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风流假太监:从攻略女帝执掌天下 > 第16章 帝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深更半夜,寻常人家要么早已沉睡,要么为繁衍后代而努力。

    可是,堂堂帝王与一干腹心大臣凑在一起议论和亲之事。

    似乎,这真的事关国之存亡。

    御书房,书案前,皇帝皱着略显柔和的眉头,眼睛盯向手中文书,默然不语。

    国事艰难,她一个女人家维持这么多年,已是心力交瘁。

    陈泓懿呀,你与她携手远去,让我……

    左右丞相及枢密也各怀心思,绸缪即将迎来的滔天风雨。

    谁都知道,和亲之事仅为表面,该来的,总会是来。

    但早来晚来,那区别可就大了去了。

    利益交织下,一切都冠冕堂皇。

    正当众人各自沉思时,内间门帘叮叮当当响起。

    “陛下,柔福帝姬已睡。”

    皇帝听到大伴禀告,抬眼一看,眼珠子里不禁带上丝好奇。

    却正是王瑾领着个内侍穿帘而过,几人有意无意间便瞧上了。

    嘿,哪来的俊内侍,人高马大,乍一看去,颇有儒将风度,而不似内侍。

    莫非哪个暗卫化妆如此?

    “朕的柔福怎么了。”也只是那一丝儿好奇,帝王迅速恢复了威严,淡淡询问。

    仿佛,她口中的人儿并不是自己怀胎十月生下却相见不识的宝贝女儿。

    而是,普通的臣子甚至是货物。

    最是无情帝王家啊。

    “回陛下,”王瑾垂下头颅,低声回道,“奴婢不知,似是饮酒过度。”

    “哦。”那眸子隐隐闪过丝心疼,还有怒其不争,你就这么糟践自己是吧。

    怪为娘护不住你,所以搞垮身子,好让大家放弃?

    这时,左相许永德捋了捋颔下美髯须,上前劝诫。

    “陛下,臣以为,柔福帝姬此举似为不当,有违……”

    “左相大人,皇家内事,外臣不该过问吧。”

    他话音未落,就被一道声音突然截断。

    打眼去瞧,便见竟不是死对头,而是那个小……

    额,是高大的内侍。

    左相眉头微皱,不悦道:“你是谁,任何职务,怎可贸然插嘴。”

    “哼,我乃陛下家奴,所言所行皆代表陛下,你又是谁?”

    那内侍非但不诚惶诚恐,还扬起下巴,反而挑衅反问,并且继续轻蔑以视。

    “再说,我做什么差事,那都由陛下一言而定,左相问我,莫非想染手宫中……”

    他拖长语音,最后嘴角一掀道:“暗藏祸心?”

    瞧瞧这番话说得,人家左相才问了句话,就被倒打一耙、举一反三。

    坏不坏?诶呦,这是成为大太监的必要前提,颠倒黑白那是基本手段。

    只见左相大人那美须微微颤动,手又下意识地摸啊摸,很快恢复了平静。

    这就是丞相大人的城府,宠辱不惊。

    他自然是生气的,可对方已经提醒了。

    不论身份如何,皇帝家奴不是他一个外臣可明目张胆对付的。

    等着瞧……

    左相轻吸口气,转身对着皇帝轻施一礼。

    “陛下,既然帝姬不愿出来,那就是默许臣等主张,而这和亲之事宜早不宜迟。”

    “臣看,今晚就定下来吧。”

    陛下啊,您还在犹豫什么呢,再不决定,契丹打过来了怎么办?

    许永德内心暗暗叹息,他没有收好处,只是不愿意看到北国大地生灵涂炭啊。

    本朝骑兵少,而契丹久踞燕关,居高临下,骑兵奔袭河北平原,咱们拿什么去打。

    那右相杨文奇仗着老家在南方,战火烧不到那里,所以才肆无忌惮啊。

    而且,海上的那些龌龊事,你也不是不知道……

    谁忠谁奸,一眼便知。

    元熙帝正听着有趣儿呢,论私情,她自是不愿,可碍于国事,自己就快妥协了。

    满朝文武看在皇帝默许之下更是一个个踊跃谏言,都说以大局为重……

    并非没有仗义执言反对和亲的臣子,可如何迎接可能的战事?谁来挂帅?

    中央禁军出动后,若有重大损失,今后怎么弹压地方?

    一桩桩一件件,都压在女帝心头,沉甸甸的。

    她有时都在想,卸下帝位,归隐而居,可是若真如此,一家人性命如何能保。

    这位置,是上来难,下去更难,得尊帝位者,唯有戴着皇冠走向陵墓。

    可是,无论外表隐藏得再好,她终究只是个女人,孩子是她的心头肉啊。

    就这样吧,任何反对和亲的话她都想听,不为别的,只为填补空虚的心。

    于是,皇帝眼神儿盯着那名胆大内侍,檀口微张。

    “你,继续说。”

    语气不容置疑,让许永德欲言又止。

    一旁的右相,微胖身躯尽显富态,弥勒佛般的笑脸温和亲近。

    这竟是个仗义执言的儒道卫士?

    他此刻也是趁机附和。

    “对对,小内侍,有话直言,本朝不以言获罪。”

    局面似乎一下子明朗了起来,内外臣力量达成一致。

    不顾王公公悄悄拽着自己的手,李顺深施一礼,然后昂起头环视众人,嚣张跋扈。

    “内臣以为,左右相所言皆对,又都不对。”

    此话一出。

    右相的弥勒佛笑脸歪了。

    左相的胡子被拔掉几根。

    皇帝差点没绷住她的脸。

    枢密相公,作壁上观。

    臣子们狐疑地看来看去,陛下这是安排的什么意思?

    元熙帝挑着眉看向王瑾,老梆子,你这哪找的妙人?

    而王瑾若无其事地站在那儿,他什么都没说,不关他事。

    见这些大佬暂时摸不着头脑,李顺立即趁胜追击,讲出早已打好的腹稿。

    “请恕内臣直言,朝廷争论的焦点从始至终都只有一个……”

    他观察了大佬表情,发现,没有表情。

    很好,没有表情就是默认。

    “晋契之战能不能打、怎么打!”

    “左相与枢密相公认为,不能打。”

    “右相以为,能打。”

    “内臣觉得,有三论:军队、地方、钱粮。”

    “论军队,我朝防守有余,主动进攻能力却不足。”

    “胜则小胜,败则大败,一朝失误,满盘皆输。”

    “届时,中央空虚,天下动荡,中原将有倾覆之危。”

    李顺心里暗暗补充,原来所处的历史上,石晋、赵宋先后被契丹、金所灭。

    其共同点都是大军出征大败亏输。

    接着,敌军数量庞大的精骑长驱直入。

    直下京城。

    中原浩劫,皇室尽辱。

    无论是民间还是皇家,上至妇人,下至妙龄,尽皆沦为玩物。

    华夏尊严,一朝丧尽!

    感受到屈辱的士大夫们。

    不反思国弱膝软水太凉。

    反怨女子不守贞洁妇道。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这何其悲凉……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