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真不想当昏君 > 第16章 筹钱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西南总督陶谦在皇帝的召见下前往京城,他一路心情忐忑,不时查看着西南受灾各地的情况。生怕对答有差池。

    等他抵京,连口喘气的时间都没有,直接被叫入养心殿面圣。当他进去就被里面的阵仗吓了一跳,六部尚书来了两位,鸾台宰辅来了一位。

    还有一个年轻人穿着五龙白玉袍,正是当朝太子李赫。陶谦急忙拜道:“微臣见过陛下,太子殿下。”

    “爱卿快快起身,连夜舟车劳顿,辛苦了吧?”

    “臣不辛苦。”

    在西南道,他是封疆大吏,二品大员。可是在这应天府,他这个看起来很大的官职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因为常年不在京城,所以很难把握京中动向。看职位他要比应天府府尹高出一个大品级,但随时面圣就是人家的特权。这是他们这些地方官员难以企及的。

    所以人们常常说,不管在外做龙做虎,来了京城都要夹起尾巴做人。

    “西南灾情,让朕彻夜难眠,今召你进京,就是为了商议此事。”

    “微臣不能替皇上分忧,请皇上恕罪。”

    “那是天灾,非人力所做,不怪你。”

    “陛下圣明!”

    陶谦心中的石头落地,看来皇帝没有治罪的打算,他还算是皇帝的宠臣。

    “不过,天灾也不能不治,如今太子和工部商量出一套彻底解决汶江的方案。所以请你回来,协助他们。”

    陶谦眼神中闪过一丝诧异,太子?不是无能且懦弱吗?他怎么会有这样的点子?一定是皇上把工部的方案加上了太子上,真是舐犊情深呐。

    “臣定当全力以赴。”

    “好,余尚书说说你们的方案。”

    余勤向前一步道:“经水部同僚一致讨论,我等给出的方案是将浮云山炸出一道口子,让汶江水能进入蜀地平原,再在江中修建两处分水堰以分洪、灌溉…”

    “不错,这么快能搞出方案,你们水部有大功!”

    “全靠太子殿下提点。臣不敢冒领天恩。”

    李成明赞许地看了李赫一眼:“都不错,等洪灾结束,挨个封赏。”

    其实这真不是余勤巴结李赫,因为开山凿口、修建分水堰的位置都是李赫标出来的。而且得到了水部一众官员的肯定。不然他们也不会这么快搞出方案。

    余勤接着说道:“此等工程规模庞大,臣预估三年完成,每年耗资约五百万两白银。”

    听到如此花销,李成明的眉头拧成一块,不是他大乾出不起这个钱,实在是边境吃紧。如若在修建之时,匈奴来犯,那这个惠民工程可能会变成亡国工程。

    “户部今年能拿多少银子?”

    户部尚书娄敬南向前说道:“回陛下,赈灾已经花了不少钱粮,加上应急之备,军需。户部只能出五十万两,余尚书说的五百万两实在是拿不出。”

    李成明脸色更加难看,他一个皇帝居然也要为钱而烦恼。不过娄敬南说得确实不假,户部不可能将底裤都拿去给西南修水利,这不现实。难道这个惠民工程只能作罢?

    这时,娄敬南又说道:“此工程功在万代,利在千秋,若因银钱之事不做,实在是让人痛惜。微臣觉得太子既然全权负责此事,不如让筹钱之事交予太子。太子有惊天之才,此事一定手到擒来。”

    在一旁安静地当个吃瓜群众的李赫:什么鬼?怎么忽然就把搞钱的事弄到老子头上了?

    李成明偏头看向李赫:“太子,你怎么看?”

    当然…笑着接受了!李赫心中有一万匹草泥马在愉快的奔腾,他挤出一道笑容:“为父皇分忧,儿臣愿领此差事。”

    不答应,意味着在皇帝这刷不了好感度,没有好感度,那意味着登基遥遥无期。要是李赫是皇帝,他第一件事就是把娄敬南给抄家了,看看这个户部尚书家是不是真没有余粮。

    “好,你能如此,朕心甚慰。筹钱之事便交给你全权负责。这段时间也可等洪水退去。”

    李成明满意地点点头,他没寄希望于李赫真能筹出四百五十万两白银,那可是大数目。等时间一到,便从各地财政挤出一些银两支援过去。

    至于为何要多问李赫,就是为了看他敢不敢担当。更深一点,李成明还想看看李赫有没有手段。

    李赫又问道:“父皇,此事是不是无论儿臣用何手段?”

    “只要不触碰大乾律例,随你怎么办。”

    “好。”

    李赫嘴角微微上扬,有你这句话,别说四百五十万,就是一千五百万,小爷都给你弄来。

    户部尚书神情肃然,他没想到太子会接招,他同样也不相信李赫用正规渠道能筹到钱。

    所以他会派人死死盯着李赫,只要有一点差错,他的奏本就会到达。这可不是之前的小打小闹。以此为他的恩师顾亭林复仇。

    剩下的会议,李赫就没有参加。因为他的任务从总督赈灾变成了筹集工程款。

    回到太子府的李赫是一筹莫展,这个昏君系统并不能将国运转化为钱财。如何用合法手段搞钱成了一个难题。

    李赫在纸上写着“卖官,受贿,卖国”,只要一抬笔,脑子里都是违法乱纪的方法。

    那句“赚快钱的方法都在刑法里”的话果然没有骗他。李赫想得头都要秃了。

    这时,魏凤歌端着一杯热茶走了过来。她已听说李赫被委托的任务。作为太子的贤内助,她必须要做好分担的义务。

    李赫接过茶,很香,不苦。他不懂茶,只有这两个评价。李赫问道:“你知道谁有钱啊?”

    “贪官啊。”

    贪官,确实是头肥猪,逮到一头大的,没准能让朝廷少收两年税务。可是这么短的时间,他从哪找一个贪官啊,而且还是贪污百万两白银级别的大贪。

    “还有呢?”

    “嗯…,商人啊,他们身份低微,钱却不少。”

    商人,是个好主意。每一个商人都富得流油,只是大乾等级分明。士农工商,他在最低。

    虽然有钱,但地位太低。连家徒四壁的寒士都看不起他,因为他轻易就能参加科举,从而一步登天。

    而商人连同他的子侄想要获得参加科考的资格,那可比唐僧取经,困难重重。远没有榜下捉婿来得方便。

    李赫记下商人这个筹钱目标,接着问道:“还有吗?”

    “和尚啊~”魏凤歌咯咯笑道。

    “啊?凤歌,你莫要开玩笑。”

    自策论过后,李赫明显感到魏凤歌对自己的态度不一样了,更加亲昵。

    “我可没开玩笑,应天府有句话,京城一半是皇上的,另一半是相国寺的,那些和尚看着清贫,手里却有大把土地…”

    看来无论在哪一个时代,和尚都是有钱的主。李赫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在纸上大笔写下“商人”“和尚”四个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