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神医小福妻:咯血夫君是个真病娇 > 第90章 回村收药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翌日,程喜漫和祝清吾带着弟弟妹妹去耕余村收药材。

    回村的路上,他们正好碰到背着满满一竹篓药材的猎户陈二,陈二手里还提着几只野兔子。

    陈二此时也看到了程喜漫他们,于是笑呵呵地朝赶车的祝清吾打招呼:“清吾,喜漫。”

    祝清吾闻声,也朝站在不远处等他们同行的陈二点了点头。

    待牛车走到跟前时,陈二笑着问道:“来收药材啦?”

    程喜漫应道:“是呀,陈大哥今日收获蛮多的嘛。”

    陈二闻言,低头看着手里的几只野兔,随后憨厚地笑了几声。

    今日上山采药的时候,顺便猎了几只野兔。

    程喜漫又问:“最近山上的药材好采收吗?”

    陈二道:“能的,大伙儿听了你的建议,每季采收药草时都会留根保种。”

    这时,祝灿和云畔也乖巧地向陈二问好。

    陈二听到两个小家伙的问好时,眼睛笑的眯成了一道线:“畔儿愈发可爱了,阿灿的个头也拔高了一大截。”

    他那个小侄儿活着的话,应当也和阿灿这般大了吧。

    思及此,陈二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随后,几人一起去了村长家。

    村长和赵婶一看到是祝清吾一家来了,笑的合不拢嘴,又是倒茶又是煮肉的。

    厨房内,程喜漫在给赵婶打下手:“婶子,其实不用这般破费的。”

    赵婶一边切肉,一边嗔怪道:“怎又跟婶子客气上了,你若是不嫌弃,日后就将这儿当半个娘家。”

    喜漫这孩子也是个命苦的,嫁给清吾前不知道遭了多少罪,受了多少苦。

    初来祝家的那段日子其实也没有多少好过,那时候清吾娘病重,清吾更是身患奇病缠绵病榻。

    那时候阿灿才四岁多一点,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

    也难怪漫漫初来祝家的时候心里头会不开心,要是换作她年轻的时候,定也会觉得那样的日子没个盼头,早都背包袱跑了。

    赵婶在心里长叹了一口气。

    说心里话,她现在是打心底里佩服喜漫。

    喜漫通诗书女红,又知书达理,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娇养出来的女子。

    她虽从未向他们提及过自己的身世,但从小培养出来的气质是摆在那儿的。

    她能一个人撑起支离破碎的祝家,着实不容易。

    不过幸好如今的日子是愈发红火了。

    阿灿有书读,清吾的身体比前几年好了许多。

    就连她从野猪嘴里救下来的畔儿,也被养成了一个软糯可爱的小团子。

    云畔刚被捡来时,她心底其实还有些惴惴不安的。

    怕喜漫会被这个孩子拖累,亦怕她养不活这个孩子。

    可如今看来,到底是她目光短浅了。

    正屋,祝清吾也陪着村长和陈二说话。

    阿灿则带着云畔去了张婶家。

    赵婶让阿灿去将张伯一家也叫到他们家一起吃顿饭。

    喜漫好不容易来一趟,下午还要收药材,也不好来回跑。

    倒不如多煮上几个人的饭,大家一起欢欢喜喜,热热闹闹的吃顿团圆饭。

    在去张伯家的路上,云畔软糯糯地问祝灿:“哥哥,你说冬郎哥哥也会在家吗?”

    祝灿静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不知道,应该在吧。”

    不出意外的话,冬郎和白景的学堂今日也放了旬假。

    已经临近中午了,冬郎就算早晨跟着张伯和张婶采药,这会也到了回家吃午饭的时候了。

    云畔见状,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哦”了一声。

    哥哥应该也想冬郎哥哥和白景哥哥了吧,都一个多月没见了。

    她还记得那日搬家时,白景哥哥望着马车依依不舍的表情,他应当是很舍不得阿灿哥哥的吧。

    还有上次,张伯一家来临川时,阿灿哥哥正在书院上学,所以冬郎哥哥没有见到阿灿哥哥,看起来很失落呢。

    祝灿自然不知道小丫头脑袋里胡思乱想些什么,只牵着她的手快步朝张伯家走去。

    不多时,两人便来到了张伯家,见院门大敞,祝灿停下脚步,站在门外大声喊道:“张伯,张婶,你们在家不?”

    在厨房和面的张婶初听到阿灿的声音时有些恍惚,还以为自己今日采药时累的出现幻觉了。

    可是随着门外又传来的几道脆生生的声音后,张婶顿时扔下手中的擀面杖,快步走出厨房。

    入眼的便是院门外两个白白嫩嫩的玉团子:“阿灿,畔儿,真的是你们!”

    张婶在看到两个小家伙时,眼里泛起了泪花儿。

    这时,在后院喂牛的冬郎和张伯听到声音后,也连忙赶到了前院。

    冬郎在看到阿灿的那一瞬,有些不敢置信地揉了揉眼睛。

    在确认门外站着的人真是阿灿和畔儿后,他倏地朝阿灿飞扑过去。

    “阿灿,畔儿。”冬郎将一只胳膊搭在祝灿的肩膀上。

    只短短一月有余未见,阿灿便长得和他差不多高了。

    祝大嫂平日里到底给他吃的什么?

    冬郎见状,在祝灿胸膛上不轻不重地捶了一拳:“好啊,你背着我偷偷长高!”

    祝灿闻言,对着冬郎翻了一阵白眼,揶揄道:“下次再见的时候说不定我就比你高了。”

    冬郎傲娇地轻哼一声:“等你长得比我高了的时候再说大话。”

    祝灿勾了勾嘴角,而后抬头看向愣在院子里的张伯和张婶:“伯伯,婶子,我哥哥嫂嫂今日带着我们来村里收药材,他们这会子在村长家。”

    “赵婶让我叫你们去他们家吃饭,她还让我告诉张婶,让您不用做饭了。”

    张婶闻言,就和张伯对视了一眼。

    喜漫和清吾今日都来了?

    正好她才将面和好,还没煮面呢。

    既然他赵婶子都让两个孩子上来叫他们了,他们定不能拂了人家的好意。

    而且清吾和喜漫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自然要去见一见了。

    思及此,张婶转头看向冬郎:“冬郎,你和你爹去后院将咱们这些日子采的药草装在背篓里,等会咱们一并带上再去你赵婶子家。”

    冬郎闻言,忙不迭地点了点头。

    祝灿兄妹俩也跟着张伯和冬郎去后院装药草,张婶则转身回了厨房。

    上个月她正好采割了些家养的土蜂蜜,等会装上两坛子分别给他赵婶和喜漫一人带上一份。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程喜漫就听到门外传来一阵热闹的说话声。

    她隔着厨房的窗柩去看时,发现张婶已经风风火火地朝厨房这边走了过来,怀里抱着两个陶瓷罐子。

    村长和夫君在院里和张伯说话。

    而阿灿和畔儿,则跟着冬郎在院墙外撒欢。

    “他赵婶子,喜漫。”张婶一揭开厨房的门帘,就看到灶台上摆着满满几大盘子香喷喷的肉菜。

    张婶笑道:“巧了,我这刚踏进门槛就能吃上现成的好饭菜了。”

    赵婶打趣道:“你想吃多少都行,管饱管够。”

    张婶将两罐蜂蜜放到灶台上,柔声开口:“我给你俩装了点土蜂蜜,先将就着吃,等过年做炸货的时候再给你们拿。”

    程喜漫浅浅笑着:“谢谢婶子。”

    “我今日来本是为了收药材的,可现在怎么觉得自己像是串亲戚来了。”

    “我也没拿什么好东西,倒是让您和赵婶破费了不少。”程喜漫脸上流闪过几分歉意。

    张婶闻言,笑着拉住程喜漫的手,安慰道:“破费啥,你能来一趟本就不容易,上次来收药材的时候走的急,话都没说上几句,今日咱们终于能好好唠唠了。”

    三人边炒菜边寒暄了一阵。

    不多时,正屋的饭桌上便摆满了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饭菜。

    三个小家伙也帮着大人端菜上饭。

    饭后,程喜漫帮着两位婶子在厨房刷碗。

    赵婶和张婶死活不让程喜漫刷碗,只让她陪着她们说说话便可。

    而祝灿和云畔则跟冬郎一起去村口白婶家找白景去了。

    祝灿从冬郎的口中得知,白景这次考试拿了甲等,而冬郎也在白景的指点下,功课好了许多,虽比不得白景,但也拿了个乙等。

    白家。

    白景正坐在炭火盆旁边烤火边背柳河东的《捕蛇者说》。

    在听到云畔那声奶呼呼的“白景哥哥”时,白景恍惚了一瞬。

    待回过神来,他一转头就看到了院里站着的三个人。

    不正是冬郎和阿灿,还有畔儿吗?

    阿灿和畔儿今日怎么得空回耕余村了?

    白景连忙将手中的书卷放到身侧的小木桌上,而后走了出去。

    他抬眸看着祝灿,微抿了抿唇:“你们书院今日也放假了?”

    祝灿点了点头,笑着回道:“旬假。”

    白景轻轻点了点头,随后又垂眸,将视线挪到了正仰着头朝他笑的云畔身上。

    他弯腰捏了捏云畔肉嘟嘟的脸颊,温声道:“畔儿也来啦?”

    云畔乖巧点头:“白景哥哥,我们来找你玩。”

    白景嘴角微翘,又伸手揉了揉云畔的脑袋,笑了笑:“畔儿有没有想哥哥?”

    云畔歪着头思索了下,而后又轻轻点了下脑袋。

    白景眼角眉梢处漾起的笑意更深了。

    祝灿见状,用手掩唇虚咳了几声,问道:“听冬郎说,你的病好了许多?”

    白景的目光重新落在祝灿身上,点了点头:“一直用的祝大嫂开的那副药方,旧疾基本上已经痊愈了。”

    祝灿欣慰地点了点头,随后又像个老学究似的过问起了白景的功课。

    白景则在祝灿跟前,扮演起了乖巧又听话的学生,祝灿问什么,他便答什么。

    答不上来的,便也谦虚地向阿灿请教。

    正屋内,四个小家伙围着火盆坐成一圈,认真地探讨着柳河东的这篇《捕蛇者说》。

    午后,碧空如洗的天空上漂浮着几团洁白蓬松的云朵,一阵微风拂过,吹得门板“吱呀”作响。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