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四周看了看,“收拾的倒也干净,可见是个可靠的,家中还不算完全败落。这些年亏得你提供粮种,助我们屯兵,才有了今日。
如今皇上登了基,当年谋反之名可平。父亲他们也将回金陵。荣国府我会让人收拾出来,只是今日你们却还不能搬回。
兰儿如今已经十六,说起来也是不小了。又一路追随着皇上,也在战场上又些许功勋。就是封个品级略低的将军也不为过。
只是毕竟还算年幼,想要复我们荣国府往日荣光只怕不能服众。因此皇上要他明年秋闱重新下场,只等贾兰日后高中,才好重赐荣国府。”
李纨不在乎什么恢复不恢复往日荣光,只是有些好奇元春如今是怎样安顿?
这话却不好问出口。元春也不答,自行离去。
这一年春节,初一是皇上登基以来的第一个春节。
自古以来,皇权如何变更,都是侯门之事,与平民百姓无关。可如今这个皇上,几年以来,凡是经过的地方哪怕是灾区,只要他到,也都能长出比别处多得多的粮草来。
百姓安居乐业,一时奉为美谈。
大年初一,普天同庆。
这一日皇上立后。听说是当年皇上在北方打羌人时救下的女子,一直带在身边。此人出身低微,因此最是怜贫惜弱,皇上又见她与贾家故交之女长相相似。因此想到平民百姓与公侯贵户之家子女也有相似,境遇却大不相同。
因此特意赐她与自己同姓,立为皇后,以此警醒自己勤政爱民。
李纨知道,这人就是改换了名姓的元春。心中鼓掌,论起编故事,果然谁都编不过皇家。
同年,贾兰下场考中秀才。十七岁的秀才并不少见,也不能称为年少有才。可巧,因新帝登基,打破三年一次的秋闱,多加了一场。因此贾兰同年中举榜首,获得解元。
次年三月,贡院春闱,再获会元,一时名声大噪。
四月殿试,皇上亲自出题,主持殿试,贾兰再获第一,赢得状元之名。这一年,他也不过十八岁。
跨马游街,登殿谢恩!
“你虽年幼,可六年沙场,屡立战功,荣国公贾源当年之风。如今又连中三元,文武双全,世所罕见!
因此,复你贾家国公之名,你也算是不负当年祖上的荣光了。”
殿上有人议论
“十八岁的国公,委实太过年轻了些。”
“只怕名不符实了。”
“贾家当年,欺男霸女,全家流放,如今这么快又复了国公之名,只怕难以平民愤呀。”
...
贾兰也听到众人之语,跪下叩首朗声说道。
“贾府当年做事确有不妥,我大伯已服刑。是我家老祖宗舍了诰命之身,亲自上殿述罪,此乃大礼!只是我家太君为女子,因此不论功过!
如今四海升平,少见灾区难民。是因为我母亲,日夜劳心,培育良种,才有今日人人吃的饱的盛世。各位仓中之米,未必没有我母亲的一份心血。此乃大仁!只是我母亲也为女子,因此仍不论功过!
自五年前至今,姑苏林氏出才杰,众人皆知,林氏子孙多有贤名,遍布天下,躬亲为民。是我家姑姑当年舍了全部家财,予以扶持,此乃大义!若是换了其他男子,只怕早就青史留名。可偏偏我那姑姑,也是女子,至今仍没有人为她论过功过!
为臣年轻,国公之名却当之无愧。只因天下未有功名给与女子,功绩在此,这国公之名虽落在我头上,可确是我全家亲眷合力所得,怎么就担不起?”
朝堂之上,无人再做言语。
许是不服,但又不愿出头得罪新皇。
可总有一些年轻的,看过来,也在默默思索这番话。心中不知作何考量。
水溶在皇座之上颔首,“既然如此,那便为你母亲加封,一品荣国公夫人吧”
...
(全文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