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回咸阳的官道上。
天上的云彩很美,路边的景色也很美,但是此时此刻,李斯的心情却并不美。
他哭丧着脸看着那驾马车,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好。
他曾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现在却随着皇帝的嗝屁而变得前途未卜。
他并不是不信任胡亥,而是不信任赵高,胡亥那小子虽然说心思歹毒了一点,但也并不是自己的对手。
皇帝的死讯还没有公布,知道内情的目前只有他们几个人而已。
他本来是有机会独善其身的,但是在赵高那家伙的怂恿之下伪造了诏书,这下算是彻底跟他们绑在了一起。
为了防止事情暴露,李斯只好一路上装作什么事也没有。
人死了以后明显是掩盖不了多久的,尤其是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古代,唯一能够防止尸体快速腐烂的通风也被赵高给否决了。
所以在这次回宫的行军途中,很多士兵都闻到了一股肉质腐烂的味道,一开始谁也没有在意,但是很快,味道变得越发浓烈,尤其是当人去马车前送饭的时候,这种感觉更直观。
对于这个问题,有大胆的军官执意要去马车里一看究竟,但是在还没有进去的时候就被赵高大喝一声。
“大胆,惊扰了御驾你们可担待得起?”
被这么一打断,军官确实犹豫了一下,但是又有点不甘心,“回赵大人人的话,我只是想确认一下陛下是否安好?”
“陛下当然安好,但是陛下说过非有召不得近前,莫不是你想挑战权威?”赵高一脸阴狠的看着他,站在马车前寸步不让。
这句话问的就有一点重了,皇帝早先的时候确实有立下这么个规矩,没有他的允许,除了近身服侍的太监,其他人确实不能过去。
两人僵持了一会儿,最终还是那个年轻的军官屈服了,他确实不敢强行闯入,哪怕是为了陛下的安危也不行。
即便是这个散发出来的味道,他已经有九成九的把握是马车里出了问题,但是却不敢赌那万一。
到时候惊扰圣驾这个帽子盖上了,家里的父老都有可能被连累,思考再三,他默默的退到了一旁。
赵高冷哼了一下,严禁别人靠近马车,然后转身朝胡亥那里走去。
他自然知道这里的情况,所以除了上去送饭以外,他也不愿意在里面待太长时间。
虽然说现在送饭也没有人吃,但是表面文章总是要做的,最起码来说能把死亡的消息拖延一段时间最好,至少现在不能乱,要乱也得等他们到了咸阳之后才能乱。
赵高和胡亥当然有自己的打算,他们本身就是名不正言不顺,不仅伪造了诏书传位胡亥,还假传圣旨让扶苏和蒙恬自杀。
这两档的事儿,不管是哪一档子暴露了,都够这俩人死八百回的。
所以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赶紧回到皇宫,胡亥直接登基昭告天下,把所有假的都变成真的,到时候谁再想说什么都晚了。
……
胡亥虽然说没有赵高那样阴险狡诈,但是也明白现在的事态紧急。
他名义上的哥哥扶苏现在应该已经被解决了,但是其他的兄弟姐妹还有很多,自己要是回去的晚了,到时候连地哭都没有。
“加快进度!”胡亥一挑窗帘儿,对着外面骑马的传令官道。
“得令。”
传令官虽然不知道胡亥这会儿怎么了,但是还是坚决的执行了命令。
等传令官从队伍的头跑到队伍的位置,整个队伍的速度确实快了很多,此刻距离咸阳也不远了。
李斯看了一眼中间那个最豪华的马车,神情复杂,一时间也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还是错。
按照皇帝的意思,他的继任者理所应当是长子扶苏,而不是现在这个。
扶苏这个人虽然说怯弱了一些,但是心地不坏。
其实在最开始做出选择的时候,是胡亥还是扶苏?李斯也犹豫了一下。
最终促使他作出决定的,除了赵高的威胁以外,他也有自己的打算。
长子登基上位,是自古以来的规矩,但对自己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皇帝还是皇帝,丞相就不一定还是丞相了。
但是胡亥上位就不一样了,他李斯有从龙之功,是秦国的功臣。
这两相对比,傻子都知道要选哪一个,更何况他李斯并不傻。
“帝王家果然没有什么亲情可言。”李斯摇了摇头,声音轻不可闻,不知道这话是说给谁听的。
……
“蒙恬将军,陛下的旨意已经到了,你为什么还不执行?”拿着命令的人大声质问着蒙恬,“难不成你想要违抗陛下的命令?”
蒙恬眉头紧皱,缓缓站起身,“陛下东巡之时还特意交代我修建之事,怎么又会胡乱传出这种指令,谬论,简直是谬论,我定要回京中问个明白。”
按理说皇帝要让臣子去死,臣子确实没有不死的道理。但是因为事关重大,蒙恬不太愿意相信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会出现这种昏庸,所以执意要去京中问个明白。
至于那几个传令的人,蒙恬只好暂时委屈他们在自己这里待上一段时间了。
对于自家将军的决定,士兵们并不敢妄加断言,在正式的军令下来之前,至少蒙恬还是这里的老大。
……
“时间到了。”传令的人在旁边提醒道。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扶苏长叹了一口气,似乎是无奈,也似乎是一种解脱。
这道命令来的莫名其妙,但是确实是从东巡的路上发出来的,自己守在这西北的边疆上就是当今陛下的意思,没想到居然还不够,他居然还想要亲儿子的命,果然帝王最是无情。
想想当初劝谏时的情景,扶苏并不觉得后悔,这天下是天下说话的天下,而不是只有某些人能说话的天下。
焚书并不是什么明智之举,教化才是,在扶苏的理念里,他始终认同有教无类的说法。
他觉得陛下做的不对,而皇帝觉得他劝的不对。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