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成权臣炮灰前妻后我靠种田逆袭 > 第136章 江家人启程来烨京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日江瑜醒来的时候,又是日头极高。

    谴责了一番沈清和不懂怜香惜玉之后,她偷偷看了眼镜子里的自己,啧,脸色倒是挺红润的哈。就是她有点控制不住地回想昨晚,怪让人害羞的。

    还好,沈明和兄妹俩都上学去了,不然她的脸皮可真是受不了打量。

    沈明和被送去了书院,按沈清和的话来说,不管他是不是读书的料,多读书总归是好的,不至于让别人在文字上给他设了圈套。

    虽然以前在定溪镇,他也带着兄妹俩识了些字,但那显然是不够的,兄妹二人都需要继续学习。反正现在家中条件好了,也不需要他们二人充当劳动力了。

    江瑜想起了沈明和隔三差五的哀嚎,也觉得有些好笑。一母同胞的两兄弟,沈清和在念书上颇有天分,沈明和进了书院却仿佛进了牢笼,整日因为功课哭天喊地。

    至于沈韵,一开始江瑜还在想,要不要给她单独找个女夫子,她没什么女子不能读书的落后思想,从前一直没把此事提上日程是因为定溪镇没有女夫子。

    或许有一两个,但根本轮不到的无权无势他们。

    沈清和有了官职,一家人在烨京安定下来之后,江瑜也跟沈清和提过此事,但女夫子着实难寻。

    夫子还没找好,就有人找上门来,说是自己寻了个女夫子,在后院办了个小学堂,邀请沈韵一同入学。

    江瑜还有点受宠若惊,同时她也明白对方是想与她们一家交好,但她并没有当即同意,而是先把那人的来历告诉了沈清和,他点头同意之后,江瑜才把沈韵送了过去。

    说是办了个小学堂,但其实不止是读书识字,还有人专门教这些女学生女红,还有什么仪态。没办法,这是这个时代女子学堂的局限之处。

    江瑜也只能经常和沈韵交流,询问她学堂里女夫子都教了什么,生怕这小学堂一念,沈韵的性子越发过于忍让了。

    还好,目前来看,这小学堂对沈韵的影响倒是积极的,起码同龄玩伴多了些,有些小女儿的心事也有人倾诉了。

    这年头能有念书意识,并且才能可以胜任女夫子一角的,倒也没那么多江瑜眼中足以入土的思想。

    小厨房里温着的吃食都是她喜欢的,呵,算沈清和还有点良心。

    与此同时,远在乡下的江父江母,又收到了烨京的来信。

    “虎子,快来念念你小姑这信上写的啥?”江母拿到信了就扯着嗓子叫着自己的大孙子,对于自己闺女的来信,十分急切。

    以前江瑜的来信,江父江母都要拿点鸡蛋和铜板找村里认字的人帮忙念一念。

    后来虎子认识的字越来越多了,念信这个重任就交到了他的手上。虎子第一次把信从头到尾念下来的时候,江母笑弯了眼,一个劲儿地重复道,“这读书钱可真没白花。”

    这自家人有一点好处,就是能把这信多念几回。

    虎子每天放学之后的固定任务就是对着他爷奶把他小姑的信念一遍,啊,不对,是念几遍。一封信要念到小姑下一封信回来。

    他已经能背下来了!还要每天拿着信纸来念。

    念完之后这信纸又会被江母小心翼翼地收起来,其实江母听了很多遍,已经知道了信的内容,但她还是想一次又一次地听。

    好像多听一次,江瑜就离她再近一点。

    “奶,小姑叫我们一家去烨京呢!”虎子扫了一眼江瑜的信,先把重点告诉了围坐在一起等着他念信的众人。

    “啥?去烨京?不去不去,那得花多少钱啊!”江父第一个摇摇头,纵然他们如今的家底已经算得上十分丰厚,但节俭的本性还是刻在了江父江母的心中。

    “小姑说她们在烨京有了新房子,比她在南山村的院子还大呢。她还说她的酒楼生意越来越好了,小姑夫也升职了,皇上还赏赐了她好多地呢。”虎子继续补充道。

    “哈哈哈,我闺女可真厉害。”江父闻言爽朗大笑了几声。

    “小妹可真厉害!”江国安也对自己妹子佩服得很,十里八村现在谁不羡慕他有个出息妹子?他妹子如今可是在烨京有了一大份家业啊!

    就连二丫三丫都跟着拍手,她们年纪还小,但是她们也能跟着感受大人的开心。

    到了晚上,本该早早睡下的江父江母讲起了悄悄话。

    “老婆子,你是怎么想的,咱们是去还是不去啊?”江父确实是替闺女心疼钱,况且他从未去过烨京,自己把烨京的物价想高了好几倍。

    但他也确实是想闺女。

    闺女这一去就是一年,他们一年没看见闺女了啊,真是想得不行,做梦都能梦见闺女。

    “咱们这一家老小过去了,还要靠闺女养活?”在定溪镇生活着,经营着江瑜留下的那个吃食铺子,江家一家老小也是有个不错的营生。

    但要是去了烨京,他们还能有本事开个铺子吗?江母心里很是没底,毕竟这烨京可都是些达官贵人,会喜欢他们这泥腿子做的吃食吗?

    她这三个笨儿子可不跟她闺女似的,她闺女是个有福的聪明人,能在贵人堆里做生意,这三个儿子行不行,江母是真的没什么信心。

    若是这一家老小没个营生,那岂不是要靠闺女养活?那她闺女得多累啊。

    江母这话一出,江父心底燃起的小火苗也被浇灭了。

    唉,他们这把老骨头,还是别折腾了,别给闺女添乱了吧。

    江父江母决定不去烨京,这信刚让虎子写好寄出去,第二天江父江母又收到了一封信,这一回,江父江母一听见信的内容,就有些坐不住了。

    恨不得马上就从东康省到烨京城里去。

    尤其是江母,一边下令说是大家都各自收拾东西准备去烨京,一边忙前忙后地准备给江瑜带些东西过去。

    这自家养的土鸡,都带去。江母一声令下,家里的十几只土鸡就被几个男人了结了性命。

    这过年晒的腊肉,要带去,江瑜可喜欢竹笋炒腊肉这道菜了。

    不行,她还得找村里人买些菌子去,用来炖汤,江瑜肯定喜欢。

    这地里的粮食也得卖了,这手上的银钱也得拢一拢,烨京毕竟花销大。

    江母忙前忙后准备了三四天,等来了沈清和安排的马车。

    乖乖,这么气派的马车?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