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三国:家父汉献帝 > 第124章 破城良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两日不慌不忙的行军,刘表所率的一万五千大军在掌灯时刻,来到了巴陵城外。

    巴陵城的叛军首领叫魏升止,曾任桂阳郡太守,与张怿的老爹张羡是拜把子的兄弟。

    张怿带着从临湘败退的一万余兵马撤入巴陵城后,经过与魏升止等几位将领的商议,众人决定,采取跟临湘城一样的套路——死守不出。

    不管蒯越和黄祖、文聘怎么在城外叫骂,哪怕是用超级大的扩音器从四面八方对着城里骂《大花轿》,都一点作用不起。

    蒯越为了将前几日战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便一直催促黄祖文聘攻城,想在刘表到来之前拿下巴陵城。

    巴陵城无论是护城河宽度还是城墙高度,都比不上临湘。

    可再怎么着这也是座城池,城里还有叛军一万七千多人。

    黄祖文聘率军攻打了三次,死伤兵马两千余人,却依旧没能冲进巴陵城。

    “打不下就打不下吧。”这是刘表下了马车后的第一句话。

    “四处叛军都已被我军逼进城池之中,外围已没了他们的援军。这四座城如今都已成为孤立无援之死城,即便我们不攻打,等城中叛军弹尽粮绝,这城也会不攻自破!就这般围着便是,老夫倒要看看,这帮叛军能支撑多久!”

    胸有成竹的说完,刘表便牵着爱妾贾莹莹的玉手,一头扎进了帅帐。

    贾莹莹是刘表到来之前赶到的,蒯越生怕刘表因前几日战败的事,刘表怪罪自己,便派人把贾莹莹接来给刘表“泻火”。

    离开汉寿快十天了,刘表确实憋了一肚子的火,刚进帅帐,就抱着爱妾一顿猛烈操作……

    刘表刚进帐,蔡瑁匆匆走了过来。

    他本想拉开帐门直接进去,可一听里面的动静,赶紧作罢了。

    过了差不多有三五分钟,蔡瑁听到帐里刘表和贾莹莹的动静正常了,这才假装咳嗽提醒了两声。

    “进来吧德?。”听到帐外蔡瑁的动静,刘表吆喝了一声。

    帐里,贾莹莹正蹲在刘表身后帮他系束带,泻火后的刘表容光焕发,脸上挂着满足。

    贾莹莹脸上却是透着几分意犹未尽。

    “何事啊德??”

    蔡瑁神色慌张的说:“使君,属下方才接到新野县令甄清关送来的六百里加急,他得到北面传来的情报,说曹操和袁绍历时一年有余的官渡之战打完了,袁绍惨败……”

    “此事早就在老夫预料之中了。”刘表长叹一声道,“老夫这一阵子一直在关注着官渡那边的动静……刘备那里情况如何了?”

    蔡瑁的脸色更难看了:“甄清关也送来了刘备那里的消息,刘备目前正率关张,在豫州汝南郡同曹操手下的曹仁、满宠恶战,起初打了几个胜仗,可近来却是节节溃败,估计与官渡之战的下场差不多。”

    刘表这下慌了神:“一旦曹操彻底败了袁刘,下一个矛头,恐怕就要直指我荆州了。”

    蔡瑁凝重的点了点头:“使君,我们要从速想办法,速战速决收复叛军所占领的巴陵等四城,以便腾出手来加强北线防务,防止曹操南下!”

    “嗯……”刘表皱着眉头沉吟了一会儿,“德?,你可有既能快速破城,又能最大限度减少将士伤亡的良策?”

    蔡瑁苦笑:“姐夫,普天之下的人都想以最小的代价,博取最大的利益,天底下哪有这等好事啊……”

    “爹,孩儿这里有一个双管齐下的破城良计!”蔡瑁话刚说完,刘琮笑吟吟的掀开帘子走了进来。

    刘琮强忍着骚动的心,没去偷瞄自己老爹的爱妾贾莹莹,而是一本正经的注视着老爹。

    “琮儿快说来与为父听听!”

    “孩儿的双管齐下,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天上的是……”刘琮滔滔不绝背起了刘冯和诸葛亮教的台词。

    方才,蔡瑁接到六百里加急时,刘冯和诸葛亮也在现场。

    得知消息后,诸葛亮断言,刘表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赶紧彻底平了叛军,把精力放在防御曹操上。

    这可是个再立新功的大好机会,得赶紧抓住!

    诸葛亮和刘冯的大脑同时开足马力运转起来。

    只三分钟,诸葛亮就想出了一个主意。

    刘冯紧随其后也有了主意。

    沟通一番后二人发现,君臣二人的主意,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相辅相成,双管齐下!

    ~~~

    “你们快看,天上飘的是什么!”

    天刚蒙蒙亮,巴陵城上一位巡逻的叛军士兵无意间向天上望了一眼,忽然看见天上铺天盖地的飘着一个个奇形怪状的东西,足足有几百上千个。

    这些东西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正方形,每一个看起来都有两三丈长宽,每个后面都拖着一个长长的尾巴,尾巴上拴着一个看起来像水桶一样的东西。

    细细看来,这些东西每一个上面还都绑着一根细细的绳子。

    顺着绳子从高向低望去,他们赫然发现,绳子的尽头竟然在城外的一个个刘军士兵手里攥着!

    “是风筝!”

    “这风筝好大!”

    “他们为何要在我们头顶放风筝?”

    城上叛军正纳闷城外的刘军这是在搞毛线,忽然又听一个一名士兵惊呼起来。

    “快看!那只风筝的尾巴着火了!”

    紧接着,惊呼声接二连三响了起来!

    “那只也着了!”

    “还有那只!”

    “那只!”

    “怎么都着了!”

    昨晚,在连夜赶制风筝时,刘冯让人在水桶里装上半桶桐油,放进一根灯芯,上面用蜡烛油封住。

    用风筝尾巴吊着水桶上天前,点燃灯芯。

    灯芯逐渐将上层的蜡烛油融化,大约半刻钟后,蜡烛油被完全融化,燃烧着的灯芯落入下面的桐油中,点燃桐油……

    桐油极其易燃,刚刚接触到燃烧着的灯芯,便立刻燃起了融融火焰,将木桶变成了一个个火球!

    拴着木桶的风筝尾巴都是用麻布条制成,也极其易燃,刚一接触到水桶窜出来的火苗,便被烧断了!

    一个个变成火球的水桶从天而降,劈头盖脸砸了下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