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赘婿:开局被绑进侯府 > 第131章 御史台清查行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武沐特旨,许李念与杨志远上朝会。

    西宁边军粮饷与甲兵修缮费用可能被贪墨的消息,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二十万边军的粮饷用度不是小数目。

    甲兵失修,更直接导致战力下降。

    群臣争辩中,李念忽然有种荒谬的感觉。

    边军月俸竟然不足一贯?

    就算加上粮食、春冬军衣,满打满算,就算一贯钱吧。

    这什么概念?

    丰年时节,京都一石米的价格都到了四五百文,只要不是太懒,大多数人月入三贯并无多大困难。

    这可是边军。

    戍边的主力,竟然一贯钱都没有?

    再加上克扣,贪墨,到手的能有几许?

    李念实在无法想象,这样的边军能有多少战力?

    武朝号称雄兵一百五十万,每年国库用度近六成开支在庞大的军伍身上,真实战力又是如何,李念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

    “六十万禁军,四十万边军,五十万乡兵,每年用度皆有定数,这已是户部尽最大所能调度而来,贪墨一处便有一处窟窿。更别提吃空饷,倒卖军资之事。

    皇上,大战将启,军伍整顿、肃清之事,刻不容缓。”

    刘炳坤的话让李念愈发的不可思议。

    杨志远小声给李念解释着为何武朝常备军要维持在这个规模,盖因辽、景施行征召制,但凡年满十周的男儿净皆登记在册,满十五自动获军籍,战时扩军速度极快。

    武朝倘若不维持这个规模的军伍数量,根本无法应对两个虎视眈眈的邻居。

    禁军实力最强,是战时的绝对主力。

    当年的定北侯府、宁西公府,正是各领十万禁军为基,这才有了战力。

    “御史台赵德光何在?”

    “老臣在。。。”

    昏昏欲睡的赵德光瞬间来了精神。

    “着御史台监察各路边军、乡兵俸禄、粮仓、甲兵、一应事务。”

    “皇上,臣以为,兹事体大,御史台一台之力无法快速完成,当以户部、兵部、刑部、吏部联合监察方为妥当。”

    首辅张宝林出列说道。

    武沐想了想说道:“准。”

    “有事奏事,无事退朝。。。”

    五公公拉长的声音中,群臣山呼万岁。

    “平思随朕来。”

    正与杨志远准备回返的李念被喊住。

    “表兄先回府吧。”

    李念无奈道。

    ......

    御书房。

    “坐。”

    “谢皇上。”

    五公公很自觉的屏退左右,带上御书房的门。

    “平思可怨朕?”

    “草民不知皇上何意?”

    “不论是三大工坊还是杀敌之功,还有那八石粮种之事,都于朕之天下裨益良多,朕却连你一个爵位都无法赐下。”

    “皇上,草民以为,此正是皇上圣明之处。

    草民以为,朝廷之所以为朝廷,正是因为君臣有商有量,权力分散,各司其职,这才不至于因一个人的失误而导致不可挽回之错。

    便如今日殿上张首辅提出三部会同御史台共察窝案一样。

    正所谓,一人为私,两人为公嘛。”

    李念对爵位无所谓,自然不会在这事上恶心皇上,更何况,自己闹了宁国公府,闹了誉王府,皇上也只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你能如此想,朕心甚慰。”

    武沐亲自为李念斟茶。

    “这如何敢当,草民惶恐。”

    “少装,坐着便是。今日你我闲聊,莫惺惺作态。”

    李念讪讪笑道,“皇上果然火眼金睛,草民这点小心思果然瞒不了你。”

    “火眼金睛?你是说朕是那孙猴子?”

    “您是皇上,乃齐天大圣人。”

    李念汗颜,看来皇上也没少看《西游记》。

    “你呀。。。”武沐摇头,“听说你奉朕的旨意测试新弩箭?”

    “皇上,如今灌钢工坊建成,弩箭依然可以少量试制。”

    “少量?朕看那暗卫与府兵加一块,怕不得有好几百架弩弓。”

    “皇上,短时间内,总量不会超过一千架。”

    “为何?”

    “师傅仙去后留下的配件只够制作一千架弩箭,草民暂时还无法制作。不过日后也许能突破也未可知。”

    李念可不想未来某一天,自己要面对大量诸葛连弩的袭击。虽然目前看来皇上待他还不错。

    但一朝天子一朝臣,未来的事谁知道呢?

    “那便一千架。”

    “不不不,只能匀给皇上五百架。侯府得留五百应对危机。您也知道,草民实在是被接二连三的刺杀弄怕了。”

    李念赶忙拒绝道。

    “你也有怕的时候?”

    “怕,怎么不怕。。。”李念苦笑道。

    他怕的是身边之人一个一个离去。

    “听说你准备在西宁构建工事阻拦景国骑兵?”

    “水泥既然已经生产出来了,不利用岂不是暴殄天物?”

    “路途遥远,恐怕来不及。”

    “船运。”

    李念早有打算。

    “走海路经清河,转运河,当可直达西宁府。若顺利的话,时间不会超过二十日。”

    “二十日?”

    武沐惊异道,“海船靠天吃饭,若是风向不对,徒唤奈何?”

    “皇上忘了太阳能了?此物能代替煤炭产生热能,自然也能代替风力产生动能。

    再加上三桅杆挂帆,风力利用更有效,行船速度将更快,更稳。

    蓬莱岛已经传来消息,再过几日,船体便要完工了,届时,又是见证奇迹的时候了。”

    李念从系统兑换来的螺旋推力结构与密封体系,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动力。太阳能电池为动力,充电24小时,行驶5小时。

    有动力作为补充,只要不是点太背,总能顺利到达。

    “其实,若是水泥路铺设好了,运输方式与效率就更简单快捷了。”

    李念喟然叹道。

    可惜,这是一项耗时耗力的活计,没有朝廷大力支持,仅靠他又如何能推得动?

    李念与户部尚书提过高速公路收费模式,可在庞大的投入与有限收益面前,压根就无法大规模铺开。

    这是时代的局限。

    “倘若平思早出世十年,哪怕五年。。。”

    武沐摇了摇头,将自己这不切实际的想法抛开。

    他听刘炳坤提过李念专用水泥路的想法。

    但武朝缺的是时间。

    “当务之急是要顶住辽、景两线进攻。”

    “皇上也莫要过度忧虑,国难之下多英雄。胜利,必将属于武朝。”

    “你倒是比朕还有信心。”

    武沐看了眼李念笑道。

    “皇上圣明,只要君臣一条心,又其是那些蛮夷之国能比拟的。”

    “君臣一心,朕担忧的,却正是这些整日里说着君臣一心的臣子们。”

    武沐想起西宁路贪墨粮饷一事,目露杀气。

    “不如皇上下道密旨给草民。。。”李念忽然说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