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三国:西凉铁骑席卷天下 > 第24章 董卓乱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郭嘉留在了西凉,不过他现在最多的事情是在西凉学宫读书,和书生们谈古论今。至于西凉的政务他并不太上心,反正现在有田丰,蒙明打理暂时也不用他插手。

    西凉的政务已经走上正轨,数年的休养生息,西凉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在的西凉人丁兴旺,鸡犬相闻。驰道的修建已经贯穿了整个西凉,西凉的商路空前发达。

    在灵渠的滋养下,无数良田被开垦出来。几年中虽然也有旱灾的发生,幸好并不严重,总的说来算是风调雨顺了。现在的西凉可以说是兵强马壮,士民殷富了。

    中平六年,汉灵帝刘宏这位爱财如命的皇帝终于舍弃了他的大量金钱死了。少帝刘辩登基。

    只是这时候刘辩年纪还小,何太后临朝听政,大将军何进与太傅袁隗辅政。

    何进对十常侍这般宦官是恨之入骨,早就想诛杀掉他们。但是何太后却不允许,他也就没了办法,他的一生荣华富贵都是靠何太后才有的。他真没力量违背何太后的意思。

    他手下的袁绍这个时候却出了主意,您是大将军啊,掌管天下兵马。现在您可以诏命诸侯的军队来洛阳啊,他们都听您的啊,等这些大军到达那这些宦官要杀要剐还不是随意了。再说一旦大军到达,何太后他也得掂量下分量。还不是一样得听您的。

    何进觉得有道理,就命令前将军董卓进兵屯驻关中上林苑,东郡太守桥瑁进军城皋,又让武猛都尉丁原火烧孟津,威逼何太后诛杀宦官。

    何太后却依然不愿意,这些人都是支持自己的,怎么能随意杀掉,再说他们也是都有一定势力的。要为自己所用。

    这一下何进可是和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一时间却没了主意。总不能公然和何太后对抗吧,虽然是他妹子,但是毕竟是太后了,这小皇帝可是听太后的。

    这一拖就拖到了八月,宦官们看形势越来越危急,决定先动手了。

    何进接到诏命进宫见太后,他也不怀疑。毕竟是自己的妹子,却不想这一趟进宫成了他最后一次……

    何进进入皇宫后,宫门随即关闭。他刚出不远,四下里一下涌是无数甲士把他包围在中间,领头的张让,段硅阴森的笑着。

    “你们做什么?造反吗?”何进一见形势不妙急忙大喝以期望引起何太后的注意。

    “你不用喊了,何进,这附近是不会有别人的。你处心积虑的想杀掉我们,恐怕你想不到有今天吧。给我杀。”

    一声令下四下甲士围上来一阵砍杀,可怜何进大将军身首异处,就这么被砍死了。

    外面何进的亲兵感觉不对了,怎么这么长时间了大将军还不出来。派人进去却全被黄门拦住不让进。只好用笨办法,一起高喊“请大将军出来,有紧急军情禀报。”同时火速派人去通知西苑八校尉准备武力抢人。

    结果喊了好一阵子,何进的头却被扔了出来。里面太监高喊“何进谋反,已经被杀。尔等还不早降。”

    这个时候刚好八校尉之一的袁绍带兵赶到。一见何进被杀,怒火上冲。

    “弟兄们,大将军被那些死太监害死了。这些宦官一定是挟持了皇上。这群大逆不道的贼子,杀了他们,救出皇上,为大将军报仇。”

    说完袁绍领兵杀入皇宫,这些宦官们哪里是对手。两下就被打开宫门,西苑士兵一路杀入皇宫,但凡看见宦官就是一刀砍死。

    冲到皇宫里却找不见了小皇帝刘辩。十常侍这些人什么都不行,耍阴谋逃跑那可在行的很。

    此时洛阳内以皇宫为中心开始了一场混乱,宦官们也是有一定势力的,在他们控制之下的和禁军开始了乱战。都是汉军,打起来也不好分辨。往往是打了半天才发现是自己人打自己人…………

    大将军何进死了,十常侍不是死了就是跑了,小皇帝又被挟持了,可谓群龙无首。那些乱糟糟的士兵又没有人能约束,洛阳这样大乱了。

    被何进召唤而来的几路诸侯得报纷纷挥军奔洛阳而来,这么大的动静都得到消息。快点去救驾啊,天下之功,最大的莫过于从龙登基和救皇帝性命了,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放过。

    董卓的河东军首先发现了少帝的踪迹,一路急追。这些普通人哪里跑的过士兵,更何况还有那些四条腿的骑兵,不一会就被追上。

    宦官们看到被追上在跑不掉后无奈下投河自尽,要他们以小皇帝刘辩性命为要挟他们实在没那个胆量,再说那有没有效果也难说。

    可怜的十常侍至此不是死亡就是失踪,曾经权势滔天的宦官集团倒塌了。值得一提的是段?多活了几天,因为他在兵荒马乱的逃跑中被黄佳成的暗卫系统悄悄的抓了,这个时候都在跑路,也没人去关系旁边是不是少了个人。

    自从黄佳成在洛阳救了韩令媛母女后就答应帮她们报仇,现在母女俩都是他的人了,他也吩咐洛阳方面找机会把段硅绑回西凉,让韩令媛母女报仇。

    这边董卓救下少帝刘辩军队开进洛阳,这下他是身价高涨,这救驾之功都落在他身上,他的野心更是膨胀了。再加上何进死后他的部队又被董卓控制了,他的实力更是庞大。

    他女婿李儒不断献计献策,他的实力在进京的诸侯中是实力最强大的,只要他能逼退桥瑁,丁原。控制西苑禁军。那么洛阳就是他的天下了。

    桥瑁还好说,只是这丁原不好弄啊。这段时间里丁原已经和董卓已经发生了数次冲突,丁原一点也不把董卓放在眼里啊。

    丁原的兵力和势力都要比董卓少很多,可他一点也不怕董卓。他手下的骑都尉吕布和他统带骑兵是丁原信心的源泉,吕布骁勇善战,他统带的骑兵更是战力非凡。要是打起来他绝对有信心打败任何人。

    董卓虽然恼怒,可他暂时也没有什么办法。吕布和他的骑兵董卓见识过,他也清楚手下没有人能打的过吕布,这就成了他的心病。想干掉丁原就必须跨过吕布这条大山,可他这边却没什么什么人能和吕布对抗的。

    就在他忧心的时候他女婿李儒又来出主意了,吕布此人,可以收买过来为自己所用。

    听到这个论调董卓动容忙问:“如何收服此等猛将?”他也很想收服这样骁勇的将领。当年他就想收服西凉黄佳成为他所用,结果没成功而已…………

    “岳丈大人,就看您舍不舍的了。对吕布您可以开出高官厚禄,金银珠宝来诱降他。但仅仅是这些是不够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吕布此人身高十尺,力大无穷,但一直没有能与他匹配的好马。一个武将对于好的战马是没有免疫力的。”

    “你说的是赤兔?”

    “正是”

    这下董卓有点犹豫了,赤兔马这匹宝马在他偶然得到后爱若珍宝。现在要让出去确实有点心痛,不过狠狠心,要成大事岂能贪小节?

    当下同意,让李儒亲自去办,李儒见成功了就携带大量珠宝和赤兔悄悄来劝降吕布。

    果然吕布对于珠宝金钱并不在意,只是听到官爵时有点意动。李儒见吕布有所松动,当下甩出杀手锏——赤兔马。

    吕布看着这匹神骏的宝马,心下怦然。他一直没有一匹合适的战马,这是他的一块心病。他挑选过无数好马,只是没有一匹能适合自己的马。这匹马不正是自己多年寻找的嘛。

    当下吕布答应下来,他本来就已经被高官厚爵所吸引,再加上他梦寐以求的赤兔战马。他便投靠了董卓又能如何。

    听到这个消息的董卓大喜过望,李儒这边眼珠一转又出了坏主意。吕布拉过来了,他手下的骑兵呢,那也是让人眼红的事情啊。干脆让吕布把丁原杀了,一下把丁原手下的兵丁全部弄过来,士兵在这个时候谁也不会嫌多的。

    吕布自己本来不想杀丁原,再怎么说丁原也对他有提拔之恩。但是既然决定效忠董卓那么就没什么可说的。丁原,你的头颅就作为我的晋身之资吧。

    在吕布的帮助下董卓顺利的控制了丁原的部队。桥瑁听到这个消息吓的星夜启程,打不过,我跑还不成。董卓这贼小厮太狠毒了,在他旁边实在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

    消除了城外诸侯军的隐患,董卓开始把手伸向西苑禁军了。毕竟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大军阀,很清楚军队的重要性,他想要控制洛阳必须控制军队。

    现在大将军何进死了,西苑禁军各自为政。没有了统一的指挥,其中只有八校尉之一的袁绍控制了大部分西苑禁军。毕竟他家族名望很高,可以提供很大的帮助。

    但是现在的洛阳不是名望高就管用的,实力,兵力才是决定一切的。袁绍虽然有一定的兵力但是完全不能和董卓相比,更何况禁军现在内部也还在分裂状态。

    只是董卓控制了丁原的军队后有吕布坐镇,更是肆无忌惮。禁军不能团结,如何能对抗董卓。董卓则是各种手段都使出来,分化拉拢,暗杀等等阴谋铺天盖地的。

    袁绍部下也有进言让袁绍先下手为强的,可袁绍畏惧董卓,那家伙太狠了。曹操和袁绍俩哥们一合计,现在实在不是董卓对手啊,强行对抗只有死路一条。不行就走曲线救国的路线吧。

    于是袁绍,曹操两人假意投靠了董卓。至此,董卓已经控制了整个洛阳,他开始肆无忌惮,野心膨胀,专横跋扈,闹的洛阳一片乌烟瘴气。

    现在的洛阳成了董卓的地盘,在朝廷上董卓也飞扬跋扈,不把任何人放在眼中。

    可偏偏都拿他没有办法,人家手里有兵啊,谁也没实力能压住他。甚至小皇帝刘宏都不在董卓眼里,毕竟他董卓手下的士兵可不是摆着看的。只要他董卓不公开造反,那是谁也拿他没有办法的。

    董卓自持有大功劳,威逼小皇帝加封他为太尉。这也就罢了,毕竟洛阳的兵力都在他的掌握下了,太尉就太尉吧,封了便封了。

    却不曾想,董卓得寸进尺,要爵位了。这有什么办法,现在少帝刘辩和何太后几乎成了董卓的傀儡,不听从又有什么办法,只有封董卓为?侯。

    可紧跟着,皇室的苦难更是深重了。董卓这家伙开始夜宿皇宫,x乱后宫.这下可可怜了那些后宫里的如花女子,那个被董卓看上了就难逃虎口了。

    更别说先帝留下来的那些妃子,全部被董卓收入囊中,予取予求。可怜的汉灵帝刘宏,死了以后都不的安生,这头上的绿帽子一打一打的被董卓戴给了他…………

    群臣对董卓的行为是敢怒而不敢言,敢直言的人大部分都被董卓随便找个罪名杀掉了,现在朝廷上下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让董卓略有忌惮而已。而这点忌惮只是让董卓不杀他们而已,却没有任何改变。

    汉少帝刘辩在何太后的指示下悄悄发了不少诏命命令各地宗室诸侯来京诛灭董卓。可惜这些诏书还没出皇宫就被董卓的人截了下来。

    董卓一看,勃然大怒。好大的胆子,要不是我董卓当时救了你们,你们母子能有今天,现在翻脸和自己作对了。那不是找死嘛,何太后啊,本来以为你是太后我对你客客气气,可不想你这么不留情面,咱们看看这洛阳是谁的地盘。

    董卓带着大批士兵直接来到了太后寝宫,围了起来,他自己和李儒进去见太后。本来见太后是需要太后传召的,可惜现在…………

    “大将军忽然来见哀家,有何要事?”何太后一见董卓气势汹汹就预感到不妙了。

    “太后,有人要谋害臣。这下可如何是好。”一见董卓在那里装模作样,何太后心中一凉,完了,事情败露了。

    看着面色惨白的何太后董卓哈哈大笑:“太后,你可曾想到过会有今天。当初若不是我董某救出少帝,你那里有今天的地位。现在却反过来想害我,可惜了。”

    何太后这边也算坚强,一旦事情暴露,董卓断不会放过自己,那便死了吧,也省得看着董卓为非作歹。

    董卓一见何太后闭目等死,心下一计较:“太后,你毕竟地位尊崇。刀斧加身不祥,安心的去吧,下辈子也别和我董卓作对了。李儒,赐太后鸩酒一杯。”

    可怜何太后就这样被董卓一杯毒酒毒死,对外还宣称是急病暴毙。

    “岳父大人,这太后被我们杀了,这当今皇上却成了隐患啊。”李儒又开始和董卓说起了这些阴谋,毕竟这些是他作为谋士必须帮董卓考虑的。

    “他一个娃娃能翻起什么浪来。”董卓根本不屑汉少帝……

    李儒只是摇摇头:“我们杀了小皇帝的亲生母亲,他现在没有办法,可以后却会一直记仇。对我们总会不利。”

    董卓想想也觉得有道理:“你的意思是把小皇帝一并杀了?”

    “不,皇帝不能杀,那是天家贵胄。我们只能废了现在皇帝,另立新帝。您还记得当时救少帝的时候一起的那个少年陈留王刘协。”

    “你说我们立刘协为帝?”

    “不错,这样一来,您不但是救驾的功臣,还是扶助刘协登基的从龙之臣啊。他本来就只是一个弘农王,永远也无法登上皇位。现在您把他扶上大位,那他难道不感谢您。有了这个挡箭牌,您还不是这天下真正的主人?”

    一番话说的董卓热血沸腾,天下共主啊。那是一个多么崇高的地位,自己想都没想过。这么一个机会真的就在自己面前了,怎么能不心动。

    “好,就如此行事。”

    这个时候的董卓在洛阳可谓一手遮天,他纵容手下的士兵奸淫掳掠,无恶不作,洛阳百姓怨声载道;朝廷上骄横跋扈,肆意诛杀反对他的大臣,惹起了各地豪门世家的巨大反感,哪个世家没有自己人在朝廷中枢啊。可以说他已经得罪了天下一大半的人。

    这个时候他又要强行废除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新帝。一下惹起了众臣的不满,积压了很久的怨气一下都爆发了。

    废立皇帝,那是何等的大事。能让你董卓一手遮天不成?群臣滔滔,群情汹涌。一场大风浪就这样在洛阳展开了。

    可惜董卓手握军权,这些如狼似虎的军队可不是好说话的。现在但有反对董卓的人站出来,晚上就会有一群士兵上门。第二天不是声音消失就是面孔消失。

    可以说被董卓弄的是人人自危,个个担心。除了皇甫嵩,蔡邕,袁隗等一批人在继续和董卓大唱反调外,其他人都闭上了嘴巴,嘴巴还是没有刀子狠啊…………

    董卓见基本都镇压完毕,便强行把刘协立为皇帝,选良辰吉日登基。称为汉献帝。

    九月,汉献帝登基大典浩大展开,这时候的董卓已经自己给自己升官为相国,加九锡之礼,见君不拜,持剑入殿。完全的把皇权踩在脚下。

    这时候才九岁的刘协能有什么办法,他是一个完全被董卓操控的傀儡啊。

    就在登基大典展开之时,以蔡邕为首的一帮士人却抬着汉灵帝刘宏的灵位直闯登基大典,外面甲士一见先帝排位一时不敢阻拦,让这帮人浩浩荡荡的就冲进大典现场。

    为首的蔡邕大喝:“董卓逆贼,你倒行逆施,x乱后宫,谋朝乱政,今日又擅自废立皇帝。你的罪行真是诛灭九族也不为足。”

    蔡邕他今天是豁出去了,他们这派清流手上没有什么力量。要不是因为自己女婿是西凉刺史,手中实力强大,自己早就被董卓派人收拾了。

    但是现在董卓擅废皇帝,这天下清流士人岂能不言不语。随后他就纠集了一批清流士人抬着汉灵帝的牌位今天来破坏登基大典。

    董卓一看也气的直发抖,外面当值的真是一帮废物。怎么让这些人进来搅局了。当即喝令旁边的士兵把这些人赶出去。

    蔡邕面对一拥而上的士兵们只有高举汉灵帝排位,大喊:“先帝灵位在此,谁敢放肆?”

    皇帝的威慑力还是很大的,即便是死了的皇帝一样有威慑力,吓的这帮士兵一个个的也不知道该不该上前。

    那边董卓一声大叫:“蔡邕,我一直给你留了面子。你别给脸不要脸,你真当我董卓的刀不快吗?”

    蔡邕对董卓的威吓却只是微微一笑,从容淡定:“你的刀很快,但你的刀封不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你这个小人贼子。你的刀吓不住天下人的胆,你倒行逆施,总有人取你性命。”

    董卓这边是暴跳如雷,一声令下“给我杀。”

    这下士兵们看到主帅暴跳如雷也不敢犹豫了,举刀就砍。冲进来的几百个士人哪里是这些士兵的对手,不一会就被砍的身首异处。他们倒也硬气,没人逃跑,不一刻,就被杀的只剩下一个蔡邕了。倒不是蔡邕有多高的身手,只是他背后有西凉黄佳成,一般人还真不敢杀他。

    “董卓,你个禽兽。你如此放肆,必不得好死。你个屠夫……”蔡邕一边骂一边冲撞士兵组成的人墙,可惜他根本冲不破人墙。

    董卓被他骂的七窍生烟,他一个武夫,言语上哪里是蔡邕的对手:“张济,给我杀了他。这个混蛋,我要把他千刀万剐。”

    旁边的李儒慌忙阻止,可惜暴怒中的董卓谁的话也听不进去,命令张济杀掉了蔡邕。可怜一代大儒,忠肝义胆,就这样身首异处。

    登基大典因为这些人的死也只有草草了事,反正只是个仪式,只要刘协当上皇帝就行了,管他有没有仪式呢。

    汉献帝登基,改元初平。大赦党人。

    这些也是董卓听从李儒,伍琼等人的意见拉拢人心的举动。毕竟他得罪了太多的人,收拢人心是很必要的。

    只是可惜他的暴行太厉害了,这样的措施是弥补不了的。荀爽,陈纪,韩融这样有名望的人都是被他逼着出来的,也不会真心效忠他。

    接着他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韩馥为冀州牧,刘岱为衮州刺史,孔岫为冀州刺史,张邈为陈留太守来收拢人心,只是他想不到的是人心一旦失去又那里是那么好收拢的。

    曹操,袁术这些人一听闻登基大典上的事情,也震惊无比,赶紧逃离洛阳,回到地方上招兵买马以准备讨伐董卓。这般国贼不诛灭实在是天理不容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