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夏王朝 > 第31章 利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沉默了良久,终究还是赵轩起身率先开口道:“此事已成定局,结果如何就看东胡的反应了。不必在此枯坐,明日陛下可听听朝臣的意见。”

    赵统摇着头说道:“若因此事开战,多多少少有些不甘。原本商定压到夏初就将徐帅的兵马调入东境,可如今是得提防一下了。”

    赵行又开口说道:“需要增兵,如今的东境算上旭王的王卫,总共才十五六万兵马,且大多是步卒。在如今雁行关残破的情况下,若要挡住东胡的倾力一击,着实困难。”

    赵统一摊手,无奈的说道:“哪里有兵增?巡卫营?如今京卫中精锐尽在徐帅麾下,禁卫只三万多人。已然是无兵可调。”

    赵琦有些惊讶,正想询问之时却被赵轩暗暗拦住。京卫原本有20万余兵马,但前一年的叛乱加之叛乱后的清洗,把京卫折腾的还有十二万余兵马。虽然损失有些大,但是在赵铠看来也只是缓一两年的事儿。

    但令其始料未及的事情便是镇边王的叛乱。镇东王举兵乱,一下子掏空了整个东境的守军。于是刚折腾完的京卫又跑到了草原上。如今的京城只剩下皇帝的三万禁卫和赵凯手下不知道还有多少的王卫,这些都是赵氏皇族尊严的底气,不可轻举妄动。

    赵统的目光看向了三位镇边王,现如今手中还有可动兵力的也只有这三位了。

    感受着赵统的目光,赵轩率先开口:“我有两万精锐骑卒。”

    赵琦思虑了一番,给出了四万步卒:“西境没有马场,骑兵珍贵的很。从海上过去,春末应该能到。”

    赵行咬了咬牙:“那我再出四万,给你凑十万人,二十五万应该守得住。老七和我的春末给你一块运过去,此事我会悄悄安排。你在东境一定要打出气势,不要被东胡人看出些什么。”

    赵统见此也是放下心来,转首对着赵旭说道:“阿旭,兵马已经足够有徐帅坐镇此番东境应是无碍,且不要有太大压力。”

    赵旭在一旁有些愣神,刚刚一直在思索关于东胡入侵后的影响。只是这一愣神,众人都连解决方案都交出来了,见此竟有些哭笑不得。抬头对众人说道:“此番是我要面对胡人,我都没有紧张,各位倒是紧张起来了。”

    赵行对于赵旭的态度似乎有些生气:“哦,我们的镇东王已经有了退敌之策吗?”

    赵旭则起身拱手行礼:“感谢诸位的援手,不过并不需如此。东胡人凶厉但也狡诈,出了这档子事,打肯定是要打的,但只要一战挫其锐气,豺狼肉疼自然就会退走的。”

    赵行闻言不禁大笑又出言嘲讽:“你以为东胡人很弱吗?此次死的使者可是阿搏亚部的汗王,光是那个部落控弦之士就有三万余多,你拿什么一战挫锐?嘴皮子吗?”

    赵旭直起身对着赵行说道:“此事单凭我自然是做不到的。需要徐帅的京卫相助才能做到。”

    赵轩则皱起了眉头,询问道:“你想做什么?不守城?以精锐之士对攻?若是如此,伤亡之巨不用多说,败了则整个东境尽失。”

    赵旭看着疑惑的四人,不由的感叹着眼光的问题。这个时代的同等数量下作战对胜败的影响最重要的有三点:将帅的智慧,兵卒的精锐与地形地势。装备虽然重要,但对比于其他三点的影响,还是要小了一些。

    你十锻钢的宝剑能砍死人,我拿个生铁的锤子也能锤死你;包铁的塔盾的确够硬,但是我装具骑兵冲过去你该挡不住还是挡不住。

    自从两百余年前草原上的部族被中州人依仗着装备优势差点儿打到族灭之后,草原人也渐渐意识到了装备的重要性,纷纷开始发展武备。夏朝的武备技术虽然足够领先,但在冷兵器时期这些领先并不能形成压制,况且对手还是骑卒居多。

    十万精锐之士依托装备能正面对抗拥有近二十万骑卒的东胡王庭,已经是装备优势的极限。就这还是徐帅看穿了东胡王舍不得自家族人的心思,才维持出来的平衡。

    所以在赵轩唯一想到的一战挫锐之法便是以伤换伤,以命换命。一战将东胡王打疼,逼他退兵。但此举实在太过凶险,若是被识破内里的虚弱,那整个东境就危险了。

    这场战争来的是很意外,但也是一场机遇。依照增兵的意见,虽然此战不会有意外,但是赵旭在这场战争中只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挂件。若是可以凭借自身打赢这场战争甚至只要持平,那么赵旭就可以凭借这场战争来掌控军队,增加在东境威望。

    想到这儿赵旭便不再犹豫,沉声开口道:“陛下,臣弟对于此战已有计划,只需臣的王卫与徐帅的京卫即可保东境平安。臣弟以镇东王的名义保证。”

    赵统没有开口,赵行却抢先说道:“小子,你这可是在以镇东王的身份说话吗?要是如此,我等便不将你看成小辈了。”

    赵旭并没有回答,只是拱手拜向赵统却不起身。

    赵行不停的示意着赵轩,想让他出言阻止。可赵轩却也是并未有反应,只静静的坐着。

    赵统眼见着躬身不起的赵旭与一言不发的赵轩,心中思虑万千,过了良久才开口道:“既如此,孤相信你。”

    赵旭闻言直起身来:“谢陛下,臣弟必不负所望。”

    听到这儿的赵轩也站起身来:“既然陛下与镇东王已有了退敌之策,臣便先告退了。年纪大了熬了一夜,着实有些吃不消了。”

    赵统自然答应。赵行与赵琦二人也紧随其后告辞。

    待三人走出上书房,赵统似脱力一般倚在了龙椅上,然后苦笑着询问赵旭:“阿旭,你的计划稳妥吗?今日可是驳了三位镇边王的面子。”

    赵旭则是就近坐下,然后安慰道:“陛下,不必担心,臣弟已经将性命赌了上去。若是保下了东境,自不必多说。若是保不下,臣弟最好的结果是和雁行关共存亡。”

    赵统提起了精神:“你有此心,我便不多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提吧。”

    赵旭就在等着这句话凑了上去,两个人捣鼓了半天,最终赵旭高高兴兴的走了。

    赵统望着赵旭离去的背影,一直到再也看不见,才转身去了后宫休息。

    相较于这兄弟俩的相谈甚欢。先前出去的三兄弟则有些不高兴。闷闷不乐的向宫中祠堂走去。

    “三哥,我就不明白。两个毛头小子怎么就敢敲定此事!那可是东胡,二哥在那儿搞了几十年,不过也是维持均势罢了。那赵旭怎么敢如此肯定?”赵行实在是气愤不过。

    跟在后面的赵琦出言安慰道:“五哥,年轻人嘛,气盛,不吃过一两次亏哪能记得住教训。”

    赵行闻言却更加生气:“这事能让他当亏吃了?国朝大事能如此吗?”

    走在前面的赵轩淡淡的开口道:“我们太过强势了。”

    此言一出,后面的两人皆是一愣。

    赵轩又接着说道:“那毕竟是皇帝和我等平齐的镇边王。对于皇帝来说,他们俩才是亲兄弟。对于赵旭来说,增兵十万再加上十万京卫东境二十兵马,却自己毫无关系,他自然是不愿意的。”

    赵行有些不甘心的开口道:“那就容忍他们如此行事?”

    赵轩回头望了一眼,又继续向前走:“自然不是。这不正在往祠堂走吗?我们若是去反对他们,在日后的十来年相处就更困难了。这恶人还是得由老爷子来做。”

    赵行这就想明白了,也不再多话。

    不一会儿,三人就来到了祠堂门口,轻轻的敲了门,随后站在门口等待。可过了很久都不见有人开门,赵轩有些疑惑的又上前重重的敲了两下,随后才有一位老太监把门拉开一个小缝钻了出来。

    老太监躬身行礼道:“老祖宗今日不见客。”

    赵轩开口道:“关乎国朝之大事,三祖也不见?”

    老太监也没有起身,接着说道:“各位王爷,老祖宗说了,今日谁也不见。”

    性子急的赵行直接抢先开口道:“三祖定当不知发生了什么,这是关乎两国的大事,赶紧进去通报。”

    老太监还是没有起身:“午王爷,老祖宗知道。”

    “知~知道?”这下子赵行倒是有些懵了。

    赵轩闻言倒是一笑,然后转身便走。其余两人反应过来后,也急忙的跟了上去。

    “三哥,我们就这么走啦?”

    “呵呵,他都不急,我们急什么?”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