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成权臣炮灰前妻后我靠种田逆袭 > 第108章 问鼎状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且等着吧。”安宁郡主幽幽得回了一句,放下了手中的棋子。

    等了这么些日子,终于快要盼出头了,眼看着殿试就在眼前了,只需再等上半个月了。

    这边江瑜和沈清和二人也回家了,当时出来看榜时,考虑到街上人多,他们让沈明和兄妹俩留在了家里,如今也该回去把这个喜讯告诉他们二人,让他们二人也跟着开心开心了。

    这消息传得比他们俩的步伐快,他们才刚走到巷口呢,就听见有人跟他道喜。

    “恭喜恭喜啊,听说沈公子中了会元啊。”一条巷子住了三个月出头,大家也都知道江瑜家中住了个书生,有人对他们一家跟熟悉些,知晓了沈清和的名字。

    一有榜首的消息传来,他们就比对了一番,还真是他们巷子里的沈清和啊!

    “沈公子真是才貌双全呐,殿试起码也能捞个探花当当。”这探花郎自古以来就是贡士学子中最俊朗的一个。

    状元和榜眼不一定俊朗,但探花郎定是俊朗过人。

    “何止啊,这沈公子的娘子也生得一副好相貌呢,可真是郎才女貌,天生的一对儿璧人。”这大娘嘴甜得很,也夸到了沈清和的心里,他脸上的笑容都真切了几分。

    “大娘谬赞了,我也不过是运气稍好,不少学子才能并不在我之下。”沈清和还是深谙谦逊之道,嘴上客套了两句。

    “沈公子这可真是学业和家庭双得意啊。”这个年代并没有什么人生赢家的说法,否则那人定是要陈赞沈清和一句人生赢家。

    “谢谢大家的夸奖,明儿我们亲自送些喜礼,大家都沾沾喜气儿。”江瑜一边朝着家中走去,一边感谢着大家的好意。

    远亲不如近邻,明儿她做些吃食分给大家,是个心意。

    原本在家里的沈明和兄妹俩也听到了消息,迫不及待地跑到沈清和面前,目光希冀地看着他求证,“大哥真的中了会元吗?”

    沈清和点了点头、

    “我就知道大哥肯定能中的!”沈韵眼睛亮晶晶的,从眸子里透出喜悦的光彩。

    今日这么大的喜事,江瑜特地买了挂小鞭炮来放,噼里啪啦的声响中,江瑜笑得灿烂,沈清和看了她一眼,也跟着笑了。

    这一回他们书院里同来的,除了沈清和高占榜首,韦玉安也考上了,虽然排名靠后,更是没有连中三元,但好歹是三关尽过,成了进士中的一员。

    因为殿试不在淘汰学子,所以贡士也是进士,只是少了最后一道关卡,少了圣上亲批。殿试只根据答题好坏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

    这其中答卷质量最受圣上青睐的被亲赐为状元,第二为榜眼,容貌俊秀又同具才情的为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剩下的三名考生,这回都落榜了。

    又过了十五日,春光越发惹人爱,录取的这二百名贡士,要去宫里接受最后殿试了。

    沈清和倒是松了一口气,终于,终于走到了殿试这一关。其实一路科举走到这里,心中倒是轻松了很多,今日一过,伴随他读书生涯十几年的科举一词也过了。

    殿试只考策论,由康盛帝亲自出题,考生卯时入殿,申时出宫。与其他科举环节不同,殿试是当场出成绩,考生无需回家等候。

    和往年一样,今年的策论题也是从本朝政务出发,今年考的是强军之策。

    沈清和看见题目的时候有些许意外,去年江瑜发现了红薯,今年有地遭遇了饥荒,很是发挥了一番作用,他以为会考农业。

    不过他并不慌乱,稍作思考就提笔作答了。一心想着为官报国,济世救民的人,自然是对朝廷各方面的政务都颇为关心,自有见解。

    而不是只跟着猜测的题目去准备答案,背上几篇前人或夫子作的文章。

    所以稍感意外但是并不会慌乱。

    殿试的考场就在宫里,更是由当今圣上亲自主持,康盛帝自己也对这三年选出来一批的人才十分看重。看沈清和气度沉稳,还特意往他的作答纸上看了几眼。

    这一看就有些移不开眼,沈清和先是分析了当今大烨军队的几条不足,一是军队人数少,二是军费吃紧,三是军事力量欠缺。

    对应这三条,分别给出了他的建议。可由各地民众自行建立非专业军队,农忙时就从事生产,农闲时就组织训练,可保自身居住平安,战时也可以并入军队作战,有一定作战实力。

    至于军费问题,在发展现有农业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可以鼓励各地驻军自己从事生产,比如自己种些口粮,减轻军费压力。

    军事力量方面,就是一要保证武器的精良,大力发展铸铁工艺,二就是要加强平时训练,三要重视将领的领兵作战能力,四就是可以把经过简单训练的当地农民军队当作军事力量的一部分。

    条理清晰,行之有效。

    康盛帝摸了摸胡子,目露赞许。

    其实当他在分析军队不足的时候,他就已经体现出了和旁人的不同,从思维上他是更倾向于先找原因再给答案。

    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想到什么就写下什么,更不是满口之乎者也把策论当成了显露文采的文章来写,高呼强军重要但泛泛而谈,通篇几乎未提及如何强军。

    殿试虽然不再淘汰各位考生,但划定的不同等级还是会对后续的职位安排和升迁有影响。

    “皇上驾到。”随着一声有些尖细,尾音拉长的声音传来,在殿内等候结果的诸位学子们身体到精神都紧绷了起来。

    “拜见皇上,皇上千岁千岁千千岁!”二百名考生都从自己的座位上起身,跪了下来,齐声把礼节上的话喊了出来。

    穿着明黄蟒袍的康盛帝坐在椅子上,殿内除了这恭恭敬敬的二百名考生,还有御前带刀侍卫,他们分立两侧,场面有些震撼威严。

    “诸位平身。”康盛帝也没拖延时间,自己一坐下就赶紧叫诸位学子们起身。他脸上还带着笑意,毕竟这科举可是为朝廷输送人才的好时机。

    他也跟着高兴。

    “诸位可都是过五关斩六将走到了殿试,是我大烨这三年成长起来的最优秀的一批人才。希望诸位能尽其所学,共同建设一个强盛的大烨。”

    “接下来由礼部尚书宣读此次殿试的成绩排名。”

    殿试之所以能阅卷如此之快,主要也是因为不止是康盛帝一人阅卷,他批的卷子,早已被礼部的人批过了一遍,也就礼部挑出来的几篇出色的。

    再加上皇帝自己在殿试上看中的学子的答卷,能被康盛帝亲批,一甲二甲都从这些卷子中选定。

    “康盛二十七年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沈清和;榜眼王文啸,探花宋承瑞。”

    当自己的名字第一个被对方念出口时,沈清和已经听不见其他声音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