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农门团宠:穿越后娇娇她只想咸鱼 > 第51章 我们一起搞发明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是咋了?”黄老爹看着子西的样子,快走两步低声问黄二郎。

    “没事儿,跟他说说话,他不爱听。爹,圆圆,要画什么图?”

    黄圆圆道:“二伯,打谷机。圆圆的。”黄圆圆挣扎着下了地,找了毛笔一边鬼画符一边道:“圆圆的,里面是棍子和木板,这样套住,谷子进去,打。”

    “那棍子怎么滚呢?”黄二郎看着纸上那一团墨表示明白。

    黄圆圆兴奋着继续边画边道:“这里,架子,这里空,这里套,方的,这里踩。”

    “你是说这里方的套方的,用脚踩让这个棍子转起来?”黄二郎问道。

    “对对对。”黄圆圆眼睛亮晶晶,换了一张纸继续画:“这个,踩,风,呼呼呼,放在这里。”

    “你是说这三个扇子是用来刮风的,吹谷糠是吗?”

    “是是是!”黄圆圆给黄二郎点赞。

    黄二郎想了半晌道:“这看着倒是真能行,就是那三个扇子能吹的动谷糠?”

    黄老爹:你能看出个啥呀?

    黄圆圆赶紧又画了一个风扇的图:“这里,这里,这里,这样麻绳套起来。”

    摩擦大轴带动小轴便是最原始的加速方式,在纺车上就很常见。

    “那为什么不用同一个轴带动呢?”黄三郎问道。

    “踩得动吗?”黄圆圆反问,黄二郎沉默。

    “啊!我有办法了!”黄圆圆眼睛亮晶晶。

    “什么办法?”黄二郎好奇。

    黄圆圆深吸一口气,拿出一张新的粗纸:“打谷箱,风扇放在这里,这里这样卡麻绳,不要踩。”

    黄二郎点头。

    “这里,架子,方的方的套上,这里方的方的套上,这样跷跷板~”

    黄圆圆改成摇摆定律的结构,一个成年人双脚踩踏,或者杠杆做大一些,两个小孩的跷跷板,就可以啦~

    “可以!”黄二郎点头道。

    “能画出来?”黄老爹也明白了意思,只是也不简单,怪不得黄圆圆画不出来。

    “画是能画。”黄二郎想了想道:“咱家先做一个小的试试吧。”

    “行~”黄老爹道。

    黄二郎这几日都休沐在家,第二日一早送走报喜的差役,便一门心思带着黄圆圆拉着沈河一起研究。

    结构搞清楚,沈河手上材料都不缺,尺寸定下后,做起来倒是很快。

    府城买地的事儿拖不得,黄老爹没在家多停留便出了门,是以错过了打谷机的第一次亮相。

    初十一大早,打谷机搬出来组装。

    做的是真的不大,整个直径也不过四尺高,每次满负荷运转大约也就能打上一二十斤。

    连接轴的麻绳另一端的风车是用骡车的旧轮子改的,加了木桩绕了麻绳形成轨道,这就算成型了。

    黄圆圆小脚丫一踩,轮子转起来,因着大小轴的关系,打谷机嗖嗖的空转,可见沈河的手艺也是相当成熟。

    不过这到底只是空转,实用效果如何,还得用上了才知道。

    因着设计里必然会有粉尘飞扬的结果,所以试验地点是在门外的晒谷场。

    在家的都过来围观,连包氏都带了小坚强一起过来。

    黄三郎扛了一袋谷子过来,沈河知道他是个手大的,便接过了投料的活。

    这机器空载没问题,若是一下子满载,估摸着轴都得断了,毕竟是木头的。

    是以黄圆圆小脚丫一踩一踩,沈河拿了一个小簸箕从上方的投料口慢慢往里投料,一次一点慢慢持续性的加。

    这头呼呼转的飞快,里面的木板把谷子大的噼里啪啦响,麦秸秆和谷糠从另一面飞出。

    “停一停。”沈河道。

    黄圆圆停下踩踏,打谷板便停了下来。

    沈河从舱中抓出打完的麦子看了看,笑道:“能成。”

    黄二郎道:“试试看一次能打多少?”

    沈河点头,黄圆圆接着踩。

    “转不动了。”黄圆圆道。

    沈河闻言便停止了投料,等到完全没有谷糠飞出,才将里面脱粒好的麦子全部从侧边的出料口用麻袋接出来。

    “干净倒是蛮干净的,只是这里最多五斤。”黄三郎道。

    黄圆圆有些失望,沈河笑道:“这是木头的,要是换成铁的,那就好使了。”

    黄二郎也笑道:“虽少些,可总比舂的快,也省力。”

    “让我来试试!”子南道。

    “我也要试。”子东子西道。

    “我也要试。”沈青沈红也不甘落后。

    “啊啊~”小坚强也凑热闹的小身子直往这边倾斜。

    “来,我来投料,就是慢慢进去,那样脱得又快又干净,我知道咋整了。”黄三郎道。

    五斤又五斤,大家都上脚试了试,平均下来加上投料和出料的时间,一个时辰竟也能脱出四百斤来。

    “这比舂米快多了!”黄三郎道。

    “那是,还省劲儿。”沈河也很有成就感。

    黄圆圆道:“小姑父,这五斤我们踩上两刻钟试试。”

    “成~”沈河点头。

    连续踩两刻钟的体力小孩子就不大够得上了,所以就由黄三郎上。

    “为啥呀?踩这么久干啥呀?”

    “就试试。”沈河敷衍道。

    里头的木板和桶之间的距离也都是做了设定的,桶的内壁也没有打磨光滑,若是能行,那就更好了。

    几位设计师都知道在试什么,但是都不说。

    秸秆和谷壳飞出来后,陆陆续续还能飞出一些细碎的屑屑,但是并不明显能看出什么。

    “停~”沈河道,黄三郎立马就停了,没满两刻钟。

    沈河将小麦出料,白白的小麦流进簸箕,沈河笑道:“成了。”

    “耶!”黄圆圆高兴的跳了起来。

    “这是咋了?”董氏问道。

    “娘,您来看。”沈河高兴道。

    董氏好奇的走去打望,一看便蹲下身来抓了一把在手里:“这是?”

    “嗯,麦麸也能打下来。”沈河给了肯定的答复。

    这时候即便去镇上,麦麸也不可能全部打的干净,是以现在这个标准已经是可以了。

    “我,我去磨出来看看。”

    “娘,啥呀?”于氏几人也好奇啊。

    董氏举着簸箕给她们看,笑道:“脱了麦麸的白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