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逆臣 > 第一百七十一章 党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事实也正如李信所预料的那样,虽然在陕西的洪承畴对流寇毫无办法,但是流寇却在陕西混不下去了。因为陕西连年大旱导致粮食欠收,这些流寇抢不到粮食了。

    在消灭曹文诏不过两个月之后流寇的大部分人马便在闯王高迎祥、八大王张献忠等人带领下重新进入了河南,洪承畴领着追剿的官兵只敢目送他们离开。

    闯将李自成与其他几部不愿离开的流寇则坚守陕西,李自成坚决认为要夺取天下不能放弃陕西,这些留守的流寇成了洪承畴的重点打击对象。

    官军数量太少了面对几十万的流寇,特别是战斗力已经成长起来的流寇,他们只能选择打击其中一部,数量相对较少,名气也不是那么响亮的李自成等人成了首选目标。

    而高迎祥等人率领的流寇数量之多导致他们走过的地方,连道路都被踩宽阔了一部有余,这可是真应了那句话“世上本没有路,人走的多了便成了路”。

    这些流寇主力进入河南之后便扑向了洛阳。河南巡抚玄默一边向总督卢象升告急,一边命河南官军死守洛阳。没想到高迎祥等人根本没打算攻打洛阳这等坚城。

    他们虚晃一枪之后大军便向东南而去,他们的打算是经过汝州、南阳进入湖广,湖广是天下粮仓,只有那里才能养活几十万不事生产的人口。

    没想到卢象升早就看穿了他们的计划,他召集兵马紧急出发提前赶到了汝州在那里与高迎祥爆发了大战,双方大战一场之后没有分出胜负。

    高迎祥等人依仗自己兵马众多的优势分兵抢掠,这让卢象升疲于奔命不得不向崇祯皇帝求援,卢象升的意思是请崇祯再调李信前来。

    “卢象升让朕再调李信前去河南平贼,你们觉得如何?”

    在紫禁城西暖阁之中炉烟袅袅,地龙将热量传到阁中,整个暖阁之中温暖如春,但崇祯皇帝却面带严霜。在他对面是奉命而来的内阁首辅温体仁、东阁大学士钱士升、文渊阁大学士文震孟以及各部尚书等人。

    “皇上,老臣认为登州军战力无双,李信又是良将可以调往河南平贼。”

    作为内阁首辅同时又是李信背后的支持者,温体仁首先开口表明态度,至于崇祯对李信产生的猜忌他也早就清楚。不过这在温体仁看来都是小事,皇帝性子本就多疑。

    只要李信不扯旗造反同时又能够大胜仗体现出自己的价值,那崇祯就不会动他,现在的大明风雨飘摇,武将在地方行不法之事早就不是什么稀罕事。

    听完温体仁的表态崇祯不置可否,他转头看向另外一位阁臣钱士升,钱士升是南直隶人同时也是东林党的同情者之一与温体仁素来不和。

    “钱爱卿认为如何?”

    “陛下,那李信虽然善战却跋扈异常,臣这里有刑部右侍郎张至发送来的卷宗,山东莱州府的生员状告李信侵吞民田,杀害良民。”

    “哦?拿来给朕看一下!”

    崇祯眉头一皱,脸上更添怒色,也许是因为整日操劳国事思虑过多的缘故,年纪轻轻眼角已经有了皱纹,头发也出现了星星点点的白发。

    钱士升将一本卷宗拿出小心翼翼的上前交给崇祯身边的小太监,小太监拿过卷宗之后蹑手蹑脚的放到了崇祯面前。崇祯一把拿过卷宗开始翻阅。

    其他人都屏声静气大气也不敢喘一下,钱士升嘴角微微上扬心中得意,他觉得这一次能够打击到李信从而打击到李信身后的温体仁。

    过了好一会儿崇祯才将卷宗狠狠地摔在了桌上,他怒声对温体仁说道:“这就是你嘴里的良将!你自己看!”

    温体仁见崇祯气的脸色通红,不由有些疑惑卷宗的内容,他赶忙上前拿起卷宗翻看,稍微一看之后不由脸色大变。

    原来卷宗之上有详细的地点、日期、缘由,苦主,共有十八人因为向登莱巡抚徐人龙控告李信侵吞民田而被杀,其中六人还是有功名的生员。

    “皇上,是老臣糊涂,平日里只见那李信作战勇猛却不想他如此大逆不道。”

    温体仁一瞬间就知道这些卷宗应该不假,他迅速开始撇清自己,这也是他的一贯作风。温体仁作为一个南明与清朝同时认定为奸臣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迎合上意。

    见崇祯已经对李信产生了怒意,他自然不会再去维护李信,见到温体仁诚惶诚恐的样子,崇祯想到他平日里对自己俯首帖耳从不违逆自己的意思,不由心软了下来。

    “温先生也是被李信迷惑,朕不怪你!”

    这让本来准备看好戏的钱士升不由目瞪口呆,他没想到好不容易找到的机会却连温体仁一点毫毛都没伤到。

    “传朕旨意,命张至发为钦差大臣前往莱州调查此事,若果然是李信所为朕定当严惩不贷!”

    “遵旨!”

    “陛下,工科给事中(言官)郑曼控诉大学士、礼部左侍郎王应熊袒护同乡前总兵邓杞家人!”

    正当崇祯准备继续讨论平流寇的事的时候,文渊阁大学士文震孟却突然向另外一个阁臣开炮,正是因病未来的大学士王应熊。

    “他袒护何事?”崇祯寒声问道,自从他即位以来这些阁臣就一直内斗党争,实在是让他厌烦。

    “邓起自尽而死之后,他的家人护送灵柩归蜀,因其家产丰厚运力不足便擅自征用河南驿站民夫,其子鞭笞脚夫致使两人伤重残疾。河南当地官吏却在王应熊的示意下徇私枉法,不曾治罪。”

    “命刑部有关官员严查!若真有徇私枉法之事,一律重处!”

    “遵旨!”

    “皇上,臣有事要奏!”

    没等崇祯喘口气,吏部尚书谢升突然走出声称有事情启奏,这让崇祯很不满。因为谢升平日里唯唯听命,现在却又在打断自己要说的话。

    “说!”崇祯几乎是咬着牙说出了这个字,他强行压制住了心中的怒火。

    “郑曼曾经杖母?A妾,实在是大逆不道之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