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信刚回到登州不过一个月,因为清军被重创之后便直奔草原,而杨嗣昌率领的明军也暂时将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等人的攻势挡住了。
所以整个登莱镇这一个月过得平稳的多,而大明的皇帝也给天下下诏,来了个丧事喜办说大明王师痛击入边的建奴云云。李信也就有时间开始关注军械的研发。
这一日军械局的主管官员将一把新式燧发枪拿了过来,李信一打量便知道这火铳比登莱军现在使用的要改进了许多,更让人觉得可喜的是火铳上寒光闪闪的刺刀。
“与现在所用的火铳相比威力如何?射程如何?装填步骤是否简化?”李信直接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三个问题。
“回总镇,此铳威力与现在所用的火铳相同,射程却远了十步,步骤简化之后现在的火铳射三发而此铳可射五发!”
听了手下的汇报,李信不由大喜过望,要知道后世英国龙虾兵经过严格训练也不过是比当时的对手多射一发,而就是这多射一发的差距让其无敌于世界。
现在自己的火铳居然比正在使用的火铳在同样的时间里能够多射两发,这简直就是对敌人的降维打击。要知道除了李信所部之外,其他的军队大多都还是在用火绳枪。
操作熟练的士卒使用火绳枪比自己现在所用的燧发枪要慢一发的时间,若是等自己将这些火铳大规模换装的话,自己光用这些火枪兵就可以以少敌多横扫一切敌人。
“改进的工匠赏赐了没?”
“一切按照您的要求,对工匠的赏赐一丝一毫都没有遗漏。”
“那这铳刺可曾解决了大规模生产问题?”
“已经解决,现在正在生产的火铳都已经配备了铳刺。”
“好!你们辛苦了,回去领赏吧。”
“谢总镇!”
等军械局的属下走了之后,李信有些兴奋的起身走来走去,有了新式火铳加刺刀,自己就可以将长矛兵这种兵种直接去掉。
以后自己手下的火枪兵既可以当远程打击兵力,又可以近战杀敌,这带来的变化将是决定性的。要知道后世为什么会淘汰那些长矛兵、刀盾兵,正是因为有了刺刀的火枪兵将他们吊打的原因。
李信不由在脑中畅想起自己的部下,排成一列列方阵手持带着刺刀的燧发枪,横扫一切敌人的场面,他相信只要自己手下有这种火铳兵三万人就足以横扫辽东,若是有六万人足以平定天下。
当然还要有炮兵与骑兵的掩护,特别是骑兵到了二战的时候都还起到作用,而现在自己最缺的就是战马。之前与清军那场血战让自己的骑兵直接变成了步兵。
想到这里李信不由将目光看向了西北,那里正是陕西一带,此时正处于李自成部流寇与洪承畴部明军的混战之中。不过李信更关心的是与陕西接壤的青海一带。
中国出产优良战马的地方出了辽东与蒙古草原之外,另外一个地方便是青海湖一带的草原,那里有着后世赫赫有名的三大名马之一的“河曲马”。
现在辽东、蒙古草原都处于皇太极的控制下,他必然会严禁战马输入中原,就算走私数量也不够多,所以李信只能将目标转向了现在处于混乱中的青海草原。
自从林丹汗死后,察哈尔部主力便离开了青海,当地的土默特蒙古以及喀尔喀蒙古各部混战不休,若是自己能够为他们提供茶叶、食盐、铁器,相信他们会很乐意将战马卖给自己。
“来人!”
想到这里李信当即大声对外面喊道,外面的护卫听到喊声急忙应声进来,李信对他说道:“将卢大海找来!”
“是!”
李信打算让卢大海派人前往青海草原购马,而自己的心腹文士韩庭宪此时正在山西的窦庄,那里也可以作为一个中转站。
相比于李信雄心勃勃的准备扩充骑兵,在沈阳的皇太极却要难受的多。
当他看到狼狈逃回的多尔衮、阿济格等人的时候,皇太极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足足近七万大军只回来了不到两万人。
更让皇太极郁闷的快要吐血的是,八千多人的满洲八旗折损了也近一半,这对于总共不到六万壮丁的满洲八旗来说简直就是伤筋动骨。
整个沈阳城几乎是家家戴孝,户户痛哭,那些满洲的女人孩子们本来盼着家中的男人可以从西边抢回财物、奴隶,他们没想到强盗去抢劫也会死的。
皇太极在暴怒之下就要处置多尔衮与阿济格,但是他的举动遭到了代善、德格类、济尔哈朗等人的坚决反对,显然他们知道两白旗的头领若是被处置了,那他们这些人将再也无法抗衡皇太极的势力。
最终皇太极只将多尔衮与阿济格的和硕亲王衔罢免改为多罗郡王,又罚了他们几个牛录的人口了事,而李信也成了皇太极眼中的头号大敌。
“范先生,你说有对付那李信的办法?还请先生赐教!”
这一日皇太极正在皇宫之中郁闷烦恼,却听到手下汇报范文程求见并声称有对付李信的办法。皇太极大喜之下当即命人将范文程请到了书房之中。
“皇上,奴才的计策其实简单的很。只需派人用反间计即可,我相信那明朝皇帝会替咱们除了李信。”
皇太极听完不由有些失望,他认为崇祯不会那么蠢,他有些意兴阑珊的说道:“李信有什么让崇祯必须杀他的理由?”
“皇上,李信该死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谶言。”
“什么谶言?”
“红颜死,大乱止,十八子,主神器。”
“范先生这谶言是什么意思?”
“红颜者朱也,十八子者李也!合起来就是朱家的皇帝死了,天下大乱就会平息,将要有一个李姓的人,入主社稷神器。”
“这种无稽之谈会有人信吗?”皇太极有些不屑一顾。
“皇上,这并不是无稽之谈,从元末开始便有李氏当王,十八子谶言流传。整个朱明近三百年时间里,以十八子为号召造反的更是数不胜数,朱家人对此极为忌讳。”
听了范文程的解释,皇太极这才明白原来这个“十八子”谶言并不是范文程发明的,而是早就在大明流传了,他不由来了兴趣。
“皇上,咱们只需要派人将这个谶言在大明的京师广为流传,到时候就算崇祯杀不了李信,也可以让他们君臣发生嫌隙,到时候崇祯必不会再让李信有出兵的机会,那咱们大清的机会不就来了吗?”
“范先生真吾之子房啊!”
【作者题外话】:卡文卡的要死,又不能断更,手机打字又慢,大家将就着看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