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吕诲指着张定山,质问道:“陈国公,敢问叛军五万余人,还有两万人去了哪里?”
张定山面色不改,一张国字脸直视着正前方,丝毫没有将吕诲放在眼里。
至于回答他的话?
想多了。
张稳健不可能回答他的,不光因为不屑,还以为这是太子的舞台,不是他扬威耀武的地方。
张定山,稳!
赵琮也沉声道:“吕公,一切疑问,孤会给你解答。”
“您多等一等,也无可厚非。孤觉得,您屁股下的位置,应该没这么烫吧?一时半会都坐不住了?”
听到这话,其余诸人的心情也沉了一些。
太子,这是怒了啊。
已经直言吕诲的德行不正,不适合坐在知谏院的位置上,刚刚那话,看似是在说让吕诲等一会,可实则已经说了更深层次的意思。
吕诲脸色一白。
他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坐在上面的,不是仁厚的赵祯,不是那个被人喷了一脸口水,都可以保持风度的仁宗!
他是赵琮,一个白活了一世,不在意名声的赵琮。
就以目前赵琮这些天的所作所为,在汴京城里面的名声已经越来越差。
叛军毁坏了许多民屋,不少百姓都对赵琮有所怨言,赵琮要是早点放人,他们的损失也不至于那么巨大。
可正是这样的赵琮,属于是滚刀肉,债多不压身,根本不在乎什么君贤仁治的美名,说炒了你,就得炒了你!
而这时候,苏南也领着人走了进来。
任宽和陈刀进来的时候,神色有些恍惚。
任宽还好些,可陈刀就有些不安了,曾几何时,他也有在小朝会诉事的一日?
面对主公,同样也是大宋金字塔最顶端的一批人,陈刀的心情有些激动。
两人行礼之后,便不安的站在原地。
“赐座。”赵琮道。
“不可!殿下,国事为重,还是请两位先行行事吧。”
朝堂赐座,这不是简简单单坐下就完事的,赐座就说明有功,有功就要赏!他们读书人,最看不得的……,就是武人封赏。
说话的,是文彦博。
而这时候任宽和陈刀也对视了一眼,随后两人同时将眼神看向了文彦博。
眼神就透露着一句话。
‘总有一天弄死你丫的!’
赵琮的脸色也陡然有些阴沉,淡笑道:“文相公,这不是小朝会!这是东宫,东宫之中,孤的客人,孤想让谁坐,就让谁坐!”
场面顿时紧张起来。
文彦博也有些慌了神,刚刚他的那句话纯粹是条件反射,作为读书人,谏言不让君上宠信武将乃是传统,赵琮若是过于信任任宽和陈刀,难保不会出第二个狄汉臣。
不过赵琮也着实是没给文彦博面子,一句话让其整个人都僵了。
不想听,不愿看,就出去!
又不是正儿八经的朝会,谁惯着你?
赵琮态度的强硬让陈刀和任宽顿时感动的稀里哗啦的,心里暖暖的,好似暖冬的阳光一般让人心里舒坦。
苏南搬来凳子,两人连忙谢恩坐下。
赵琮问道:“城外的战事如何?叛军可曾镇压?”
任宽看了看旁边那些脸色不太妙的相公,心里暗爽,拱手朗声道,声音都大了八度。
“禀殿下,城外叛军两万零七百人,已经尽数投降,战后清算还在继续,卑职守备司阵亡一千七百人,伤三千人。”
陈刀也沉声道:“卑职率的是百姓民兵,伤一千余人,阵亡八百余人。”
当听到陈刀带的是老百姓的时候,满堂诸公都呆住了。
百姓?
居然是百姓?
韩琦豁然起身,沉声道:“百姓?为何会让百姓参战?哪里的百姓有如此战力?战损居然比守备军的军队还要小?”
陈刀脸色一沉,抬头看着韩琦,问道:“相公这是什么意思?”
“你说那是百姓?”韩琦沉声问道。
陈刀点头。
韩琦惊呆了。
这一刻,他的心情有些奇特,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军民,军民……,这就是军民的雏形吗?
他看着赵琮,心里想到了赵琮曾经跟他说过的那些话,军是鱼,民是水,军民鱼水情。
而他,也真正的体会到了这种事情的魅力,真正的军民鱼水情,原来,是这样的。
“叛军,就这么解决了?”包拯低着头,喃喃自语。
文彦博也僵硬的坐下。
心情复杂之余,有些后悔。
非常后悔。
赵琮笑看着几位宰相:“既然叛军已经解决,那放人之事就无需再提了,按照大宋律依法处置叛军首领,绝不姑息!”
“禁军糜烂,京畿道所有禁军全部重组重新编制,孤亲自负责此事,预防再有同样的事情发生。”
“另外,铁案贪墨一事,锦衣卫接手,涉事官员,锦衣卫凭孤的手谕可以任意抓捕!”
“另外立即对军械监进行账本核查,连刺杀官家的兵器都出自军械监,可见其中的贪墨有多么巨大!”
一连串的话,将诸位宰相全部说懵了。
而韩琦也默默的坐在原地,有些激动。
众人都默默地坐着,认同了一件事情。
赵琮要做的事情,真的做到了……,而且,如此的干脆,如此的果断!张定山这枚早就埋好的棋子,也爆发出了自己的作用。
天神之姿扫清西夏战乱,又回防汴京城,解决了叛军。
如此一来,赵琮禁军在手,大权在握,满堂诸公,谁能提反对意见?
这就是,从一开始赵琮的算计!
自诸位相公离开东宫之后,关于西夏边境大胜,张定山回返汴京的事情也相继传开。
原先百姓们还不相信,可当他们看到城外已无叛军,全是禁军在巡逻的时候就知道,事情当真是那样。
叛军投降了!
东宫属官李福接手铁案,铁案的权利也成功落入东宫之手。
军械监落入韩维之手,韩维成为了军械监的话事人。
张定山和任宽也迅速下手,快速把控了汴京城全部的出入要道,开始清查汴京城的一切黑色产业。
禁军重新开始编制,将门起初还反对,可太子赵琮将他们全部宣到了东宫之中谈话之后,他们全部都沉默了。
赵琮真的做到了他起初说的那些话。
从入京到如今,短短不过一年,他真的将整个糜烂的禁军的贪污巨大的三司翻了个天!
“殿下,官家有旨意。”
北宋景佑八年十二月初一,赵祯下旨退位,由太子赵琮继承天子之位。
这一年,赵琮不过十七岁半,却在文臣迭起的大宋,以自己的绝代风华闯出了一片天地。
陶温灵最终还是没有回汴京城。
她留在了西北。
京城确实繁华舒适,可若是没有千千万万将士的牺牲,这所谓的舒适也不过是水墨泡影。
赵琮于登基一个月后,迎娶杜妍,并尊为皇后。
同时,大宋改国号为:景洪。
张定山掌枢密院,手握八十万大军,由于京中的整军速度极快,不到三个月,京畿道三十万禁军就被裁的只剩下十二万。
而这十二万,都是虎狼之师!
同一时间,韩维开始施行商税制度,与盐税,铁税并收。
景洪三年,太子妃张妍诞下一子,取名赵宏,封为太子。
同年七月,鲁卫拜大宋卫国公,因为他带着人,历时三年,建成了三艘巨大的福船,同时还给大宋军舰的建造积累的宝贵经验,成为了大宋船舶制造的祖师爷。
一时间,大宋国境之内欣欣向荣,各种政策不断,借着禁军的威压,赵琮有惊无险的度过了第一个最难的阶段。
并且,在大宋军械监之中,由赵琮亲自参与设计的震天雷,神火炮也开始投入生产。
韩琦彻底归心,富弼也很快调回了京中,负责政策的实施,范纯礼也在弘文馆大放异彩,写出了许多好文章。
而贾昌朝,赵琮也没有放弃让他继续发光发热,将其调去主管宣传部,开始研究报纸的生产。
欧阳修卸任枢密使,出任外交发言人,这家伙出口成章,又是个实实在在的读书人,身上的气质很好,他出任外交官,代表大宋的门面,也是相当合适的。
景洪四年腊月,赵祯驾崩,同年,李清照在民间名声渐显,成为了民间口口相传的第一次才女!只不过李清照在民间活跃几年之后,就消声灭迹了。
景洪五年,赵琮迎娶杨瑞娘,封贵妃。
景洪六年,边疆一大将异军突起,带着三万边军撕破了北方辽人的防线,而那领军的将领,名为岳飞。
“启禀陛下,辽国派来信使,申饬……。”
赵琮坐在垂拱殿,听到下首的韩琦欲言又止。
当即起身,沉声道:“宣!陈国公!”
“即刻调集京畿禁军,开拔北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