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仁宗遗嘱:其实朕还有个儿子! > 第20章 我这是为了您好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十章:我这是为了您好啊

    在诸位大臣目瞪口呆的眼神里,赵琮再从袖子里摸出来一本。

    “这就是,我写的关于盐税律法改革奏折。”

    赵琮将奏折拿出来,递交到了赵怀的手里。

    等到几个大臣回过神的时候,纷纷有些焦急。

    李定沉沉道:“太子殿下年幼,有这样的心是好的,可律法之事,不是这么简单的。”

    赵琮转头反问:“李中丞觉得孤写不好?”

    在赵琮反问出这句话的瞬间,朝堂上的局势陡然变得有些剑拔弩张起来。

    贾昌朝暗骂李定是个蠢货。

    这不是将太子往新派的怀抱里面送吗?

    如今太子尚未登基,到底亲和哪一派还不好说,如今与太子交恶,这不是将太子的好感给提前耗尽?

    李定头很铁,作为御史中丞的他,以善谏成名。

    不过他忽略了一件事。

    他忽略了,面前这个赵琮,很记仇。

    “只是认为太子年幼,应该多为读书明理才是,撰写律法之事,尤为尚早。”李定双手将笏板往前一竖。

    摆明了就是一幅‘我是好心劝谏,你不要不识抬举’的样子。

    赵祯也不动声色的皱眉,开口道:“既然太子殿下都已经写了,不如诸位臣公一起听一下如何?”

    “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指出来就是。”

    他还是很相信赵琮的。

    李定脸色微微一遍,正色道:“官家,岂因儿戏而怠朝政?”

    这几乎就是指着赵琮的脸说‘你个小屁孩,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赵琮也冷笑起来。

    他不是一个很极端的人,不过这李定老儿三番两次用言语辱他。

    这很过分。

    韩琦等人对视一眼,纷纷看到了各自眼中的窃喜。

    这李定是在找事啊。

    “儿戏?什么是儿戏?”赵琮脸色漠然,问道。

    “用朝会时间来做课堂上的事情,这不是儿戏?”李定声音大了起来。

    赵琮冷笑:“李中丞就这么肯定,我赵琮写不出好的律法?”

    李定目色直视赵琮,一幅悍不畏死的模样,他一幅苦口婆心的样子:“殿下,您久居乡野,难以想象律法之严谨!”

    “绝不是几句闲言碎语就可以概论的,你当下该做的,是好好读书,以备将来可以继承这大宋国祚!”

    “至于律法,还是交给老臣们效劳吧!”

    李定,典型的就是那种口口声声为了别人好的人。

    将自己的意识和主观判断强加在别人的身上。

    这就是李定这种人。

    李定说完,一些臣子也纷纷附和。

    宋祁,宋痒两兄弟都站出来了。

    一个礼部尚书,一个参知执事,这两人一开口,顿时就有种尘埃落定的意味在里面。

    就连赵祯,都不得已要慎重考虑一番。

    “臣等以为,李中丞是危言耸听。”

    韩琦等人这时候毫不犹豫的站出来支持赵琮。

    李定大怒:“韩稚圭,你住口!”

    韩琦冷笑:“李中丞,既然你也知道太子殿下乃是将来继承大统的人,那为何不要太子殿下接触政法之事?”

    “口口声声在这里说儿戏,你是将官家置于何地,将我大宋储君置于何地?”

    “难道,我大宋的储君,是个不懂法的储君?”

    此言一出,满堂大惊。

    李定脸色一白。

    赵祯也是护子心起,顿时觉得有些怒火。

    朕是大宋官家,朕的儿子将来时大宋储君,如今还是太子的时候你李定就这么压着他!

    那将来继承大统,你李定不是更得仗着自己的身份压制我儿子?

    不得不说,韩琦几句话,就让赵祯一下子心里不舒服起来。

    赵祯脸色一黑,平静的脸上地下藏着的是波澜暗涌。

    “既然太子写了,那就念来听一下,太子作为储君,律法之事,还是该过问的。”

    赵祯的话也已经很清楚了。

    李定还想开口,却被身边的宋祁拉住。

    在赵祯的授意下,赵怀站在台前,开始念道:“盐税国营法。”

    盐这个东西,说起来并不稀奇。

    特别是在沿海地带,从商周时期就开始有百姓直接煮海水晒盐,内地则是有盐湖和盐井进行卤水炼盐。

    前唐时期,朝廷并不管控盐的产销,允许私人制盐贩盐。

    到了唐玄宗时期,国家财政紧张入不敷出,才选了盐这么个百姓都会吃的东西来收税。

    而在唐时期,盐的赋税短时间达到了惊人的三千万贯!

    即便是在如今的大宋,也达到了一千多万贯。

    明清之时,盐税更是朝廷税收大头中的大头,天下最有钱的,就是南方的盐商。

    赵琮的律法,首先是从根源上要解决滥制青盐的事情。

    由百姓制盐,卖给朝廷。

    总体分为,民制,官收,随后商运,商销。

    将环节分开,不要商人搞一条龙的垄断,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控制。

    对于各地的盐场,必须要进行政审审批其经营资格,获得经营资格的盐商,拥有开采权和制作权,但是没有销售权。

    这个环节,叫民制。

    随后,他们的盐一分不差的交给当地盐铁司,由盐铁司来销售。

    当然,这其中,就会扣除一部分的税收。

    这样一来,就避免了私盐的产生。

    此为,官收。

    还有一点,就是商人承包的盐场会有挂牌,挂牌就代表了这篇盐场的归属人,归属人可以转让,可以继承。

    归属人就是法人,法人就是负责人,盐场一旦出现贩卖私盐的情况,负责人首当其冲受罚。

    当然,办牌得贵,并且一年一查。

    这样一来,可以短时间就再次征收一大笔钱。

    由朝廷出面成立一个专门的盐务部门,负责天下盐务,各地州路设立衙门,主管盐务。

    盐场的盐产出之后,由衙门的人清点存库,统一调配到州府集中仓库,这时候,就是卖盐。

    盐引这个时候,就出现了。

    在赵琮的解释下,大臣们也明白了这个盐牌和盐引的区别。

    盐牌是开采资格,而盐引,是贩卖的资格。

    商户从衙门交钱购买盐引,在此时,就必须按照税法缴纳税款。

    比如一百贯的现钱,可以得九十贯价钱的盐,这十贯钱,就是税收。

    拿着盐引,可以去天下各地提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