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撕文女主修了仙 > 第三百一十二章 征北大将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丞相南宫硕手持笏板撩袍跪倒:“臣举荐?亲王殿下为平寇大将军王,率禁军前往东北平寇!”

    然而,皇帝却意味深长的道:“老九,这些年四处征战,落下了不少伤病,东北苦寒,就别让他去了!”

    一时激起千层浪,一瞬间,大臣们震惊的震惊,沉思的沉思。要知道,兵权,对于任何一个皇族子孙来说就相当于夺嫡之争的入场券,如今皇帝竟然不让姬承?带兵,这到底是什么信号?

    杜崇楼思索片刻,上前一步道:“陛下,八殿下武艺超群,骁勇无匹,老臣举荐?亲王殿下任统帅,前往东北平寇。”

    皇帝看了看站在班中面无表情的八皇子,心中又是一叹,为什么自己看得上的儿子,都不能委以重任?也许换个说法,真正优秀的儿子并不属于东楚?

    皇帝道:“京城的防务还要老八来管,换别人我不放心。”

    一名满头银发的老将,颤颤巍巍的从武班中跨出,手持笏板奏道:“陛下,老臣举荐一人!”

    皇帝眉毛稍稍皱起,道:“澄江侯,朕知道你心系江山,但如今你年事已高,征战的事,还是交给年轻人吧!”

    澄江侯已经八十多岁了,颤巍巍的撩袍跪倒:“陛下,老臣并非自荐,老臣举荐安亲王殿下,他当年也是能征惯战的。安亲王已经迁往封地三十年了,陛下君临天下也三十年了,如今国家有难何不重新启用安亲王。”

    此言一出,一些老臣窃窃私语起来,皇帝的脸色也是瞬变。

    安亲王是皇帝仅存的两位兄弟之一,只有皇帝知道,他就是上一代的五大家族话事人,其母出自令狐家族旁系。

    当年,皇帝的确非常忌惮这位兄弟,登基之后,便将习练火属性功法的安亲王,封到了苦寒的北地。并令他立即前往封地,无诏不得入京。即便他从未表现出对皇位的兴趣,但他的身份,已经足够令皇帝对他提防。直至皇帝江山稳固,才慢慢放松了警惕,适逢瑶光身体不好,送往北地疗养,兄弟俩才有了少许联系。

    此时的皇帝已经不是当初,他从姬承?那里看到了修士的强大,对于这位兄弟,也再没了提防,但他同样不是可带兵之人。

    而满朝文武却不知道这些,只当皇帝依旧为当年夺嫡之事耿耿于怀,不可能将兵权交给安亲王。

    六皇子此时一步出班奏道:“父皇,儿臣举荐七弟为征北大将军,抗击楼芦人!”

    南宫硕心下一急,在他心中,哪怕安亲王领兵都要比七皇子合适,道:“六殿下,之前圣上已有明旨,七殿下不可领兵。”

    六皇子却不慌不忙道:“南宫丞相莫急。之前父皇确令七弟在家反省。不过,随着英逆案告破,许多事情都浮出水面,七弟自小就被英逆一党利用,虽曾支持三哥,却从未附逆,也不曾触犯国法。何况,英逆逼宫当日,七弟奋勇平贼,杀敌无数,身中七处刀伤,有目共睹。”

    六皇子接着道:“七弟在北境边关多年,数次与楼芦人接战,屡立战功。无论对地形、战法还是对楼芦降临的熟悉程度,朝中无人能出其右。是抗击楼芦的最佳人选。”

    六皇子撩袍跪倒:“父皇,儿臣愿以身家性命担保,保举七弟为征北大将军!”

    姜文书出班:“臣附议!”

    飞鹰将军王会也出班道:“臣附议!”

    紧接着,一些青年官员也纷纷出班:“臣附议!”

    皇帝看了看这些官员,心中暗叹,老六的怀柔之策还是不错的,道:“那就这样定了,老七任征北大将军,领军……”

    皇帝看向一言不发的姬承?问道:“承?,你手下禁军能调出五十万吗?”

    姬承?似乎事不关己一般,只淡淡的摇了摇头,答道:“用不了这许多,三十万足矣。”

    不明就里的朝臣中,不少人心中咯噔一下,禁军八十万人,皇帝一下就要给出五十万,而姬承?却只愿意出兵三十万,这是新一轮夺嫡的开始吗?难道说,老七和老九在争夺兵权?

    还没等众人回过神来,七皇子出班道:“父皇,儿臣以为二十五万兵马足矣!”

    皇帝挑了挑眉毛问道:“哦?二十五万?楼芦铁骑可是二十三万,须知他们大多一人双马,甚至一人三马!”

    七皇子撩袍跪倒:“父皇明鉴,楼芦人的战法以快闻名,五十万大军集结,还要征调粮草,兴师动众不说,待集结完毕,恐怕至少也要两个月。那时恐怕失守的就不止天雁关,我东楚所失,怕三州、四州之地也有了。”

    “儿臣以为,大军团作战并非楼芦人的强项,二十三万人马除非攻城,否则绝不可能一齐上阵,以儿臣之见,集结二十五万人马都已然太慢,可分作两批,首批五万人马先奔袭天雁关,阻截楼路大军南下,袭扰敌军粮道,让楼芦人无暇攻击他处。待后续二十万人马汇合之后再大举反攻。”

    “父皇!”七皇子面现坚定之色,道:“儿臣愿领二十五万人马,三个月之内,把楼芦人赶回老家!让他们乞和!”

    皇帝看向姬承?,眼现询问之色。

    姬承?点了点头道:“三个月后便是十月,北境便该下雪了,那时别说战胜,只要战事胶着,那楼芦人必定支撑不住,投降祈和。这是最小的代价!”

    七皇子的方略得到姬承?的肯定,皇帝心中一松,道:“拟旨,命皇七子姬承祀为征北大将军,领军二十五万,抗击楼芦。勇毅侯姜文书为粮草大都督,一体办理大军粮饷事宜,便宜行事!”

    “臣(儿臣)领旨!”

    杜崇楼心中暗叹,如今姜文书越来越被皇帝看中,可惜自己的儿孙不争气,杜氏的荣光也只能到自己这一代为止了。

    而皇帝自己心中才知道,任命姜文书是用来牵制七皇子的。虽说老六和老九都信得过老七,但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他却不敢轻易相信任何人。只有把粮草大权交给六皇子的班底,他才会放心一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