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仁宗遗嘱:其实朕还有个儿子! > 第38章 西夏战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三十八章:西夏战事

    听到赵琮的话,三个正在讨论的宰相也纷纷愣在原地。

    他们也听明白了赵琮话里的意思。

    莫非那陶家小女做的考题,还有什么了不得的地方?

    “我去寻来!”富弼起身,头也不回的朝着殿外走去。

    很快,富弼手里拿着卷子走了回来。

    大宋如今的纸张多是黄纸,宣纸那都是稀罕玩意。

    要知道,一般的民间使用,大多数用竹简的还不少,黄纸那也是国子监这样的地方才能用得上。

    包拯和韩琦两人围了上来,开始对着上面的答案指指点点。

    韩琦看了许久,指着其中关于西夏出兵理由答案道:“陶温灵的推断是,由于前年出使西夏的使臣犯了礼仪上的争执。”

    “西夏怨恨在心,故而出兵。”

    说到这里,韩琦负手抚须,哼了一声。

    “若是此言是真的,那刘元瑜简直该死!”

    包拯面色也有些凝重:“稚圭你在西夏人手里吃过亏,你认为西夏此次出兵,可是为了这个原因?”

    康定年间,仁宗赵祯倍感西夏强盛,故而命夏竦为陕西经略使,韩琦,范仲淹为副使经略陕西一带。

    不过当时的西夏景宗李元昊以一手声东击西将韩琦和范仲淹玩弄了一番。

    韩琦当时也上了头,不听范仲淹的劝解,自己带着五万将士追击西夏军队,结果在好水川遇到李元昊主力埋伏。

    那一战,宋军大败,五万将士死伤多数。

    这也是韩琦为官多年以来最大的黑点。

    韩琦脸色微微有些难看。

    韩琦沉声道:“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战之后,西夏军队士气大盛。”

    “我也早有预感,西夏不对善罢甘休!元昊虽死,可亡我大宋的西夏人大有人在。”

    “或许,礼仪上的事情,只是一个引火索。”

    富弼这时候缓过了气,说道:“大顺城到边界线可有些距离,途中经过的县就有两三个,说不定都已经被西夏人给劫掠了。”

    “此等大仇,不可不报!”

    三人对视一眼,接着看着那考题。

    考题上,对于西夏的对敌之策也有详细阐述。

    西夏军队战马居多,骑兵冲锋能力强。

    加上西夏环境艰苦,士兵体能过硬,骁勇善战,正面敌对,恐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正面上,应当重防守,重工事,坚壁清野,垒土墙防止骑兵冲阵,用拒马,绊马索等工具让骑兵不具备冲阵的能力。

    必要时,甚至可以挖坑,断桥来阻拦敌军。

    随后,以小股作战部队,扰乱敌军的中军大阵。

    西夏是出兵方,他们的供给线更长,小股部队不断的毁坏他们的供给线,采用灵活的战斗方式来加剧敌人的内部消耗。

    并且,可以联合邻邦,实施合作打击。

    不得不说,陶温灵的笔法上佳,加上对战役的分析,几个宰相也看的很是入迷。

    韩琦看到最后几句话,先是惊醒。

    随后震撼。

    最终,脸上换上了狂喜之色。

    包拯浅笑不已,抚须道:“好一个巾帼娘子!”

    他看了看韩琦和富弼,问道:“二位,认为如何?”

    两人对视一眼,眼中已有定计。

    韩琦道:“那就各自出力吧,国库没钱,咱们这几个相公,可是要负大责任的。”

    这事儿说起来和他们四个关系也不是很大。

    但是没办法,在其位谋其政,国家收入上面向来都是谁当政谁头疼。

    这边,赵琮去了自己的东宫衙门。

    东宫里面是有衙门的,由于赵琮归来,东宫重启,一系列的东宫属官空缺也要填补上来。

    除却最为东宫六傅,东宫詹事府,以及其他官员,如今最为重要的,就是盐税司的官员。

    其实明眼人也都看得出来,盐税司那就是官家给太子殿下练手的,将来太子继位,这盐税司的人那可都是太子的心腹。

    不过在官员的选择上赵琮却让所有人都惊呆了。

    他选择了已经被贬官的徐志中。

    国子监一案,贾昌朝亲自出手处置徐志中,徐志中被贬官,原本要回老家的。

    结果被太子给捞了回来。

    这是在挖墙脚啊!

    到了东宫,赵琮见到了正在组织仆役打扫官衙的徐志中。

    “老徐,怎么几日不见,脸色这么差了?”赵琮笑眯眯的问道。

    徐志中上前行礼,几日不见,确实是脸色苍老了许多。

    “老臣……,多谢太子殿下。”徐志中有些无奈。

    贾昌朝给他的惩罚极重,他如今在士林之中名声极差。

    也有人说他徐志中投靠太子,成为太子的座下忠犬。

    但是徐志中也知道,这事,不怪太子。

    要不是太子殿下,他现在估计还在拖家带口回老家的路上。

    “行了,别说谢了。”赵琮摆手:“盐税司最短时间就要开始开工,第一步就是规划商家挂牌的事情。”

    “开封府剩下的挂牌还有一些,你以盐税司官员的名义,组织一场拍卖会,就在汴京城白马大街的‘借东风’举办。”

    “具体的事宜都在册子上,这是你上任的第一件事,我也不希望你给办砸了。”

    赵琮将册子转交给徐志中,自己则是揣着手进了东宫。

    徐志中老泪纵横,跪拜赵琮的背影。

    大声喊道:“老臣定不辱使命!”

    进了东宫,赵琮才发现其实东宫也没什么好的地方。

    都是砖墙的院子,看不到半点景色。

    唯一可以看到的景致,就是大院子中间的几株梅花。

    王英苏南带着宦官早已等候在此。

    赵琮要搬到东宫,这是赵祯念叨了很久的事情,赵琮也算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答应下来。

    这地方,比起之前的府上,可是差了不少。

    赵琮也可以猜到,汴京城此时也肯定是流言蜚语不断。

    自己公堂暴打刘元瑜,虽然看起来自己行得正坐的直,但是传到民间,肯定自己还是无礼的那一方。

    谁叫读书人占据了太多的舆论资源呢?

    “主子。”

    曹正淳出现在了赵琮的身后。

    赵琮抱着手,靠在屋檐下的一根柱子上,打了个哈欠,有些懒洋洋的道:“办好了?”

    曹正淳点了点头,单膝跪地,沉声道:“一百三十人。”

    “哦?不错,那就开始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