先上的是几道凉菜,有鲜拌莴苣和凉拌蒜黄瓜。

    而后叶氏和赵婶分别上了几道荤菜,分别是莲子猪肚、藕酿肉、笋菇肉丝、首乌鸡和花生米大枣炖猪蹄。

    除此之外,程喜漫还做了药肉粥和黑豆雪梨汤。

    最后还有几碟素菜,有三鲜冬瓜、茼蒿炒萝卜和决明烧茄子。

    看着满满一大桌子色香味俱全的饭菜,众人不由得吞了吞口水。

    特别是方才还对程喜漫抱有很大偏见的安大夫,这会儿对程喜漫的改观很大。

    程氏哪像是乡下搬来的村妇呀?

    无论是谈吐还是做派都像是书香门第或者世家大族教养出来的贵女。

    而且这满满一桌子菜可都是大有来头。

    就比如那道藕酿肉,配料为莲藕、猪肉泥和香菇等,具有健脾胃、丰肌肉的功效。

    还有那道茼蒿炒萝卜,看着简单易做,只需将白萝卜条和茼蒿切段放在一起翻炒。

    但火候和调料得需掌握得很好,有祛痰、宽中的功效。

    坐在安大夫身侧的那位壮硕的中年男子也是做药材生意的,姓胡。

    胡老板和徐郎中还有张老板都是故交,听说三人都是从京都搬迁到临川城的。

    胡老板已经喝了三碗药肉粥了。

    坐在对面的徐郎中见状,不由得打趣道:“老胡,那羊肉粥我们一口没尝呢,就见底了。”

    众人闻言,皆放声大笑。

    胡老板掏出帕子擦了擦嘴,才不急不缓道:“这粥肉熟米烂,好喝的很啊!”

    粥里面添了羊肉丁和当归、白芍、生姜等药材。

    羊肉温补气血,生姜和粳米补脾开胃,久服能润肤美颜。

    等过几日,他一定要单独带自家夫人过来找程氏学习制作药膳。

    他家夫人整日里嚷嚷着自己年老色衰,有时候脾气一上来,家里的猫狗都要挨上两巴掌。

    过分的时候,甚至会将他赶去前院睡书房。

    说什么容颜憔悴,不想面对他......

    “程大夫啊,就冲你今天这顿饭,以后你有啥用得着我胡某的地方,尽管吩咐。”胡老板边埋头喝粥边同程喜漫说话。

    胡老板此话一出,无疑是给程喜漫吃了颗定心丸。

    安大夫也附和道:“程大夫,说起来,咱们还是邻居呢。”

    他顿了下,又解释道:“宝药林就开在你家医馆斜对面,到时候咱们可以多多合作啊。”

    安大夫这会子对程喜漫的偏见已消,便也跟她谈起了合作。

    经过一番交谈,程喜漫才得知安大夫是一名疾医,主要医治外感病、心经疾病和肺经疾病。

    而宝药林也是一个看诊和抓药相结合的医馆。

    程喜漫心想,她师从她爹爹,疾医、疡医、小儿医和带下医的医理知识也都学过。

    她也算得上一个全科大夫。

    安大夫在临川城开了这么多年的医馆,积攒的人脉也比较广。

    若能和安大夫打好关系,那么到时候如若有宝药林治不了的病患,她也可以接手的。

    至于那位胡老板,药材生意做的虽没有张老板大,但看着也是个实在人。

    到时候等她的医馆开张了,也是可以合作的。

    至于其他的两位......

    程喜漫眯了眯眼睛,装作不经意地打量了几眼。

    方才用膳前,张老板也一一向她介绍过了。

    今日随张老板一起来的客人,除了胡老板和安大夫之外,还有两位。

    分别是元得堂的老板王进和珍康馆的坐堂大夫乔禄。

    这位元得堂的王老板虽不通医术,但医馆开的那也是风生水起。

    在临川城,宝药林和元得堂这两家医馆的竞争亦是非常激烈。

    两家医馆虽然不在一条街上,但主治大夫都是疾医。

    听说元得堂的坐堂大夫是王老板花了百金从京都聘过来的。

    而那位珍康馆的坐堂大夫乔禄是为疡医。

    他对疮疡病,如疖、痈、丹毒和癔疡等疾病更是有一套自己的见解和诊治方法。

    听说这位乔大夫虽才三十出头,但因师从江湖名医陆海,所以在临川城的医馆里也是位香饽饽。

    好多个医馆都想将他挖过去做坐堂大夫。

    这两位只在晚膳开始前张老板带着大家互相介绍时同她附和了几句之外,再没有过多交谈,对生意上的事情更是只字不提。

    只有大家偶尔闲聊生活起居方面的事情时,偶尔才会掺几句嘴。

    程喜漫如今也拿不准这两位的态度。

    她偏头看了眼祝清吾,发现他眼睫微垂,面色平静地吃饭。

    程喜漫沉默了片刻,而后给祝清吾盛了一碗黑豆雪梨汤。

    她将黑豆汤汁用旺火煮沸后,用小火将雪梨炖至烂熟。

    吃梨喝汤,滋补肺肾。

    而且黑豆雪梨汤还是乌发的佳品呢。

    “夫君,喝点汤。”程喜漫将汤碗推到祝清吾跟前,柔声开口。

    祝清吾抬眸看她,目光清明温润:“我自己来,忙了一天,你多吃点。”

    程喜漫害羞地眨了眨眼睛,和他错开目光。

    她小声嘟哝道:“方才你给我夹了那么多菜,碗里都堆成小山啦。”

    从她坐到饭桌上开始用膳,夫君就又是给她盛汤又是为她夹菜的。

    夫君还要她多吃些,其实她肚子都吃的圆鼓鼓的啦。

    程喜漫觉得今日这顿饭吃得很有意义。

    在耕余村的时候,乡亲们都很热情。

    农闲之余,大家也会挨家挨户的串门。

    她前两天还心想,等搬到临川城后,人生地不熟的,跟左邻右舍也不熟悉。

    到时候在新家的第一天,总归是有些清冷的吧?

    可如今看来,是她多虑了。

    晚膳过后,张老板和随行的几位客人也各自回家了。

    程喜漫本来是打算让村长和赵婶在临川城住一晚上,明日再回的。

    但村长和赵婶百般推辞,最后两人跟随徐郎中夫妇一起回了耕余村。

    待送走徐郎中夫妇和村长两口子之后,程喜漫这才觉得忙碌一天的后劲儿上来了。

    浑身酸痛,她觉得自己的小腿直打颤。

    锅碗是祝清吾刷的,洗澡的热水也是他烧的,就连两个孩子也是他哄睡着的。

    待舒舒服服的洗了个热水澡后,程喜漫才觉得自己缓过来了一点劲。

    深夜,她屈腿坐在床上,身子靠在床柱上,祝清吾则盘腿坐在她身后帮她绞头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