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三国之平民百姓 > 第12章 野草的葬礼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临近五月,天气正值酷暑。

    吴均娘的尸首,在老吴家放不住,今天是离世的第三天,从老刘家取回来一个四四方方的木头匣子,就算做是“棺材”了,吴均红着眼睛,和吴老棍子一起,把娘亲的尸首,轻轻的放置在木匣之内,父子二人,不忍心将盖子改好。

    这一盖,便是永不再见了.....

    “娘”吴均喊了一声,看着始终不肯给娘亲盖上盖子的父亲,也默默哭泣。

    夜深了,

    很深了。

    最后不知道是吴均还是吴老棍子盖上的盖子。

    反正日头升起时,那盖子盖着。

    里头躺着的是一个温柔的女人,吴吕氏。

    老吴家在西岭村,是没有根儿的。

    吴老棍子的父亲也是逃难来的,在西岭落了户,留下了吴均这一支。

    虽然吕氏是吕家宗族的人,但毕竟是嫁出去的人。便是老吴家的人。

    自然是不能进祖坟的。

    吴老棍子的父母,是被贼人所害,连尸首都没留下,只在村东边的路边埋了个衣冠冢,田里是不能埋的,因为那种了两代人,留下了无数吴家人脚印的田地,

    不是吴家的......

    村里类似于吴老棍子这样的散户,长辈们死去后,都会埋在去往东平县的那条路上,

    因为对他们来说,东平县代表着富贵,哪怕是死后也想要离富贵更近一步。

    也不会太远,看得见村落,庇荫得了后辈。同代的人们埋在一起,生前互相帮助,死后互相照应。

    吴老棍子扛着棺材,往村子里向东走去

    吴均跟在一旁扶着棺材的平衡。

    正走着间,一双手跟着后头搀扶起了棺材。

    手的主人,正是吕途。

    比了比手势,让吴均不要说话。

    吴均点头,挤出了一个笑容。

    默默行走着,黄氏不知道几时跟随上来,搀扶着一起走着....周二嫂子....

    甚至老九婶子也跟着过来了。

    吕氏在村里和这些妇人相处不错。

    绝食而亡,只为不拖累稚子,丈夫。何其刚强也。

    敬佩吕氏的村妇们,默默的跟着搀扶棺材,一行人默默的走着。

    吴老棍子一张脸拉挎着,为了男人那点微薄的面子,努力忍耐着哭泣。

    ......

    终于抵达了吴父的衣冠冢附近。

    吴老棍子放下了棺材,来到这边磕了三个响头,又把吴均拉过来磕了三个头。

    “爹,琴儿今后就劳您照顾着了。”

    原来不知道出了几服的姑姑,叫做”吕琴“吕途默默想着。

    随后吴老棍子开始挖坑,其他妇人就在附近守候着棺材。

    吕途也不是不想帮忙挖坑。至亲去后,这棺冢必须由至亲,亲手挖出来。这是西岭村的规矩,外人不得插手。

    吕途就坐在吴均的身边,颇有些心疼的问道:

    ”大娃,想什么呢?“

    ”我在想,如何给娘亲守孝。“

    哎,可惜连一身白衣,这个村子都拿不出来。谈何守孝。吕途默然。

    仿佛是看穿了吕途心中所想,片刻后。吴均平静的开口道:

    “这天空如是白又蓝,可为我娘亲守孝!”

    吕途不语.....倒是觉得,有何不可?

    一众村妇虽然不懂吴均所言何意,但也是深受此言气势感染。

    “吴家嫂子教养了个好儿子啊。”

    妇人们连连点头称是。

    土坑挖好,棺材下墓,填好土坑,留下一个土包。

    没有墓碑,没有祭品,没有鲜花。

    有的只是村妇们因钦佩而采集的野草,吴均的响头,还有吴家父子以后不知多少个日夜的思念和眷恋。

    那些野草,是村妇们从附近的杂草中,特意挑出来一些漂亮些的,虽然看着还是跟杂草没什么不同。但是整理整齐后,摆放在吕琴的坟头,却是格外的美艳。

    这代表着古代女子最高的荣誉,节

    男人们的英雄追名逐利,吞食天地,霸也,名也。

    女人们的英雄则是恪尽本分,当真有那天来临时,能以死来证节气,夫也,子也,便是天也。

    吕琴就是村妇们心中的巾帼英雄。

    最后,村里的神婆老九婶子,口中念念有词,听不清在唱些什么。什么岁岁年年...保平安....投..生..太平....什么之类的。

    边念叨,边围着坟包转圈。

    村妇们,吕途,吴均,吴老棍子等人,纷纷低头虔诚祝福。

    丧事毕,送亲人。

    ......

    事后一行人等往村里行去,虽然吴家父子,看着还是发蔫,但是相信不久之后,就会重新燃起生存的希望。这也是百姓们的写实。

    吕途溜到二伯娘,黄氏附近。

    ”二伯娘,叔祖.....还生气呢?“

    黄氏微微一笑道

    ”怎得了,狗儿,在害怕啦?“

    吕途想想还是算了,不愿意跟这个妇人打交道。根本就摸不透二伯娘的深浅,想在她这知道点啥,可太难了。

    也不回应,傲娇的走着。

    “真不想娶静儿吗?”

    吕途不说话,可不代表黄氏就不说话了。

    “我们静儿不愁嫁,你可不好娶哦~”

    黄氏还在说着,

    吕途心想“哼,莫欺少年穷,懂不懂啊大婶!”

    黄氏又补充了一句,

    ”我知道你以后会有出息,不过别考虑投奔什么黄祖了,那是个残暴的人,不会懂得你的才干。“

    ”是二伯跟您说的吗?“

    吕途没忍住答话。

    黄氏很认真的看着吕途,从头到脚的打量,然后又点了点头。

    突然扑哧一笑,三十余的妇人,村户里的摧残,丝毫不影响这女人笑得是如此治愈。

    “记得哦,以后有出息,别忘了你的弟弟妹妹们。”随后飘飘然的走开,把吕途甩在身后。

    吕途似是认可般的点头。

    二伯娘从江夏逃出来的,按理说江夏可是一座城。

    就这么说吧,原主活了二十多年,没进过所谓的城。

    从城里往村里跑,定是惊天之变。再难翻身之变。

    二伯娘,娘家恐怕跟黄祖脱不开关系。

    .......

    回到家中吕途就把破洞衣服给洗了,属实是惦记好几天了,实在是腾不出手洗。

    等着晾干之后,轻车熟路的拆门,开箱。把衣服放了进去。

    看看日头正值午时,烈日炎炎,好鸡儿热。

    想着二伯娘黄氏的话,那看来自己能去的地方只有孙家了。

    可是怎么去呢?

    算了,起锅烧....烧水做饭。

    先吃饱再说。刚要动身准备,就听见篱笆院门传来御姐音,

    “狗儿哥,叔祖喊你去吃饭呢。”

    “知道了,这就去“

    今天是啥节日?还能蹭饭?

    不会还是静儿那点破事吧?

    没完没了还,写多了读者会烦的!

    算了还是先去瞅瞅吧,希望不是鸿门宴。

    来到叔祖家,吕途刚一进门就觉着,不对劲。

    娘嘞,这难道是肉味?

    院子中摆了一张木桌,叔祖家八个男丁围坐在木桌边上,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生面孔,一男一女。

    男的二十岁左右,面目俊朗,鼻梁挺拔,浓眉凤眼,举止投足间带着一股子豪气。穿着整齐,虽然也只是行走江湖的游侠服,但是没有一处补丁,隔着衣服也能感受到汉子雄壮的肉体,而且,腰间还挂了把佩剑,天哪佩剑得多少钱。!

    女的四十左右的,虽然年纪不小,但是一看保养就很好,眉宇间带着英飒气息,身着的也是一套侠士服。

    对比之下,老吕家这几个是什么玩意,连那凳子一看都还有几个是在村邻家借的。

    灶房处,三个女眷齐齐的探出一半小脑袋,在偷看院子里的男人们。连黄氏都在偷看。

    吕途不动声色,来到近前开口道:”叔祖“

    吕振恐怕是在场唯一一个除了吕途外不慌张的吕家人了,还是一如既往的半眯着眼睛,点了点头,随后开口道:

    ”行进啊,坐吧。这二位是我们吕氏从汝南来的族人,吕周氏和吕蒙“

    ”好的,叔祖“吕途接过吕钟递过来的凳子,刚一落座,就感觉哪里不对。

    吕蒙?

    ”你是不是字子明?“

    雄武的汉子点了点头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