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黄佳成一见田丰之觉的这位中年很有一代儒士的风范,而徐晃也让他惊讶不已,他能看的出来徐晃这位大斧将军武艺精熟。当下连忙迎接两位到刺史府却不急安排出征。
请田丰到西凉学宫开讲,自己则常常和徐晃较量武艺。他也是在提防两人,毕竟是朝廷派来的人,他不是很放心。
随着暗卫的情报组织“鹰眼”带来了准确的消息他才明白这两位是十常侍的构陷才跑来这里。不过这样也好,他就不用太担心提防这两个人了。
再说他看了田丰这几日在西凉学宫的讲座,那可是有真才实学的。徐晃更是他自己领教过的,武艺军略都是大将之才。他起了将这两人收入麾下的心思,只是一时不好下手。
就这样拖拉了半个月。黄佳成于四月间出兵远征西域。镇西大营的汉军早就被他渗透了个通透,调动起来没有一丝困难。而大军的后勤补给在西凉全力准备二个月的情况下也都到位。
这次他带领的部队名义上是分属凉州兵和朝廷兵,可实际上早都是他黄佳成的手下了。四万大军浩浩荡荡直奔玉门而去。
这次他只带了张辽,蒙翔跟随他出征,高顺等将都留在了西凉防备匈奴。西凉现在也不太平,没有重量级的人坐镇是不行的。
一路上看到西凉的发展田丰是颇感意外,这西凉之地原本贫瘠。黄佳成在就任凉州刺史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发展的如此规模,可见此人必有不凡之处,田丰不禁起了好奇之心。
黄佳成也刻意的和田丰谈古论今,田丰对这位年轻的主将也是越来越佩服。文武双全的少年英才他也见识过不少,黄佳成这样年纪轻,名声大却谦逊的少年英雄却是少见。
田丰不禁想起许劭的“命世之才,可济天下”的评语。这样的少年英才前途确实不可限量。精明如田丰者又怎么会看不出来黄佳成的招揽之意呢,只是他还在考虑,在观察一段时间看看这黄佳成到底是不是能让他实现抱负的人。
徐晃只是惊讶西凉兵士的军容严整,军纪严明。一路行军他也是感慨颇多,都是雄兵啊,能统带这样的士兵作战实在是武将的幸福,在看看朝廷的镇西军,虽然也算军纪严明,但是军容士气总比不上西凉兵。
徐晃也不是没有心机之人,他在与黄佳成的言谈中也察觉出黄佳成对他的欣赏之意。只是他是朝廷的骑都尉了,要他徐晃给黄佳成效力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要看你黄佳成以后的胸怀了,若你给我军权,那就什么都好说。徐晃也和田丰一样抱着观察的态度多些。毕竟谁也不会走一条没有前途的路。
得到敦煌郡内,黄佳成想着蒙明走之前交代的话。敦煌郡和酒泉郡因为沙漠戈壁众多,马匪盗贼昌盛。很难剿灭,让西凉刺史府很是头痛却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大军开拔之前蒙明专门和黄佳成说起了这个事情,让他在出征的途中看有没有机会遏制一下这些马贼盗匪。黄佳成一路上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最后他得出结论对于这些来去如风的马匪盗贼只有暗中控制,没办法剿灭。
在大军开拔之前他就已经派出暗卫情报系统“鹰眼”整理了许多马匪的资料。精挑细选后他选中了一股势力不大不小的马匪,“戈壁飞沙”姚大当家。
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名,所有人都叫他姚大当家。他最大的特点就是精明狡猾,武力也不错,更重要的是他识时务,懂进退,心狠手辣。
这样一个人很符合黄佳成的计划,他计划暗中扶助一股马匪成为最大的马匪势力,替黄佳成统管这些马匪盗贼,就是要在如何收复这个人上做文章。
黄佳成决定自己亲自当诱饵,引诱姚大当家上钩。别人去他也不放心,所以还是亲自去解决这个西凉的隐患。
黄佳成将大军交给张辽统带继续进军。自己带领暗卫先行,假扮成商人出现在姚大当家的地盘。这也是赌运气,要是姚大当家不出现就只好以后再另想办法了,不过让人庆幸的是姚大当家出现了。
黄佳成带领三十个暗卫被呼啸而出的数百马贼包围,还好马贼们只是普通弓箭射击,要是有弩的话恐怕黄佳成的暗卫就不是伤亡几个而是全军覆没了。
众马匪簇拥着姚大当家的出来:“我们只求财,不要命。各位配合一些。若是耍什么心机,我们手中的钢刀可不认人。”
黄佳成这个时候才从车里出来,他一直隐藏在一辆大车里面。一是保护安全,二是隐藏起来,毕竟他太显眼了。
“对面的可是戈壁飞沙姚大当家的?”
那边姚大大当家很是诧异,难道以前打劫过这小子,他怎么认识我。
“道上的一点薄名,这位朋友便是首领吧。识相一点,你们还能活命。如若不然,嘿嘿……老子的刀可就要开荤了。”
黄佳成哈哈大笑:“等的就是你。周仲,动手。”翻身上马,扯出方天画戟就冲向姚大当家。暗卫也如猛虎下山杀向马匪。
马匪都是刀头舔血的人物,他们的个人战力还是很可观的。和暗卫部队一下杀了个难解难分,暗卫虽然精锐但毕竟人少,渐渐有不支的迹象。
黄佳成和姚大当家的只过了一招,一戟就挑飞了姚大当家手中长刀。这姚大当家也是个人物,只一招发现完全不是黄佳成对手奇快无比的弃马步行逃跑。
不等黄佳成追击就有无数马匪冲上来缠住了黄佳成,让姚大当家得以逃跑。黄佳成被众马匪缠住,他武艺高强,但暗卫部队伤亡太大了,一旦就剩他一个人那能不能突围都难说了。
黄佳成当下奋起神威,方天画戟神出鬼没,一轮横扫打退周围马贼。脚跟轻磕爱马翻羽,翻羽也算是通灵宝马了,领会了黄佳成意思。骤然发力疾奔数步,一跃而起,直接跳出了包围圈,让众马贼目瞪口呆。天啊,这匹马跳的太高了吧,和会飞一样。
翻羽撒开速度,如闪电一般向姚大当家奔去。可怜姚大当家想跑都没来得及,刚转过马头就发现黄佳成的方天画戟已经出现在他咽喉之上,只要轻轻一拉,他的脑袋就没了。
“住手。”黄佳成擒住姚大当家一声大喝。中马贼一见大当家被擒只有无奈的住手。暗卫部队此时是人人带伤,而且死了一大半,再慢一会恐怕都要死在这里了。
“让你的人都退到百步以外去。”黄佳成命令姚大当家。这个时候这哥们也很光棍,命在人手,只有按黄佳成吩咐去做了。
等众马贼都走远了,黄佳成放开了姚大当家。他不怕姚大当家的逃跑,姚大当家也知道自己的武艺和黄佳成天差地别,想跑也跑不掉。
“姚大当家的,我想你也知道我专门是为你来的了吧。”
“当然,你说吧。想怎么样?技不如人,要杀要剐随你了。”姚大当家倒也干脆。
“哈哈。不错,姚大当家的。是个爽快人,我也明说了吧。我要你效忠于我,统合所有的马匪,听我号令?”
“哈哈”姚大当家一阵大笑:“你有什么资格说这句话?要我效忠可以,可你凭什么让我去统合所有马匪?别痴心妄想了。”
“凭什么,就凭我是西凉刺史黄佳成。只要你效忠我,我可以给你提供粮食,兵器,金钱,帮助你统合所有马匪。平时也不会限制你的行动,只要你听我号令。”
姚大当家一下惊在原地了,他确实想不到会是西凉刺史亲自前来。这太匪夷所思了,他呆了半天:“果然是,西凉之地除了你还有谁有如此神威,我认了,你怎么说我怎么做了。”
“好,爽快。你叫你儿子来。我让他入我亲兵。给他一个好的前程。你先回去,不久我就会派人给你支援。你只要统合所有的马匪盗贼就是了。”
黄佳成要他儿子入亲卫也是无奈的,马匪盗贼们没什么信誉可言。当初会选姚大当家也就是因为他只有独子,而且对他儿子爱护备至,拿住了他儿子就拿住了他的命根,就能控制住他了。
姚大当家也明白这是人质,可也没办法。儿子能入军也算是个正路,谁又愿意世代当盗匪呢。当下交出儿子,效忠了黄佳成。周仲这才发信号让后面的部队上来,要是一开始就带上几百上千人的恐怕姚大当家的也不会出来。
黄佳成才领着简单包扎的暗卫们急速回转军中与大军会合,毕竟军中的医疗条件还算不错。暗卫们伤亡太惨重了,留下受伤的暗卫后大军一路直奔玉门关而去。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强盛的唐朝玉门关也是荒凉的边塞,更不要说更早的汉朝了。
除了玉门关多是沙漠戈壁,也许诗人们会喜欢这样的环境带给他们灵感,但对于军队来说却是苦不堪言。即便做了大量的准备可还是有不少士兵水土不服影响了不少战力。
不过还好很快进入了鄯善国,鄯善作为大汉属国还是对大汉保存敬畏之心。大汉军队到达后也是不遗余力的支持才让许多士卒恢复过来。
就这样黄佳成在鄯善休整了半月才继续向且末而去,这个时候且末已经快山穷水尽了,要不是因为大汉西域都护府发来消息说马上救援估计且末王已经跑路了。
且末国北接大漠,南临昆仑山。以出产美玉著称,这里是一个沙漠上的绿洲,水土丰富,物产丰美。
也正是因为富足而引起了精绝国觊觎,他们听闻大汉朝廷内部闹了黄巾之乱,认为这个时候大汉朝廷没有时间管理西域,毕竟西域离中原太远了。
可惜朝廷却派了黄佳成来西域,四万大军的到来让精绝王犹豫不已。打也不是,撤也不是。打起来怕打不过汉军,撤退又实在不甘心。且末王都已经被他包围两月有余,眼看着就能打下来,自己就成了且末的主人。
最后在众人的怂恿之下,精绝王决定拼一下。希望能打败汉军再占领且末,那样精绝国崛起就指日可待了。毕竟汉军远来西域,能拖住一段时间就能拖垮汉军。
西域,且末王宫。且末王因为和精绝大军作战受伤在王宫养伤,因为心忧危局一直病情没有起色。
“父王,好消息。精绝大军退下去了。”
一听到这个消息且末王绛靡精神一下就上来,病怏怏的样子也好了很多。
这么危及的时刻,精绝大军怎么会撤退,不是有阴谋就是汉军到了,只有这两种解释了。可这个时候且末已经很难坚持了,有必要使阴谋嘛?那么剩下的就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汉军倒了。这些日子他盼星星盼月亮的终于把汉朝大军盼来了。
看着眼前消瘦了很多的女儿,且末王作为父亲也很是内疚:“?郦。这些日子苦了你了。你也是傻,当初就是不愿意和你哥哥一起走。不过这下好了,汉军来了,我们不要害怕了。”
且末王在精绝大军压境的情况下把王室都送去乌磊大汉西域都护府避难,虽然精绝不再听从大汉的命令。可就算给他两个胆子,他也不敢公然攻打大汉西域都护府。
王室成员都去避难了,只有这个女儿宁郦执意留下来和自己一起保卫国家。自己受伤以后几乎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了女儿的肩膀上,这也让且末王很愧疚。
“父王,您先别高兴的太早了。汉军来了,可精绝军队又没有退走。他们只是暂时不攻城了,看样子似乎要和汉军打仗。”
一听女儿的话语,且末王绛靡很是惊诧。看来精绝王常翼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和汉庭对抗,他哪来的这么大的信心。
当年多么庞大的匈奴帝国也被大汉打败,现在分裂成南北两部,南匈奴投降汉朝才得以保全。北匈奴大部西逃,只有那一小部分苟延残喘这几百年。
精绝国和当年的匈奴帝国比起来是天差地别,这么点实力他还敢挑战汉庭。这个精绝王常翼号称西域雄狮,看来不过也就是个莽汉,只会打仗了,完全没智力。
当下他哈哈一笑:“女儿你担心什么啊,大汉朝的繁荣庞大是我们不可想象的。他精绝和大汉打仗那是他们自己找死。你也就不必担心了。”
高郦皱皱秀眉,精致的脸庞上还带着那一丝丝疑惑却也不说什么了。
黄佳成带领大军来到且末王城外见精绝大军并不退却,只是扎营紧守,看样子是要和汉军来一场大战了。
其实黄佳成并不在乎精绝军队,那精绝国国小力微。倾全国之兵来攻打且末都不到两万人马,他黄佳成数十万大军中都杀进杀出的,区区两万人马他还真不看在眼里。
扎下大营先休息再说,来西域不少士兵都还没适应这里的气候。西域的夏日白天很热,晚上很冷,温度差异太大,让很多人都难以适应。
自己劳师远征,就算要大战也要先调整好才是。不过他一直不明白精绝国哪里来的这么大的胆子居然敢和自己对抗,自己的情报组织“鹰眼”在西域虽然也有情报传来,只是情报太少了,从中实在看不出什么。
正在他和众将议事的时候外面人禀报,且末使者求见。
不一刻,走进大帐的且末公主?郦让众将大跌眼球。这位公主不愧是西域的明珠,塞外的风沙没有侵蚀她光滑的肌肤,小麦色的皮肤尽显健康活力的颜色。宝石般的蓝眼珠不禁让人堕落,这塞外风情与中原的巨大差异让黄佳成看的一阵着迷。
还好旁边田丰及时咳嗽一声唤醒黄佳成,要不可就丢丑了。下面的且末公主行礼,看来对汉朝礼仪很熟悉啊。
“感谢大汉朝廷的恩德。且末国上下感激不尽。我父王本应该亲自来迎接,只是我父王有伤在身才委派我来迎接天朝大军。”
流利的汉话也让大家对这个且末公主刮目相看,熟悉大汉的礼仪语言,说话也是不卑不亢,是个人物。
黄佳成最头大这样的官面文章,尤其要面对这么个如花似玉的美女……当下以军务要处理把一应事宜丢给田丰自己跑了。
精绝国的军队他黄佳成是不放在心上,现在他担心的是气候环境问题。他们对西域的了解太少了,为帅者,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是很危险地。
而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他现在对精绝军队的了解也只是一鳞半爪,光知己而不知彼,也不是统帅所为。黄佳成现在只带着几个护卫观察敌营在做论断了。
这个时候精绝国军队只是在大营固守,只看营盘扎的倒也有板有眼精绝主将精绝王常翼倒也是个对手啊,只是不知道这精绝军队的战斗力怎么样。
当下回营,派出张辽带领一万步军进驻且末城,而自己则统带剩下的两万五千步军,五千骑兵驻扎城外大营,互成犄角之势。
且末百姓对于天朝大军的到来也是欢迎异常,至于这些欢迎是不是且末王室的安排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这些宣威朝廷天恩的事情就让田丰去吧,他自己没心情去扯皮。再说面对那么个如花似玉的公主,黄佳成怕自己一不小心做出点什么就丢人了,丢的还是大汉的脸面。索性来个眼不见为净,其他的嘛,先打败精绝军再说…………
黄佳成决定先叫阵看看精绝军战力到底如何,当下大军列阵出击。到精绝大营前叫阵,精绝军营门大开,出来一彪人马,看起来也是威武雄壮。
徐晃提起大斧头拍马冲出,车轮大斧挥舞起来威风凛凛,杀气腾腾。
“徐晃在此,鼠辈敢战否。”
那边弄了半晌,许多人还是不懂汉语的。在会汉话的人翻译后精绝大将们大怒,这厮如此嚣张,定要杀杀他的锐气。
当下奔出一黄须黄发的胡将,手中两把大锤,口中哇哇怪叫。嗓门是不小,可惜说了一堆徐晃一个字也听不懂…………
“兀那胡人,要打便打。说那么多做什么?”一个作战的手势。这个不需要语言是人都明白。
两人催马站在一处。两个力量型的武将对战最像什么呢?当然是打铁…………兵刃接触发的的当当之声,口中发出的大喝。
有时候嗓门的杀伤力都可以赶上武器了,不少士卒都听的耳朵嗡嗡作响。更不要说战斗中的两个人了。
看两个人打的热火朝天,黄佳成心下暗惊。这徐晃的武艺自己是知道的,虽然比自己差,但也是猛将了。这西域汉子与徐晃打了数十回合居然丝毫不落下风,这西域果然也是卧虎藏龙之地啊。
黄佳成这边惊讶,那边精绝王常翼更是惊讶。这胡将塔合卢可是他军中第一勇士,以往作战他一出马一锤下去基本都是把敌人连人带马拍扁。在整个西域都是赫赫有名的,这次却在这个汉人将军这里失了锐气,形势不妙啊。
徐晃看那胡将气力不济,在交锋之时大斧轮起来一斧头下去,骤然发力,此一击也是他徐晃全力一击,若不成功就无法再战了。
幸好胡将塔合卢没想到这一斧忽然爆发,措手不及。大锤当下被磕飞,惊的是回马就逃。徐晃怎会放过如此良机,大斧斜劈而下。一斧就把失去武器的塔合卢从背后劈成两半。
胡将落马,汉军阵营顿时发出阵阵欢呼,胡人那边却是面面相觑。谁想到这个汉人这么厉害,军中第一勇士塔合卢都不是对手。
不过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塔合卢已死,许多对他不服气的将领也只好去找徐晃的麻烦,打黄了徐晃就是军中第一。
徐晃杀掉塔合卢本就耗尽了力气,却又不好退却。眼见对方又派出一员大将,自己刚想硬着头皮上。后面一阵马蹄声:“公明且回阵休息,这里交给我。”
却是黄佳成催马上前接替了许晃,现在军中就黄佳成武艺最为高强。徐晃胜的不易,他也不想让别人去一旦败了士气落了就得不偿失了。
胡人将领怪叫着飞马杀来,气势汹汹。黄佳成却是立在原地,丝毫没有厮杀的气息。
看到黄佳成蛮不在乎的样子,徐晃急了,胡人的武力可是不差啊,怎么能轻敌。眼看胡将已经杀到,黄佳成依然立在原地丝毫没有厮杀的样子,徐晃急忙催马准备救援黄佳成。
可惜徐晃还没开动,黄佳成画戟挥动,一道炫光而后胡将兵器落地。马匹越过黄佳成又冲出十几步那胡将的尸身才轰然落地。
一下子两军皆悄然无声,震惊在那惊天一击之下。只一招就斩了一员大将,几乎没有人看清楚黄佳成是如何出招的。
黄佳成还是原地不动,仿佛身处的不是沙场而是自家庭院,只是淡淡的看着精锐军队。谁能想到这么个不带一丝杀气的少年居然这么厉害,精绝将领一时失去了声音…………
徐晃也是震惊无比,看来以前的比试黄佳成都是让着自己。这个时刻的黄佳成就像一把在剑鞘里的宝剑,不出则已,出则立取对方性命。一动一静之间,斩敌于瞬息之间。要是让现在状态的黄佳成和自己对战…………想到这里的徐晃一头冷汗。
那边精绝王一看大将无法取胜,士气已寒,这仗没办法打了。那边那个如鬼神一般的少年就是这次汉军的统帅,这样的敌手恐怕没有多少人愿意和他厮杀,急忙鸣金收兵。
黄佳成见精锐军队退而不乱,大营上的守军也不见慌乱。也不追击,现在攻敌营寨时机还不成熟,他不想在这里损失太多的士卒。
现在的他越来越爱护自己的子弟兵了,不到必要时刻他真的不想让任何士兵去死。那一个个可都是好男儿,他们舍生忘死,因为自己的一声令下,刀山火海,义无反顾。
他们为自己效命,自己也要为他们的生命考虑。那些都是优秀的士兵啊,虽然每次战斗后会变成一组组数字,可是那都是有血有肉的汉子啊。
双方罢兵,而后在任你汉军如何叫阵精绝国大军就是不出战。黄佳成很奇怪精绝国国内应该没有了力量派遣援军,那这精绝国王在等待什么?
就在大家都感觉奇怪的时候,斥候来报。精绝大军开始撤退了。众将都奇怪,这对峙月余,精绝国又没有什么大败。他们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撤退,难道其中有诈?
追还是不追?这个问题就必须要考虑了。最后稳重期间,黄佳成决定大军缓缓追击,只要把精绝大军挤压回精绝国就好了。
至于朝廷诏命要他征伐精绝国,擒拿精绝国主,那就能拖就拖。毕竟是帮别人打仗,没有回报的战争打起来就没有多少意义了。朝廷又不给钱粮,自己又要顾全天朝上国的颜面,总不能在且末小国内大肆搜刮吧。
就这样,两军开始了一场奇怪的追击战。你快我也快,你慢我也慢。汉军只是在精绝大军后面尾随,既不落后也不进逼,连骚扰一下都没有。
一直追到精绝国边境,精绝大军停下了,随之汉军也停下了。黄佳成心中隐约不安,急忙找来田丰看看田丰怎么说。
田丰来了听黄佳成说他心有不安,想了一想:“现下精绝军实力完全不能对我军造成什么影响。要想击败我军,他只有一个机会,断我粮道。”
“现在粮道由张辽和留手且末的一万士卒看顾,精绝主力在此,哪里还有实力去短我粮道?”
田丰深吸一口气:“看得见的敌人是不可怕的,看不见的敌人才是可怕的。”
“你的意思是我军内部出了问题?”
“这个不好说,精绝军队驻扎于此必有依仗,我们小心为上。”
这个时候实在没有什么蛛丝马迹黄佳成也只有小心戒备,以防有变。黄佳成对西凉兵的忠诚有绝对的信心,只是他没有办法保证每个人都是忠诚的。
后方急报“报,后方有变。鄯善国主叛变,断我军粮道,鄯善大军骤然发动,直袭且末王城。”
一听到这个消息众将一下相顾失色,田丰倒是很冷静,上下一看,只有黄佳成还保持那一份从容。田丰心下暗赞果然有大将之风。
黄佳成押下众将,开始了发号施令。众将见黄佳成从容镇定,胸有成竹又带来了巨大的信心。我们是在西凉战神的麾下作战,有这样的统帅怕什么啊。
黄佳成决定大军回师,先以且末城为根基打通粮道,稳固后方再图进攻精绝。“田公,你看还有什么补充的事宜嘛?”
田丰笑着摇摇头,他很欣赏黄佳成这份尊重。黄佳成做出的部署已经很完备了,却依然征求他的意见,这样的态度…………似乎给黄佳成效力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汉军开始徐徐撤退,这时候精绝国的大军可没有汉军那么多顾忌,他们总是趁天黑发动突袭,虽然他们的战斗力不如汉军,但是他们给汉军带来很大的麻烦。
汉军一路退到莫勒且河渡口,正在渡河的时候精绝大军发动了疯狂的攻势,他们舍生忘死的冲击汉军断后部队。黄佳成亲自断后,他也发觉了精绝大军的异常,以往的攻势从没有今天这般拼命。
精绝人呐喊着冲上来,仿佛死去的不是他们自己,被射倒的继续向前爬,被长枪捅成了刺猬,被砍成碎片。死去的精绝军队不计其数,但精绝军依然前仆后继,让汉军的断后部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黄佳成感觉不对,果然西南方向一阵烟尘滚滚,似乎有大军快要赶到。斥候禀报来了一支军队,打的是小宛国旗号,看样子来者不善啊。
看着大部队渡河还需要一段时间,黄佳成咬牙,一定要顶住这些追击的军队,否则大军就危险了,当下聚拢断后部队,看着剩下的勇士们。
“弟兄们,我们的后方有叛军断了我们的退路,我们的前方有无数大军追杀。今天这里恐怕要成为我们的葬身之地了。你们怕不怕死?”
不怕。怕个鸟,老子死也要多杀几个。就是就是,死也要让这般胡人知道我汉人的厉害。下面传来的是嘈杂的应和声却没有人胆怯,没有人退缩。
“我西凉的子弟兵个个都是英雄好汉,不管是在中原还是在西域,都是我西凉好男儿的埋骨之所。今天就让他们知道我汉家儿郎的威风。”
不一时,小宛国军队到达,果然是对汉军发起了冲击,尤其是里面的一部骑兵尤其难缠。兵力的差距,长时间的厮杀让汉军体力消耗极大,断后的部队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这个时候只有七成的部队渡过了河,黄佳成和断后的部队杀的是血染争衣。眼看着一个个战友倒下死去,他们只有奋力杀掉敌人为同伴报仇,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是自己倒地死亡之时。
这个时候的汉军将士们已经很疲惫,但是再疲惫他们也要坚持,他们要用生命抵挡住这些豺狼,掩护自己的战友撤退。不断的有士兵倒下,无数士兵身受重伤依然奋战不止,抢断了,抢刀砍;刀飞了,有拳头,手臂被砍断了,扑上去用牙咬。
所有的士兵们都杀红了眼,他们忘却了伤,忘却了死亡。他们只有不停的杀敌直到死亡为止。只是却无法坚持太久,敌人也不要命的冲击,让汉军很难坚持。
黄佳成也杀红了眼,突然旁边一名年轻的士兵合身扑到黄佳成身上,他代替黄佳成承受了数只利箭。看着年轻的战士渐渐失去了生气黄佳成忍不住想仰天狂叫。
那是一张多么年轻的脸庞,不过十七八岁,还有大好人身却在这里丢掉了性命。看到射在他身上的箭支黄佳成头脑一下冷静了下来。匈奴人的箭支,匈奴人最喜欢这种箭。
在看在阵前四处突击的那支骑兵黄佳成一下明白了,这些阴谋却是匈奴的人在里面穿针引线,怪不得,怪不得会这么巧合,自己大意了。
这时候断后的部队已经岌岌可危,黄佳成却依然死战不退,别人劝他后撤他都不应。旁边奔来一条大汉:“君乃西凉之首,绣愿代君以亡。”却是军司马张绣。
黄佳成无奈在亲卫护卫下渡河先行,张绣说的有道理,自己已经不是那个孑然一身的人了,整个西凉都需要他去主持,他不能在这里死拼。
没有渡河的步兵第七营,也就是张绣所在的步兵营。在齐齐向黄佳成行礼后转身有序的投入了断后战场,一千五百名士兵,和他们的都尉宁山一起冲入断后的步兵第九营那支离破碎的防线,暂时稳住了断后战场。不用语言他们都知道自己执行的是必死的任务。
步兵第九营已经被打残了,都尉骆田阵亡,军司马詹怀阵亡,现在是百统鲁长在指挥战斗,可是他们依然死战不退,为大部队的渡河争取足够的时间。
大军过河后毫不停留直奔且末王城而来,断后的步兵第七营,第九营很难幸免了。士兵们可以愤怒,但是黄佳成必须冷静,他是主帅,他的决断直接影响着全军的生死存亡。他也必须下达这些残酷的命令。
整整三千人就这样扔在了莫勒且河西岸,黄佳成的心在流血,此仇此恨必千百倍讨回。
大军赶回且末王城之时,鄯善国大军正在围城,还好有张辽统带的一万汉军在城中,形势并不危机。黄佳成闻报安心不少,若是且末王城有失,那真是前无去路,后有追兵,那样就完蛋了。
黄佳成放缓了行军速度,今夜给鄯善军一个惊喜,复仇之路就从这里开始吧。汉人的勇士用鲜血浇灌了西域的土地,只是没有十倍百倍的西域人和他们作伴怎么可以。
半夜汉军突袭进了鄯善军军营,尤其是三营骑兵犹如三把尖刀,所过之处腥风血雨。随着冲入的步兵更是黑夜中的死神,不停的四处收割生命。城内张辽也应时杀出,里应外合,直杀的鄯善军血流成河。
鄯善军本以为情势在掌握中,防备非常松懈。却被黄佳成利用了他们懈怠的机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进鄯善军大营。一边放火,一边砍杀四处逃散的鄯善军。
鄯善军主帅吐岩才刚刚搞明白被偷袭就被冲杀进来的张辽一戟刺死了,到死他才后悔,为什么要穿着的这么华丽啊,半夜中也能一眼被认出来…………
主帅被杀,到处都是放火杀人的大汉士兵。这些让鄯善大军完全崩溃,没有大将能震住场面,对于死神,是人都会害怕。黑夜中不知道汉军来了多少人,他们得到的情报是汉军还在被精绝小宛国追杀,那里会想到汉军有如天降一般夜袭大营。
鄯善大军就这样被里外夹击,被汉军杀的鬼哭狼嚎,四散奔逃。
而精绝小宛的追兵现在还在两百里外,等他们等到消息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想救援也救援不及了。
等他们来的时候汉军已经脱离战场进入且末王城了,只剩下满地的残肢断臂,鲜血死尸以及处处冒火的营帐辎重了。
追兵内一个黑袍大汉仰天长叹,如此的布置都被汉军逃出生天,再想绞杀他们可是难了。可汗为了这次投入了多少力量,太可惜了。
只是看看身后这些兵丁,他也明白指望这些兵丁和缓过气来的汉军作战那是有死无生的。北匈奴在西域暗中部署多年的力量今日一下暴露无疑。
精绝王却是脸色灰暗,这次失败随之而来的报复是可怕的,汉庭这个庞然大物不是他们能抵挡的,要不是这些北匈奴人,他又何来如此胆量和汉军对抗,这些匈奴人可把我害苦了。
同样的心思也在小宛主将心中翻滚。本以为大汉无力西域却没想到会来如此骁勇的军队,莫勒且河边那些汉军的顽强已经深深的让他们恐惧了。
是打还是逃,这就成了他们的问题了。只有一点是可以确定,投降的话他们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