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仁宗遗嘱:其实朕还有个儿子! > 第68章 西北,蔡襄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六十八章:西北,蔡襄

    野火帮的覆灭只是一个开始,汴京城这样的帮派不少,每个帮派都占据着一个地界。

    三天宵禁的时间,足够陈刀带着人清扫一部分实力较为强劲的帮派。

    中午时分,赵琮从早朝上下来,脸色有些不好看。

    到了福宁殿,赵祯坐在殿外,晒着太阳。

    殿外的大校场上,几个小公主正在欢声笑语的奔跑着。

    走到赵祯身旁,赵祯笑呵呵的道:“看你脸色不太好啊。”

    赵琮抱着手蹲了下来,也和赵祯一样看着不远处的几个小丫头,疑惑道:“听说您最近喜欢看戏?”

    前些日子的那些大理来的戏团被赵祯留在了宫里。

    这些时日,赵祯也经常在宫里看那些戏团演的戏曲。

    赵祯点了点头:“异域来的戏曲,总归还是有新鲜感。你母后就觉得没意思,看了一次就不想看了。”

    “要不怎么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赵琮嗤笑一声。

    “怎么,政事上遇到麻烦了?”赵祯还是问道。

    赵琮叹了口气。

    “今日早朝上,吵了一上午,户部账目上没钱,可工部,礼部,兵部都差了一大笔数目。”

    “就连司农寺今年给百姓们发放的粮种都不够数目。”

    “我本来想着,没钱,就想办法开源嘛,就提出以朝廷的名义收商税,可结果全部把枪头调转到了我身上。”

    商税,多么诱人啊。

    大宋经济贸易发达,海上交易也是频繁,若是可以征收关税,买卖税,甚至是仓库费用,那岂不是可以直接解决这些麻烦?

    可不光是贾昌朝,李定这些旧派,就连包拯和韩琦出言阻止。

    赵祯也笑了起来。

    “你觉得他们太死板?”赵祯问道。

    赵琮叹了口气:“他们就是觉得这样抬高了商人的地位和身份,让他们读书人的金字招牌没那么显眼了。”

    “臣子们虽分为新旧派,可归根到底,都是读书人。”

    赵祯点头:“你能明白这点,我就放心了。”

    赵琮摊手:“没什么明白不明白的,他们要是继续如此,我就只有谋他们的利了。”

    赵祯微眯眸子:“你做好准备了?”

    “快了。”

    赵琮算是给赵祯打了个招呼,他没那么多顾及,和赵祯这个从小被读书人教育大的皇帝不一样,他对读书人没什么惧怕之意。

    名声?

    他赵琮最不在意的就是名声。

    赵琮有时候觉得,自己或许不是一个仁厚之人,应该是一个老农思想的人,什么特么的英明,什么功名利禄,流芳百世。

    和他有半毛钱关系?

    这一辈子都是白赚的,还有什么怕的?

    走到宫门口,回头看了看赵祯坐在殿外有些孤寂的身影。

    他确实是九五之尊,天地主宰,可他一个人坐在前面,身后的人都离得那么远。

    这种感觉,真的好么?

    回到东宫,苏南就上前道:“殿下,张仁来了。”

    赵琮笑了笑:“但愿这家伙给我的是好消息。”

    找到了在偏殿坐如钟站的张仁,赵琮还没开口,眼神通红的张仁就跪在了地上。

    “殿下,卑职有罪!卑职有罪!”

    听到张仁这有些声嘶力竭的嗓音,赵琮拉住他的手,问道:“怎么回事?”

    张仁咬牙,他的面色有些苍白,脸上胡子拉碴有些不修边幅。

    “殿下,贪!太贪了!”

    苏南站在赵琮背后,怒斥道:“混账,说什么胡话!”

    张仁被苏南一句话被喝醒,赶忙摇头:“不是殿下,是官!是那些官!”

    赵琮扶起张仁:“去,给他搬张椅子。”

    张仁战战兢兢的坐下,将怀里的那本账册摸了出来,颤声道:“殿下,一县之地,就贪了二百两白银。”

    “整个大宋,区域之中有铁矿的州县超过五十个,加起来贪墨的银两,超过五万!”

    “这还是只是账面上的出入,若是细算,恐……。”

    赵琮结果他手里的册子。

    册子上用朱笔写着那些地方的份额有出入,在地名后面都写着数目。

    第一眼看去,数目不算大。

    可赵琮知道,这是假账。

    大宋如今每年生铁产量在八百万斤左右,八百万斤,远远不及市面上每年流通的铁器数目,那就只有一个说法。

    偷造,偷卖。

    不光是百姓偷造,怕是连那些国营的作坊也在偷造,漏数。

    铁多了是好事,可铁要是不从朝廷这里过一遍,朝廷就无利可图。

    可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是单单清查就可以的。

    “将这些事情埋在心里。”赵琮警告了张仁一句。

    张仁点头。

    “去账房支一百贯,拿回去安置你的家人和买一座宅子,以后就在东宫任职。”

    张麻子是个人才,看得懂账目,也写的来账本,在大宋这样的人是极少的。

    张仁千恩万谢之后,喜滋滋的走了。

    赵琮回到了书房,眉头紧锁,为了铁矿的事情头疼。

    铁矿的税收肯定还是要收的,可是怎么收呢?

    是以民营官收的方式,还是全部官营?

    赵琮拿过一张纸,开始书写。

    ……

    西北,柔远城。

    战火已经弥漫了半个月。

    陕西经略使蔡襄站在残破的柔远城城头,脸色阴沉如水。

    快挺不住了。

    这是他此时脑子里面的的念头。

    柔远城两三万人,现在剩下不到一万三千人。

    李谅祚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钱养的这两千铁鹞子,那些重甲骑兵就跟山岳一般镇守在那里。

    逃不出去,其他的援军也进不来。

    “张定山,你再不来,我蔡挺就死在这了。”蔡挺两搓八字胡跳动着,他幽幽叹道。

    他也不想死啊。

    可西夏人的攻势太猛烈了,每天一场攻城战,从不早退。

    城里房屋拆了,石板也拆了,全部拿来抵御西夏军的攻城。

    城外,什么暗沟,陷阱,拒马,更是做了无数,虽然起到了效果,可也只是暂时的。

    空气中,弥漫着西北之地的黄土气息和一种腥臭的气味。

    整个柔远城的上空,因为燃烧尸体而聚集的黑色瘴气仿佛遮盖了这片天空。

    这些尸体,不光是宋军的,还有西夏人的。

    “经略,定边军高义城那边的消息传进来了,他们遇到了西夏军的抵抗,如今在延庆一带对上了。”

    蔡襄撇嘴,不屑的笑了笑:“指望他们?”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