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们原先已经开了十亩地,这附近的荒地不小,若想全部把它们开出来,一天两天是不行的。不过好在如今崔愿的身子已好,他一个人就可以顶她们两个人。一家人早出晚归,渐渐的,那一块山脚的荒地便被他们开出来了。沈青荷粗略算了一下,大约得有五十亩地。
冯氏虽说不怕苦不怕累,可到底没什么见识,她见开出的地太大,便担心起土地税的问题。
“咱们家只这几口人,如今这么大一块地,光缴税都不知道多少银子了。”
沈青荷却不这么认为,要知道在现代,土地是多么的珍贵。于是便安慰冯氏:“娘别担心,咱们先把地开荒出来,往后想种什么便种什么,若是怕忙不过来,咱还可以雇人来帮忙。”
冯氏瞪大眼睛:“还要雇人?”
“是啊,从来只怕没有土地,有谁会怕土地多呢。”沈青荷笑着宽慰冯氏。
“娘,我相信嫂子。”崔月见冯氏还是不放心,便在一旁笑道。
那厢崔愿正在忙着把杂草和树叶混在一起,烧了用来做肥料。冯氏心中还是不放心,便问崔愿:“阿愿,这可行吗?”
崔愿额头上布满细汗,他擦了汗,对冯氏笑道:“娘且放宽心,她必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再不济,还有我呢。”
冯氏这才心中大定,见崔愿对沈青荷的态度比先前好了许多,她心中欣慰,笑道:“既然你相信小荷,那娘就不担心了。”
“如今你身上的毒也解了,你和小荷也该给家里添个娃娃了。”冯氏眼见两人还没什么动静,便催着崔计,她现在最盼着就是抱孙子了。
崔愿看了一眼和崔月说笑的沈青荷,她言笑晏晏,哪儿还有当初那尖酸刻薄的样子。只是一码归一码,他又不能和冯氏明说他与沈青荷之间的约定,只笑道:“我有分寸,娘别操心。”
“娘怎么不操心呢,娘就希望你儿孙满堂人生圆满。”冯氏见他顾左右而言它,心中不满,生儿育女是大事,她怎能不操心。
“娘放心,我心里有数。”
冯氏皱着眉头,见他不打算说下去,便也住了嘴。但这件事就在她心中生了根,沈青荷的肚子一天没有动静,她就一直惦记着。
“我………”崔愿犹疑不定,他虽没打算和冯氏坦白他和沈青荷的关系,但他担心冯氏会找沈青荷说起这事,思虑一番他还是交代冯氏:“此事我有计较,娘便不要和她提了吧。”
“你知道疼媳妇是好的,娘就依你。”冯氏不知原委,只当他疼媳妇。崔愿和沈青荷感情和睦,她自然乐见其成。自那赵师傅说了沈青荷可保崔家世代繁荣,她就深信不疑。她如今怎么看都觉得沈青荷是好的。
沈青荷不知道,崔愿已经在暗中帮她解决了影响婆媳关系的僵局。那厢冯氏把崔愿和沈青荷的事放下后,便又操心起崔月来。
眼看崔月已经十五,过了年便十六了。先前因为担忧崔愿的身子,冯氏没心思替崔月相看人家,如今家里日子越来越好,她便想着替崔月找个婆家。
崔月好不容易过了几天好日子,听到冯氏要替她找婆家,吓得她不知道说什么好。
“先前因你哥哥的病,娘怕你被人欺负,便没给你找婆家,如今咱家的日子好过了,娘一定给你找个好的。”
崔月羞红着脸,低声撒娇:“我不想嫁人,我想多陪陪娘。”
冯氏握着她的手,慈爱笑道:“傻孩子,你也不能一辈子陪着娘,女人终究是要嫁人的。”
崔月咬着唇无法反驳。她不知道自己能嫁给什么样的人。
冯氏和沈青荷说了要替崔月相看婆家后,便很快的托了媒人打听。沈青荷看着才十五岁的崔月,心中叹息。见她情绪不高,便拉了她问道:“阿月想要嫁什么的儿郎?”
“我………我也不知。”崔月低着头,闷闷不乐。
“那便先看那媒人寻了哪些人家,咱再从中挑选,直到你满意为止。”
崔月乖巧的点头。她前些年跟着冯氏和崔愿一路逃亡,直到去了大庙村才安定下来。她心中从未想过嫁人,可这话是万万不可和冯氏说的。
“别担心,嫂子会帮你的。一定让你嫁个中意的郎君。”沈青荷笑道。
“嗯。”崔月一向信任沈青荷,听了她的话,这才安下心来。
时间渐渐到了夏末,天地间的热气慢慢褪去,田野上吹起了微凉的秋风,地里的稻子也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进入秋收的月份,朝阳才初升,田野上便都是劳作的农人。早起的村民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大家脸上带着丰收的喜悦,汗水湿了衣裳也不在乎。
崔家只有二亩地,一家人只用一天的时间,便把田里的稻子收割完。沈青荷那片小小实验田,也收了一小袋稻谷。她小心翼翼的把那杂交水稻捧回家,用簸箕装着晒在院子里,谁都不让碰。这第一次试验能不能成功,就看它们了。
崔家收了那二亩地的稻子,余下的时间,沈青荷和崔愿便带着一家四口来给郑大壮家帮忙。郑大壮家人口并不多,老的老小的小,幸好有崔家帮忙,这才赶着时间把田里的稻子都收上来。
收了稻子,接下来便是土地税了。大离国的土地税是一亩地一石粮食,崔家那二亩地,只收了五石粮食,加上他们开荒的那十亩地,他们需要交十二石的税。可他们的地只收了五石粮食,沈青荷看着这数字都傻眼了。
不得不说,这大离国的土地税非常高。这让她下定决心,无论多难,都要种出杂交水稻。
因着崔家那十亩地是开荒出来的,赵里长先前答应过沈青荷帮她争取少收税。待到收税时,赵里长便找了林县令说明情况,那林县令见是沈青荷,便应了下来,只收崔家一半的税。
官府鼓励开荒种田,原也有减税的先例,可先前崔家收获高产量的土豆,西河村的村民还记得,便有那些嫉妒的人不服气。这不服气的人中,就属王剑闹得最凶。
“凭什么,大家都是种地的,为什么他崔家就能少交税?”等林县令回去后,那王剑便带着几个狐朋狗友来闹事。此时只有赵里长和几位衙卫在,他更加的壮了胆子,在那扯着嗓子问道。
“开荒种田,原本就有减税的先例,况且这是县令大人亲自批的。你若是不服,可找县令大人说去。”赵里长在西河村还算有威望,可这王剑仗着身边有几人壮胆,便不把赵里长放在眼里。
“哪一门子的先例?都是辛辛苦苦种地的,谁不都一样吗?”那王剑光着半边膀子,不服气地说道:“崔家先前收了那么多的那什么,土豆?对土豆,人家哪缺这点儿粮食呢?官府也不能不顾咱们老百姓死活,这也太不公平了。”他看向围观的村民问道:“乡亲们,你们说是不是?”
西河村的村民们都知道这王剑是什么德行,围观的人群没有人接他的话。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