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新婚夜,带着空间皇后只想种田 > 第103章 权利的漩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今皇帝共有十七位皇子,最年长的已到而立之年,最小的十七皇子才五岁。

    大皇子乃皇后所出,嫡长二字都占了,按照惯例他早应当立为储君。只可惜大皇子长到十三岁那年染了重病,虽说后来治好了,但也伤了根本,整日需要汤药调理身体。因为这一点,无论皇帝还是朝臣都无意让大皇子做储君。

    剩下的皇子中当属二皇子和五皇子出挑,朝臣们也在为立二皇子还是五皇子为储君中争论不休,甚至分裂成了三派。

    一派支持二皇子,另一派支持五皇子,还有一派选择明哲保身,不参与党争。

    历史上因党争引起的动荡和变革已经屡见不鲜,无论最后是哪一方赢,流血和死亡都是不可避免的。

    老皇帝本性最是多疑,他也是玩弄帝王之术的一把好手,无人知道他对二皇子和五皇子更偏向哪个,好像对谁都不温不火,不冷不热。

    今年开春以后,江南一带有百姓递上来了联名状,状告梧州太守谎报税收,搜刮民脂民膏,把本来富足的梧州搞的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此时朝廷急需派一位可信之人去处理此事,而且最好位高权重,以对百姓彰显朝廷清扫腐败官员的决心。

    那几日的朝堂便成了二皇子党和五皇子党纷争的地方,俩派的人都极力主张让皇帝派各自支持的皇子去南巡。

    各自的私心暂且不说,二皇子党自然是想保梧州太守,自己主子去了也好做些文章,将罪责尽量减到最小,好歹能给这位钱袋子留条命。

    五皇子党自然是要置梧州太守于死地的,毕竟能让二皇子党少一员大将,说不定很顺藤摸瓜让二皇子背些罪责,何乐而不为。而且最后空缺下来的太守位子,还能让自己人填上,梧州可是一块儿肥肉啊。

    除此之外,只要办好了南巡这趟差事,无论在皇帝心中还是百姓眼中,都能获取一定的份量,对于登上储君之位也能添一把柴。

    可他们在朝堂上争吵了几日,皇帝迟迟不下决断,在众大臣都要打起来的时候,皇帝却轻飘飘一句话就将南巡的差事指派给了向来平庸的九皇子秦潇。

    皇帝这个举动一出,朝野上下没有一个人不吃惊的,所有人的目光都纷纷注意起了这位九皇子,想从过往中找到什么蛛丝马迹。

    难道说皇帝迟迟不在二皇子和五皇子中立储,是因为中意的人选其实是九皇子?

    对于秦潇来说,南巡这个差事无论放在谁身上都会高兴,除了他。

    他自然知道父皇让他去南巡不是因为有心选他做储君,更不是因为父慈子孝想给这个默默无闻的儿子一些权利。

    事实上秦潇在众多皇子中是个少有的空架子皇子,就连比他小的弟兄也都有几个差事在身上,但他一直都是闲人一个。位高权重这四个字,他和权重一点都不沾边。

    秦潇明白南巡对他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众多眼睛盯着他时,他无论怎么做都会是错的。

    就比如他查梧州太守一事便遭遇了种种困难,硬是花了四个月才把所有证据收集起,给梧州太守定了罪。

    这期间二皇子人多次上奏他不按章程办事,有办事不公之嫌。

    五皇子的人也多番上奏,让皇帝催促九皇子抓紧时间查证。

    面对这些奏章皇帝从来不理,只等他将证据整理齐上奏后,皇帝完全不给朝臣们再次上谏的机会,八百里加急给他下了旨意,对贪赃枉法的梧州太守的处理只有一个字,斩。

    秦潇不得不遵旨,但这一举动便彻底得罪了二皇子。

    皇帝下的是密旨,不知情的人只以为九皇子先斩后奏,二皇兄对他更是记恨了。还以为他和五皇子一党结盟,故意先斩后奏。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皇帝在朝堂上大力嘉赏了九皇子,并且将西巡和东巡的差事也给了他。

    这样一来对于皇帝有心立九皇子为储君的流言又被再次掀起,而且这次的可信度非常高,能把巡视全国的任务交给九皇子,这说明皇帝是对九皇子极其信任的。

    储君之位自然是要给信任和倚重的人。

    如果说之前各方势力只是猜忌九皇子秦潇,那么现在就开始将他视为眼中钉了。

    盯着他的眼睛越来越多,有耐心的人只等着他出错,然后再趁机将他拉下来。

    而没有耐心的,就像二皇兄,就已经在秘密行动要让他死在帝城之外,永绝后患。

    那皇帝呢,在局势如此险峻之时,他这么大张旗鼓的对一位皇子青睐,又不给他实权,会给他造成什么样的困扰呢。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他是最擅长帝王之术的人,也是站在最高位的人,儿子们的一切小心思又怎能逃过他的眼睛。他只不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秦潇现在面临的一切都是皇帝要他面临的。

    秦潇不过是他的一颗棋子罢了,他从来都不喜欢这个儿子,甚至对他多有防备,也许皇帝也希望这个儿子最后死于党争。而秦潇的死,也能为他抉择出最适合做储君的人选。

    至于选择心狠手辣的那个,还是隐忍不发的那个,或是某个不争不抢的,那就看他自己的想法了。

    秦潇在自己被指派南巡那一刻便猜到了父皇的用意,他内心除了凄凉,更多的是不甘。

    明明自己已经隐忍,而且无心参与储君之争,可最后还是被卷了进来,还是他的父皇亲手将他放入漩涡的中心。

    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俩条路,要么夹在党争之中被撕碎;要么参与进来,杀出一条血路,坐上那个位置,活下来。

    几乎没有犹豫,他选择了后者。

    隐秘的首次主动联系了他镇北大将军的舅舅,头一次接受了他的帮助。

    舅舅其实以前也悄悄联系过他,有时候信中会隐晦的提到要助自己登上皇位,但他从来没有回应,甚至那时候不希望舅舅联系自己。

    因为后来他知道了,父皇对他的防备其实就来自于舅舅,包括母妃进宫为妃,也是为了牵制舅舅,手握重兵的重臣自古以来没几个不被猜忌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