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垂钓万千世界 > 第25章 天下大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千山远处的坊镇,江承仙漫步在石板路上。

    自离开千山后,边走边玩,过了十几天才到了这坊镇。

    小地方不大,但已是江承仙一路上见到最繁华的地方之一了,毕竟形势严峻,战乱四起。

    虽然一个月以来,这一路上没怎么关心过天下形势,可道听途说,行人议论,总还是知道点的。

    现在是三分天下的局势,中原乾朝,北方张德民,东方宋仲民各据一方,其余反王不足为虑。

    北方张德民顺民意起兵,独占冀州,在雍州对抗乾朝,在兖州与宋仲民隔黄河分治,依仗北地三十万破虏军与乾朝对峙,北击异族,南扛大乾。

    东方宋仲民独占青、徐两州,在豫州与乾朝正面相抗衡,在兖州与张德民隔黄河而治。百年郡望之家,一起兵就声势浩大,聚众无数,在南方诸反王败退后,还有不少残兵剩将北上投靠。

    真是风云突变,一个月就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原本声势浩大的南方诸多反王纷纷败退,乾朝大军扫过后又立马北上,进攻宋、张两势力。

    双线作战,不知道乾朝撑不撑的住,撑不住最好。

    江承仙很容易就能猜到,南方那么多的反王,肯定有不少是被乾朝派的江湖人士刺杀。

    还好宋仲民势力不小,本身又是一位一流高手,自己又间接给他《朽烂经》,多重因素下来终归是还活着。

    至于北方的张德民,那自己是真不知道他的底细。

    但北方彪悍习性世人皆知,北方受外族入侵之苦最深,而乾朝却毫无作为。

    听客栈一些客人说,这破虏军是张德民起义之后成立的,当时北方云集而影从,北地健儿无不以入破虏军为荣。

    虽然变化很大,但现在三分天下的局势却是稳定下来了,乾军久攻两方不下,而宋、张两势力肯定有所联系。

    是时候回去了,去帮助宋仲民灭掉乾朝,至于最后天下谁主,倒不是很重要了。

    江承仙知道自己肯定要出点力的,不然灭掉乾朝还不知道要多长时间,实在不行就去搞刺杀。

    虽然一天比一天冷,可在日中,还是阳光灿烂,带来暖意。

    晃晃悠悠离开坊镇后,江承仙马不停蹄直奔徐州。

    毕竟是乱世,钱好搞,人好没。

    在乾朝治下的土地,是暗流涌动,乾朝大军平复这南方二州后,立刻北上与宋军和破虏军交战。

    而现在的南方二州,只有少数士卒镇压,一路上烧杀抢掠没少见,时常有不平之事发生。

    更多的则是占山为王的盗匪,其中大多数是之前反王的手下,落草为寇,靠打家劫舍生存。

    北方诸郡倒也差不多,兵都被拉去打仗了,地方无人,四处生乱。

    小乱还好,县衙能顶得住,大乱就麻烦了。

    这种情况下,途经的城镇,江承仙是一次也没进去过。一直在郊外村庄过夜,有时甚至连夜赶路。

    十多天后,秋风扫落叶,江承仙也到了徐州琅琊郡。

    进了郡城才知道,宋仲民早就回豫州了。

    原本听逃难的人说宋仲民在徐州琅琊,一路上也能打听到这个消息,甚至到了郡城,百姓也都说宋仲民就在此地。

    可真到了琅琊,进了郡府,亮出宋仲民的印记,才被守将秘密告知他很早就离开了,现在的消息都是假的。

    不过虽然没有宋仲民,但宋观灵和江老,以及一些宋氏族人却在这个地方。

    不用多说,和江老见面,又是一番叙旧畅谈,江承仙忍不住问道:“江老怎么在这?是主公的意思?”

    “正是,正是。”

    “先生您不是外人,那老朽就直说吧,家主命我和另外两位一流高手在此设伏,诱杀刺客。”江老缓缓答道。

    “这样啊,明白了。”江承仙点点头,就是那批武盟的人。

    只是不知道乾朝花了多大代价,才催动武盟为其效力,说不准武盟都被乾朝渗透干净了。

    “您刚来,不知道朝廷从哪里召来的一批江湖人士,南方诸多反王被刺杀。内乱之时,朝廷大军立刻攻来,里应外合,不知道遭了多少英雄好汉的性命。”

    “就连家主也遭了两次刺杀,还好都失败了。”

    “为防不测,这才出此下策。我等已经再次伏杀了一批刺客,不过先生您要保密,不可外泄消息。”江老不紧不慢的解释道。

    “好的,我知道了。那主公此刻正在何处?”江承仙继续问。

    “行军之事,缓急快慢,老朽也不知,不过先生一路风尘仆仆,路途艰险,不如在此歇息两天。待我派人禀告主公,得令之后再去也不迟。”

    “也好也好,多谢江老了。”江承仙道了声谢,就在原琅琊郡郡守府住下了。

    琅琊郡是个好地方,虽不在中原,可也是历史久远,人口众多的大郡,被宋仲民接管后,秋毫无犯,至今仍繁盛无比。

    虽然这份繁盛只限于郡城及其附近,而在更广大的其他地方,仍然饱受战乱之苦。

    江承仙在琅琊住下后,细细品味了下自己身上的暗伤,好好回忆着记下的武功,不断体悟,以期精进。

    入秋渐深,天气一天天的变冷,江承仙倒没有什么感觉,但总也能看到些变化。

    冬天,差不多就该结束了。

    自夏时而起乱,被波及到的地方不可谓少,时至今日,这粮食就成了问题,倒不如说本来就是因为粮食才会乱起来。

    这乾朝百姓,皆是良善之辈,苦了一辈子,有一口粮食吃,哪会闹事?

    王朝末年,天灾人祸不断,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得爆发了。

    其实历朝末年乱战,少则持续数年、数十年,多则上百年。如今是三分天下,再过些许日子,搞不好又有英雄豪杰崛起,据守一方。

    现在来看,一时半会不知道谁能坐天下,但东边几个产粮大郡皆落入宋仲民之手,兵粮广有,耗到最后的可能性大。

    北方的张德民是最难办的,那些异族皆是茹毛饮血之辈,一入冬就南下打秋风,骚扰边境,直至烧杀抢掠,着实可恨。

    如此下去还得等了好长时间,可江承仙已经没了耐心,抓紧时间跑才是正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