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琮儿,你继续说!”
赵祯已经彻底停下了筷子,还吩咐一旁的中书舍人拿起纸笔开始记载。
赵琮道:“汴京城乃是皇城,人口聚集超百万之众!历朝历代,没有哪个朝代可以达到这样的人口密度。”
“而这样巨大的人口密度,就需要足够多的物资来养活汴京城的百姓。”
“柴米油盐,皆在此列。”
“这样巨大的量之中,盐已经转为了官运,而作为头筹的柴却是一直由城外的樵夫提供!”
“父皇,你可知道,汴京城周遭的树林,都已经砍伐殆尽?纵观前唐时,关中长安也曾有这样的情况,人多了,资源耗用的就多!对咱们周边的破坏也就越大。”
“在这样的条件下,儿臣就想着有没有一种方便好用,还用节约木柴的东西,思来想去,便想出了这个蜂窝煤!”
赵祯一拍大腿。
“好!我儿想的周到!”
赵怀取来堪舆图,是汴京城周边的地形图,绘制的还算是详细。
“诶,你们两个,好歹吃点东西啊。”曹丹姝拉住起身的赵琮,有些嗔怪道。
这时候赵祯才笑道:“哦,差点忘了,还没吃饭呢。”
三人重新坐下。
赵祯端起饭碗,笑道:“秀女都已经进宫了,这些时日你没事就多去那边逛逛。”
曹丹姝提起这事也来了劲,笑意盈盈的道:“这次选进宫的都是良家女子,好几个当朝大员的千金,琮儿可要好好选选。”
“模样母后都看了,都是万里挑一的美人,还有几个江南来的,琴棋书画都是上乘。”
“诶,既是选秀女,多选几个也无妨!咱们这一只人丁不兴旺,你可要多生几个。”赵祯很是霸气的抬手道。
老赵家有三个支脉。
一脉就是太祖脉,是太祖赵匡胤的后代,不过如今都还比较低调,说是夹起尾巴做人也没什么错。
另一脉就是赵祯这儿,太宗赵光义一脉,如赵曙,赵允言,都是这一脉的成员,这一脉如今是皇室正统,成员也不少。
还有一脉,不在中原。
在西北。
这一脉是赵廷美,原名赵匡美的后代,赵廷美是赵匡胤和赵光义的四弟,赵光义登基之后,曾意预谋犯。
当然,名义上说的是谋反,又有人说是得罪了宰相赵普,诬陷他谋反,究竟是什么也无从得知。
但是结果就是,赵廷美被贬黜,将爵位为涪陵县公,流放去了房州。
这一脉原本是没什么建树,不过赵祯仁厚啊,好歹是自己四爷爷的后代,又是一家人。
于是乎就封赵廷美的儿子,赵德文为魏国公。
据说如今赵德文都七十多了,还活得好好的。
但是若是单论太宗一脉的话,自然是赵祯子嗣最少,就赵琮一根独苗。
其他的几个全是女儿。
所以老赵也想硬气一回,让赵琮赶紧多生几个孙子,自己也好怼一怼那些表兄弟。
赵琮无奈的笑了笑。
还真是……,幸福的烦恼啊。
“对了,有个东西你看看。”赵祯想起了什么。
吩咐了赵怀一声,赵怀这才去将书架上的一封军报取来。
赵琮有些疑问,是西北战事出了什么问题不成?
打开军报仔细看了起来。
“这姑娘是个好姑娘,若是你当真喜欢,朕也不会阻止。”赵祯有些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
赵琮的人此时已经神游了。
陶温灵受伤,昏迷七日才醒来。
他此时心里有些着急,这是他穿越来这么久,第一次!第一次对一个女子这么上心。
自己当时就该拦住她的!
女孩子家家,去什么战场上?
赵琮没有接话,只是点了点头。
吃过饭,拉着赵祯谈了谈如何建造工厂,布置路线,销售煤炉的事情。
“你想要承运大宋入京的粮税?”赵祯有些意外的重复了刚刚赵琮的话。
赵琮点了点头:“这是有利可图的事情。”
“怎么个有利可图法?”赵祯问道。
“统一收,统一运!统一称!”
“用最好的船只,专人运送,可以将损耗控制在,半成!”
赵祯先是愣了一下,随后又霍然起身。
微微变声,有些颤抖道:“多少?”
“半成?”
他有些变声。
而赵琮却是正色道:“大宋官粮的承运一直是借用的商船,损耗控制在三成以内都算是正常,可三成,也就说一百石粮食有三十石变成了运输的成本!”
“这个成本,太高了。”
岂止是高。
赵琮根本就无法想象,大宋漕运的损耗会如此的巨大。
不过根据富弼的讲述之后,赵琮也明白了为什么。
归根结底,还是船的问题。
往返于大宋境内的船只,老船很多,而老船渗水是个不可避免的事情!所以这样就导致粮食很多会遭遇受潮和发霉。
而赵琮打算建造的大型船只,货舱在水面之上,根本不会浸湿,而且由于船只大,还可以兼备载人,运货等等功能。
听到赵琮这么说之后,赵祯大喜:“若是你真可以承运大宋的税粮那可太好了!”
“朕可因为此事头疼了不止一年两年了。”
赵琮笑眯眯的看着赵祯。
赵祯也微微收敛了下表情。
所以,以几成作为限额呢?
两父子对视,都看到了彼此眼里的狡猾。
赵琮也暗道,自己大意了,差点忘了面前这家伙可是皇帝,还是个不折不扣的仁君啊!
赵祯干咳两声,竖起一根指头。
“您可真是我亲爹。”赵琮差点一口血喷出来。
一成?
合着我费心尽力,就是为了那半成的油水?
赵祯有些不悦,坐在椅子上道:“都是为民办事,这是咱们父子的天下,你不是还有半成可赚吗?”
赵琮哭了。
“我的亲爹,你是没考虑过我造船,维护,雇佣工人的费用吧?”赵琮有些憋屈的说道。
赵祯脸色讪讪一笑:“这事……,也都是你花钱?”
太子爷翻了个白眼:“不然呢?”
赵琮起身,竖起三根指头:“三成,还是保持现状!”
“赚的钱我有大用!您也别问我干什么用,你看这次汴河边的事情就知道我有什么用了。”
赵祯想了想,脸色还是有些纠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