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风流小爵爷 > 第五十四章:中秋佳月最端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陛下驾到!皇后娘娘驾到!”

    一声高亢的尖嗓音穿透着整个金銮殿,皇帝陛下李立政和郑皇后携手从殿外跨进金銮殿,所有人都站起身,等到两个人跨上高台,又都跪下行礼高呼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千岁!”

    李立政今天的心情很不错,一脸微笑的摆手说道:“众位亲家都平身吧,今天是中秋节,就没必要讲那么多的礼数了。”

    一群人这才站起身,又重新坐回到座位上,整个金銮殿的气氛开始慢慢的热闹起来。

    李平安穿越到这个世界以来,还是第一次参加这么重大的宴会,他一边跟着身边的几位皇子们聊天,一边有意无意的扫视着全场。

    参加宴会的大多都是男人,各家的夫人小姐们在李平安对面的位置,因为离的有些远,一帮子莺莺燕燕们也都围在一起,所以也没看到唐宝儿的身影,倒是无意之中看到了李宁秀,她坐的位置比较靠前,身边也还坐着几个女孩,大概都是些公主,因为李平安在那一桌上也看到了朝阳公主。

    李宁秀看到他显然还有些害羞,李平安不着痕迹的伸出舌头,李宁秀顿时就有些如坐针毡了,一边的朝阳公主李沐子有些奇怪的看着她说道:“宁秀姐姐你这是怎么了。”

    李宁秀像是被抓了现行一样,有些慌乱的说道:“没……没什么,就是有点不舒服……”

    李沐子点了点头,然后指着李平安那个方向有些愤愤然的说道:“宁秀姐姐你看那个人,今天在未央殿里吓了我一跳,可恶死了!”

    李宁秀有些奇怪的问道:“沐子你不认识他了吗?”

    朝阳公主有些懊恼道:“怎么不认识,他就算是化成灰我也认识他,还不就是以前那个傻子李富贵吗,小时候经常抢我的好吃的,我找父皇和母后告状他们都不帮我!”

    李宁秀听到这里有些想笑,李平安从前确实傻里傻气的,有时候还经常挂着一个大鼻涕,根本就见不得别人手上有好东西,不管是什么都要抢过来玩一玩或者吃掉。

    他们这些皇子公主什么的根本就拿他没有一点办法,因为李立政和皇后娘娘实在是太宠着他了,就连李宁秀从前都受过她不少委屈。

    如今……如今虽然不傻了,却是个色胚子,还是个霸道的色胚子。

    刚刚竟然还调戏自己,金銮殿里这么多人都吓不住他的狗胆。

    此时的大殿中央正演奏着歌舞,都是些从教坊司里面挑选出来的绝色美人,从小就被调教,虽然在乐曲和舞姿上远没有后世那么开放包容,可耐不住人香啊!

    正经一些的官员们都目不斜视,仿佛是带着欣赏艺术眼光的在那些歌姬身上乱瞄,不正经的直接都快流哈喇子了。

    李平安最讨厌这些衣冠禽兽们的做作样子,擦了擦嘴边的口水,端起一杯酒掩饰尴尬,心里面还暗自吐槽这帮人。

    一帮子没见过世面的家伙!

    等到歌舞停歇,有些人还恋恋不舍的将目光徘徊在那些退下去的舞姬身上。

    李平安对面的下手边一位年过六旬的老者此时坐在位子上对高坐在龙椅上的李立政拱手道:“陛下,这眼看着中秋佳节,如此良辰美景,我武朝自立国以来就文风鼎盛,不做些诗词,真真是对不起这些泱泱盛事!”

    李立政听到这老人的话后立即开怀笑道:“虞爱卿乃是我朝的大学士,能这么说想必心中已经有了华篇,不如你做个表率如何?”

    开口的这位名叫虞世南,乃是武朝大学士官居三品,同时也是武朝有名的文采大家,在士林之中的声望很高。

    此人一生虽然没什么大的政绩,可文采这方面确实能称得上第一人了,虞世南听到李立政的话后却是笑着摇头说道:“陛下,如今这江山带有人才出,我这形将朽木的人怎么好夺了他们的风头,陛下,我武朝一直都是被誉为文采最风流,所以今天就让这殿内的年轻人们来为这佳节添彩吧。”

    李立正笑着点头道:“虞爱卿说的是,朕这一代人确实是老了,武朝的未来还是要靠这些年轻人啊。”

    “我有一弟子,乃是江南苏州府的解元,诗文这一方面更是独树一帜,不如就让我这个不成器的弟子给陛下和诸位送上一副诗词如何?”

    虞世南说完这话后,坐在他身边的一名年轻人很恭敬地站起了身,先是对着李立政和郑皇后行了一个礼,又对着满朝的大臣拱手示意,礼数十分的周到。

    小小的年纪,养气的功夫倒是还不错,金銮殿里的大人物们微微的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学生苏如徽才疏学浅,恩师大人既然有命,学生就献丑了。”

    此时的小太监们已经在大殿的中央摆好了书案和笔墨纸砚,苏如徽信步走上前,提起笔就写,显然心中已有了腹稿,过了片刻,苏如徽就放下了笔,又拱了拱手,便退到了虞世南的身边。

    小太监赶紧拿起那张?好诗词的纸张,看了龙椅上的李立政一眼,后者笑着点了点头,小太监便高声的开始读道:“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杯酒相延,今夕不应?a,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

    在场的人都算是读书人,上阙刚一念完就有人道了一声好,不愧是虞世南的弟子,学识深厚,用词也老道。

    虽然描写的写的是雨后天晴的中秋之夜,却并没有让人感觉压抑沉闷,把一个老人洒脱的心态展现的淋漓尽致。

    众人还在回味,小太监的下阕便已经继续读了出来:“天应有意故遮阑,拍人间,等闲看,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

    下阕写了傍晚时分云收雨歇,天晴日朗,中秋的月亮皎洁无暇,与首句遥相呼应,毫无违和之感。

    “好词!好词啊!不愧是虞大儒的弟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