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三国:家父汉献帝 > 第25章 卧龙岗上卧龙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怎么个不得已而为之?”诸葛亮问刘冯。

    刘冯却反问诸葛亮:“敢问卧龙先生,您若是权臣曹操,您希望大汉太子是聪慧好学之人,还是希望大汉太子是不学无术之辈?”

    诸葛亮答:“忠臣爱明主,佞臣喜昏君,这是千古不变之定律,储君也是君,曹操自然希望太子是不学无术之辈,那样更有利于他掌控皇权。”

    刘冯心里一喜:很好,武侯入坑!继续忽悠!

    “天子如今已即位十余年,见证了曹操从一位中层武将一步步走到今日的三公之位,君臣关系已确立多年。加之天子仁义爱民,皇权虽被架空,却依旧是黎民百姓心中的天下之主。曹操多方顾虑,不好直接弑君篡位。”

    “但他早已有了代汉自立之心,自然要为日后考虑。代汉自立,最好的方法就是,杀死太子,绝了天子的后!”

    “太子若是聪慧好学之人,日后定然也能成为一位深受万民爱戴的明君,而明君肯定不能容忍曹操篡权,只要登基为帝,事后势必会诛杀曹操一族!”

    “曹操都有了代汉自立的心,安能听之任之,引颈受戮?肯定会未雨绸缪,把太子给弄死!”

    见诸葛亮频频点头,刘冯底气更足了。

    “如果太子是不学无术之辈,即便以后当了皇帝,也是个昏君,对曹操构不成任何威胁。曹操就会对太子放松警惕,就不会对太子动杀心!”

    “因此小生认为,太子并非是真的不学无术,而是为了活命做出的无奈之举!”

    孔融身为刘冯的老师,自然不愿相信自己手把手教的太子爷是个混蛋玩意儿。

    一听刘冯这么说,当年太子爷在皇宫里一天天不爱读书学习,就知道养猫遛狗的荒唐事儿,顿时就变的高大上了!

    太子爷在他心目中的形象顿时又双???鞍读诵矶啵

    “言之有理!正是如此!定是如此!”孔融激动的眼泪都下来了。

    蹋雪也跟着凑热闹:“我也赞同!”

    诸葛亮剑眉微皱了一会儿,点头启齿道:“如此说来,太子还真是一位天资聪慧之人。只是天不佑大汉,如此少年聪慧的储君,竟惨遭横死。”

    “太子没死!”刘冯语出惊人。

    “小童何出此言?”诸葛亮错愕的问刘冯。

    “因为,我就是卧龙先生口中朽木不可雕也的刘冯。”

    诸葛亮虎躯一震,忙望向孔融。

    孔融起身向刘冯作一个长揖:“孔明,此乃当世储君,汉太子刘冯!”

    刘冯取下身后系着的长布包放在地上打开,露出里面的青铜剑。

    看到青铜剑柄上的“赤霄”二字,诸葛亮不禁脱口而出:“太祖高皇帝斩蛇剑!”

    “正是!”

    “孔明眼拙,未能认出殿下,望殿下恕罪!”诸葛亮欲下跪参拜刘冯,被刘冯双手架起。

    孔融笑道:“孔明一定想知道殿下是如何‘死而复生’的吧?”

    当下,孔融毫无保留把刘冯这一个多月以来的经历全都跟诸葛亮讲了一遍。

    听到太子想出的“金蝉脱壳”出宫之计时,诸葛亮看向刘冯的目光充满了欣赏。

    听孔融说到,曹操派人来暗杀太子时,诸葛亮拍案而起,满脸愤慨。

    听孔融说到,太子陆续被太祖高皇帝托梦找常山赵子龙,传授治疗天花之术救活蹋雪,并让太子来隆中找自己时,诸葛亮再次激动的站了起来,要再次给刘冯下跪。

    他坚信世间有神明的存在,不然,日后也不会有他“借东风”、“北斗七星灯续命”的那些神操作。

    刘冯依旧没让他跪:“我仰慕卧龙先生之名,特为先生作了一曲《卧龙吟》,不知先生可愿听我为先生抚琴吟唱?”

    “亮洗耳恭听!”

    …………

    后世,刘冯在写作之余,喜欢吹吹笛子吹吹箫,古琴这种在二零二年被文青玩烂的乐器,他也会一些。

    卧龙岗上卧龙亭中,刘冯轻抚琴弦,吟唱起《卧龙吟》来。

    诸葛亮和孔融、蹋雪席地而坐在他面前,听他抚琴弄曲。

    “束发读诗书,修德兼修身。

    仰观与俯察,韬略胸中存。

    躬耕从未忘忧国,谁知热血在山林。

    凤兮凤兮思高举,世乱时危久沉吟……”

    这首《卧龙吟》是后世《老三国》中,专门为诸葛亮量身打造的一首颇具古代曲风的曲子,歌词唱尽了诸葛亮隐居生涯的重重心扉。(chong三声)

    刘冯在当世才十三岁,嗓音澄澈洪亮,不带有半点杂音,加之卧龙岗地势又高。

    他一开嗓,歌声就在整个山谷回荡起来。

    刘冯刚唱到第二句,诸葛亮就忍不住站起身来。

    唱到第三句时,诸葛亮的身体开始颤抖。

    “躬耕从未忘忧国……是啊,我孔明人在大山之中躬耕,心却一直系着家国天下事……”

    “……茅庐承三顾,促膝纵横论。

    半生遇知己,蛰人感兴深。

    明朝携剑随君去,羽扇纶巾赴征尘。

    龙兮龙兮风云会,长啸一声抒怀襟。”

    听到这几句时,诸葛亮的眼圈红了,手里的鹅毛扇也掉在了地上。

    “太子一行三人从常山不远三千里来到我的茅庐,同我畅谈天下大事。孔老先生年近半百,初次相见,便将太子尚在人世这等绝密之事,毫无保留向我倾诉。他将我视为知己,我这个蛰伏之人也同样感觉很是欣慰!太子希望我随他而去,辅佐他踏上兴复汉室的征程……”

    诸葛亮的内心世界比较丰满,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对第二段做出了以上理解。

    理解完,泪水倏然从他眼眶滑落。

    “天道常变易,运数杳难寻。

    成败在人谋,一诺竭忠悃。

    丈夫在世当有为,为民播下太平春。

    归去归去来兮,我夙愿,余年还做垅亩民。”

    “天道常变,成败在人!好一个丈夫在世当有为,为民播下太平春!这正是我诸葛孔明毕生之理想!好一个归去归去来兮!若有朝一日,我辅佐圣主兴复汉室,安定了黎民。余生残年,我要再回隆中为民!”

    “归去归去来兮,我夙愿,余年还做垅亩民。清风明月入怀抱,猿鹤听我再抚琴……”

    待刘冯曲终音停,诸葛亮早已泪流满面。

    同样泪流满面的还有孔融,短短一个月,太子爷从一个不学无术的坏小子,蜕变成了忧国忧民而又满腹才学的大汉储君,他这是喜极而泣。

    刘冯也把自己给唱的落下两行泪来。

    这首卧龙吟,虽然唱的是诸葛亮的心境,可抒发的却是每一位自命不凡、却不能得志的男儿的心声!

    这世上,没有谁认为自己天生平凡,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自命不凡!

    就像前世的刘冯,他生长的时代,普通百姓生一场大病,就会让整个家庭倾家荡产。

    普通百姓想在城里买一套房,代价是当几十年的房奴。

    普通百姓想在晚年幸福的活着,不可能!他们没有退休金,只能活到老,劳碌到老!

    普通百姓想让子女上一所教育条件好的学校,抱歉,你买不起城里房,上不了好学校!

    学生时代,刘冯对这些不公现象深恶痛疾,他发誓,等自己以后长大了,一定要扭转这种局面!

    直到进入社会他才发现,面对这种局面,他也只能望洋兴叹,所谓扭转局面,只能在梦里实现!

    堂堂七尺男儿,哪个不想成为为民请命、受万民敬仰的大英雄?

    现实之中实现不了,刘冯只好将这份为民请命之心敲成一段段文字,让自己笔下的一个个主人公在故事中去完成……

    一旁的蹋雪小公主可没刘冯孔融诸葛亮他们仨的心境,她只是觉得刘冯唱的这曲子挺好听!

    “殿下!”孔亮二人异口同声一声呼唤,一齐跪在了刘冯面前。

    刘冯这次没再扶诸葛亮,他退后一步,也双膝跪地,郑重其事的给诸葛亮磕了一个头。

    “使不得殿下!”诸葛亮见状,忙爬起来搀扶刘冯,“殿下乃大汉储君,焉能给亮一介草民下跪!亮万死不敢承受!”

    刘冯并不起身,他双膝跪地,仰起头来凝望着诸葛亮的目光。

    “孤想请卧龙先生作为孤的军师,助孤兴复汉室,还天下万民一个盛世太平!”

    诸葛亮松开刘冯,跪地再拜:“从此以后,亮将一心一意辅佐主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