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仁宗遗嘱:其实朕还有个儿子! > 第121章 人人皆有私心,皇帝也是如此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百二十一章:人人皆有私心,皇帝也是如此!

    赵祯也果然不愧是飞白体的灵魂人物,对于飞白体的看重自然是无人可比。

    所以他就因为一张纸张,找到了赵琮。

    却没想到,面前的少年居然和自己如此相似。

    “是啊,那半年您经常派人送东西来,我还以为是谁有求于我……。”

    赵琮摇头一笑。

    “我一直有个问题想问您!”赵琮转头看着赵祯。

    赵祯好奇,笑道:“你有什么想问的?”

    赵琮用手扶着下巴,疑问道:“您是怎么一直保持和气跟那些人说话的?听说范希文和包拯当初都拉着您谏言,被说了一脸唾沫还不生气?”

    听到赵琮这问话,赵祯抚须笑了起来。

    “你觉得他们说话很难听?”

    “也不是!就是……就是觉得他们脑子不灵光……,要是条件允许,我或许会动手揍他们。”赵琮很是认真的诉说着这个有些奇葩的事实。

    确实这就是他的想法,要是条件允许,他或许真的会揍人。

    “我起初登基的时候,只是怕他们,寇公刚直不阿,不管是对待课业还是政务都是如此,我也没少挨他的板子。”

    “李复古吊儿郎当,却学识渊博,每每出口便是经典,让人佩服不已。”

    “王曾王相公更是直言不讳,不会给我在百官面前留丝毫面子,久而久之,我对他们都有了惧怕之意。他们为人好似竹子一般,刚正难折。”

    “可后来,我见过寇公在政事堂脱下满是淤血的脚踝,也见过他大灾之年以丞相之躯立扛百斤粟米。”

    “李复古国难之际散尽家财,大开府门接纳百姓,更是提供热食,将自己的厢房都收拾出来给伤员。”

    “王相公亦是如此,他们每每在朝堂上咆哮,我便是想到这些事,他们不是为了自己安稳,不是为了自己锦衣玉食。”

    “是民,是民驱使着他们的这些行为,难道要我去恨自己的子民吗?”

    赵琮明白赵祯的意思。

    将心比心,他算是做到了极致。

    而君臣之交,本就是如此。

    只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君王有多少?赵琮自认为自己做不到!是的,他做不到。

    他没有那么宽阔的胸襟,也没有那么体谅别人。

    “你现在不明白没关系,我只是想要劝劝你。”赵祯抓着赵琮的手。

    他郑重道:“人命之事,切记三思!先思而后行,行前而三思!”

    赵祯还是不愿意见人头滚滚的景象。

    “我还有个问题……。”赵琮挠了挠头,道。

    “说吧。”赵祯淡笑点头。

    “昔日范希文新政,您……,为何……。”赵琮话没说完。

    赵祯淡笑道:“为何飘摇不定?”

    赵琮点了点头。

    这是赵琮有些不解的地方,赵祯很欣赏范仲淹,这是毋庸置疑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两人的君臣搭档可是好的非同一般的。

    可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赵祯要在新政的问题上飘忽不定呢?

    他完全可以让范仲淹放手去干,干成了,仁宗之治将会成为千古佳话。

    而就算是没了,也可甩锅给范仲淹。

    赵祯抬头,笑问道:“那你觉得,我为什么放心让你去?意列抡?俊

    果然,还是这个原因。

    赵琮叹了口气。

    他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帝王就是帝王!

    他心胸再宽广,再伟大,都不可能容得下一个名声,威望,贡献大于自己的臣子!

    范仲淹,就是如此。

    若是新政成了,范仲淹将会一举成为大宋第一功臣,无人可出其左右!他将是朝堂上的风向标,常青树!这样的存在,不管有没有异心,都会让帝王不爽。

    诚然,赵祯确实仁厚,但是此事不是信任和仁慈就可以做到的!这是赵氏的国祚,他赵祯可以仁厚,却不能对自己忠心的臣子放任不管。

    而赵琮不一样。

    他是赵祯的儿子,骨肉,不管他这么做,糟蹋的都是赵家的江山,他赵祯在不死之前,有能力给赵琮料理这些一团糟的事情。

    人言可畏,这是一个很现实,很无奈的事情。

    这是赵祯的自私,也是赵祯的为难。

    他不能放任范仲淹任意为之,算是辜负了范仲淹的一片忠心赤胆!

    可为难的背后,是警惕,是对人心大势的恐惧,昔日太祖可就是黄袍加身上的位,谁敢保证不会有人再来一次?

    范仲淹的名声,已经够好了。

    已经好到连大辽人都对其称赞有加!活成这样,已经够了。

    再好就成圣人了。

    赵琮也明白了,自己的出现就是改变的赵祯的关键!

    “果然如此。”赵琮苦笑,确定了这个事情,让他的心里有些失落。

    赵祯不以为然,慈祥的笑道:“觉得朕应该是个仁厚的帝王,而不应该为了私利这么做?所以让你失望了?”

    “这倒不是。”赵琮果断否决。

    不是这个原因。

    人都会有私心,纵然是帝王也是如此。

    赵祯这是人之常情,没有半分错误!换谁来都一样。

    赵琮只是有些……,压力山大。

    对,压力,赵祯的信任,百姓的期望,范仲淹的后继者,如何不让他倍感压力?一个后世人,要继承先贤的脚步完成未完成的事情,说起来有些奇妙。

    “我与你说这些就是想告诉你,放手去做吧……。”赵祯郑重道。

    “完成范希文没完成的事情,这样一来,朕对他的亏欠也少一些。”

    ……

    汴京城,看似平静,实则暗涌汹涌,所有人都以为这是平静的一天,只是不知道风暴在凝聚。

    如今京畿道守军还有近十万!

    距离汴京城的通许镇,这里乃是禁军驻扎地,在此地的军营之中驻扎了两万五千人,为一厢!

    而此地驻军的厢指挥使,名叫钱文通。

    “太子要动军制?哼,你们这是鼓动我钱文通造反吧?”钱文通冷哼一声,微微有些不屑的看着面前的人。

    这读书人找到他,莫名其妙就说太子殿下要动禁军,他钱文通不是傻子,分明听得出此人话中的挑拨之意,这分明就是要他造反啊。

    “钱指挥,您可知道,太子殿下那一日在政事堂,提起了铁案的事情?”这读书人笑眯眯的说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