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开局被长孙皇后偷我心声 > 第50章 众皇子教做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朝殿。

    李承乾带头,先是恭敬拜见李二。

    “孩儿,见过父皇!”

    “嗯…免礼!”李二抬手。

    他注意打量了一下几人。

    相比数十天前,样貌虽说变黑,变粗糙了,但是精神很多。

    双眼带着自信,不再像以前那么无神,游离。

    一身普通面料百姓装扮,身材魁得结实,不比从前锦衣玉带差多少。

    至少身体是好了,三个公主也不再柔弱,洋溢着青春朝气。

    这些不光李二能看来,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除开平时经常往驸马跑的几个大臣,其他大臣们对皇子们的变化,多少有些心惑。

    不过这样,找事的人,依旧能挑出刺来,低声议论着。

    “看看公主,皇子们都穿这样,跟普通百姓没什么区别。”

    “见陛下也不注重仪容,上服礼仪都学没了!”

    有御史之职的官员看不下去,走出来对李承乾等人发难。

    “微臣见过太子与诸位皇子公主殿下,你们面见圣上,为何不穿朝仪礼服?”

    来时。

    王牧交代过去情况。

    李承乾在王牧名师光环影响下,已经彻底改变,不再是那个骄傲自大,无所欲为的太子。

    他腰身笔直双眼清澈,不慌不忙,朗声回道。

    “父皇母后旨意未改,我现在身份只是平民,如何穿得朝服?”

    回答毫无毛病,御史郎没话好说,生硬找着理由。

    “这…这…那面见陛下也该穿着得体啊!”

    意思是你堂堂太子穿差了。

    这理由太差劲。

    李?性子要直接些,从李承乾身后站出来。

    “敢问这位大人,你可知道,我大唐平常百姓能有几套衣服?”

    能有几套?

    这话还真把这个御史郎问到了,他不知道,猜想道。

    “三五套衣有吧!”

    李?鄙视一眼,没在理御史郎。

    而是转头向上面李二拱手禀报。

    “父皇,老师带孩儿住过城外百姓家,孩儿亲眼所见,那家百姓衣少布短,冬暖夏凉唯有一套衣穿,还是用破布补了补的旧衣。”

    众臣们一听这话,莫名看着李?。

    这还是皇子吗?

    还是那个性格暴躁的齐王吗?

    住寻常百姓家,他也受得了这份罪!

    王牧那人是怎么教服齐王的?

    李?话语没停,转而说道。

    “再此,孩儿要参这名御史郎中,御史之职替父皇你监察百官,体察天下百姓,他却不知百姓衣穿几何,犯有失察之责。”

    “孩儿在此,肯请父皇名正典刑治其罪,用老师说的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

    “齐王你…!”御史郎吓出一身冷汗。

    正如李?所说,他失职了,无从反对。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

    李二露出欣慰的笑容。

    虽说他不知道什么叫红薯,但不妨碍他理解意思。

    他早就看这个郑氏世家御史不爽了,趁时手一挥,喝声道。

    “郑御史,你可知罪?”

    御史郎表情害怕,求助式的望向家族几人。

    他不想就此丢掉官帽。

    可他没得到任何回应。

    只能唯唯颤颤跪下,“臣……臣知罪!”

    “朕念你罪责不大,先回家休息下吧!”

    李二还是给了面子,没有重罚。

    李?收拾了人,撇了眼被带下去的御史,小退一步到李承乾身后。

    有人却不想这么放过他,郑家另外一名刑部郎中老者,站出来借题发挥。

    “齐王殿下,你现在自称平民身份,居然参奏朝臣,合理乎?”

    李承乾双眼一眯,他身后李泰低声道。

    “哥,这个我来。”

    李泰握手再胸,对刑部郎中老者,定声语气道。

    “合理!老师说过,万民是百官最好监督者,谁官当得好不好,平民百姓最有资格评判,这样吏治才能更明。”

    百姓监督朝臣?

    那些当官不干事的人,吓了一跳。

    那还得了,岂不是说老百姓也骑到自己头上?

    李泰这还不算完,转身拜向李二。

    “孩儿,请奏父皇!老师还说,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也可倾覆舟,应当加条大唐法律,百姓可以监督天下百官,发现不作为,鱼肉百姓者,可上长安城告御状,宫门禁卫不得拦截。”

    好吧,这是王牧想到登闻鼓的作用,大致讲给几位皇子听过。

    现在李泰,他按照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他说的轻松,听得文武百官犹如震雷。

    百姓告御状?

    还形成律例?

    那他们高高在上的地位还有用吗?

    好几个大臣急忙跳出来,惊恐万分道。

    “不可!”

    “陛下,魏王他在胡言乱语!”

    “此法不可行。”

    “刁民哪知朝政之事,民可告官那还不乱了套。”

    在他们看来,这是要打破阶级次序。

    李二听着这法子是个好方法,让天下百姓替他监督百官,吏治清明是肯定有效果的。

    只是此事关系重大,看了看下方满朝文武,大部分不会赞同。

    他心有不甘。

    哎,还是御弟眼光高。

    准确看出朝管要害,朕不服不行啊!

    李二有顾虑,轻轻挥手让李泰退下。

    “泰儿!你说得好,你说得对,民可载舟,亦可覆舟,这事儿以后再说。”

    这句金句名言,李二说得很深有体会。

    他哪里知道,其实这句话是他过后几年亲口道出,流传千多年,可谓是至理名言。

    后代每朝明君,无不把他这句话已做效仿。

    李泰并没有退回去,风轻云淡扫视群臣,加把火道。

    “父皇,老师说过,一个人面对困难,要有魄力勇往直前,民告官对大唐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应当定下律例来,要不然某些大臣吃着我李家饭,拿着我李家俸禄,做了对不起百姓的事,最后还是父皇你来挨骂,骂声多了,万民之潮水汹涌。”

    道理简单明了。

    李二听到心坎上,他知道尸位素餐者不少,败坏的正是他名声。

    加之听到是王牧说他要有魄力,内心本能不想被看扁,一双炯炯有神眼睛盯上长孙无忌。

    接受到威严的视线,长孙无忌暗暗叫苦。

    我的妹夫也!

    你怎么就逮着一只羊赶!

    这不还有几只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